关注35斗公众号

比尔盖茨青睐,总融资2000万美元,Memphis Meats研制出全球首款人造牛肉丸丨人造肉专题

作者:李秦 2019-05-27 19:32

人造肉的技术路径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基于植物蛋白、氨基酸等制造“素肉”;其二是从活体动物身上提取细胞,然后在培养基上进行增殖。

 

前者的代表是Beyond Meat、Impossible Foods,后者则有Modern Meadow、Mosa Meat、Memphis Meats等公司在进行研究。人造肉公司中,大部分是走的植物蛋白素肉这一路径。

 

35斗将陆续推出人造肉系列文章,详解人造肉明星公司发展史。上期回顾“人造肉”头部企业盘点:11家公司融资总额12.8亿美元,多数为植物蛋白肉


本期主角Memphis Meats,是为数不多的实验室培育肉公司之一,它成立于2015年,拿到了比尔盖茨等的投资,累计融资超2000万美元,曾研制出全球首款“人造”牛肉丸。

 

全球总人口预计将在2050年达到90亿,世界人口的增长或将引发食品危机,工业企业和消费者将会争夺水资源。如果想在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确保足够的食物供给,可能需要推广人造肉。

 

35斗发现,Memphis Meats利用动物细胞来开发和生产实验室培育的各种肉类产品,比如牛肉、鸡肉和鸭肉,整个过程不涉及动物的饲养或屠宰。


随着市场对肉类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Memphis Meats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可持续的、经济的生产方式,而不给环境、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该公司预计从2021年起,将向公众批量提供人造肉。

 

人造肉替代传统肉类:有效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投入

 

Memphis Meats于2015年在旧金山成立,联合创始人Nicholas Genovese是一位干细胞生物学家兼素食主义者,另一位创始人Uma Valeti是一位医学家,此前担任美国心脏病协会主席,曾投资过医疗器械和食品科技类公司。

 

Uma Valeti表示:“我之前是一名心脏病专家,但一直对寻找更健康、更安全、对人类和环境更友好的肉类感兴趣。在医学上,我们可以给心脏病患者注射相关细胞,来修复心肌损伤。由此我想到,为什么我们不能在生产食物方面做同样的事情呢?如果细胞能长成人体组织,它们也应该能变成人造肉。”

 

“之后我加入了New Harvest的董事会,这是一家人造食品领域的非盈利机构。在那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在世界各地认识了很多这一领域的相关人士,其中就有Memphis Meats的另一位创始人Nicholas Genovese,他是一位研究干细胞的生物学家。我们一拍即合,便向生命科学加速器Indie Bio提出了申请,它的投资机构SOSV在一小时内就回了电话,于是我们就开始了创业之旅,创办了这家私营公司。”Uma Valeti说道。

 

Memphis Meat的人造肉是通过提取动物细胞后,利用生物反应器(类似啤酒的发酵罐)独立培养得到。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避免家禽饲养过程中大量的废气排放,需要的营养物质也只相当于传统肉类生产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人造肉可以避开相对“不健康”的成分,例如减少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有效规避禽流感等病毒传染的危机。

 

Memphis Meats发现动物细胞能够进行细胞更新,所以研究人员创造了一个营养丰富的生长环境,因为任何动物的生长都需要营养,其中包括氧气,矿物质和通过专有培养技术生产的肽。整个过程所需的投入远远少于从动物身上获取肉类所需的投入,这种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Memphis Meat可以从活的动物身上获得需要的细胞,而不用宰杀动物。

 

提到与替代蛋白质的比较,Memphis Meats的创始人说:“我们通过细胞更新技术培育真正的肉类组织,而替代蛋白质是利用植物蛋白来生产味道和口感像肉的替代品。虽然他们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他们开拓的是另一个领域,这对我们所有人的未来发展都有好处。我们是第一家生产人造肉的公司,但同时也希望有其他的竞争者参与进来,并通过这个平台共享信息。就像马车被汽车取代一样,我们希望这一行业也能快速发展。”

 

知名机构参与投资,应对急速增长的全球肉类需求

 

截至目前,Memphis Meats共进行了五轮融资,总金额达2010万美元。

 

mm融资.png

数据来源:crunchbase,35斗整理

 

2016年3月,Memphis Meats获得了28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者包括Westcott LLC 、SOSV、New Crop Capital 、IndieBio和Fifty Years 。在此之前,Memphis Meats曾在2015年9月获得SOSV投资的25万美元,作为其加速器项目的一部分。

 

Memphis Meats首席执行官Uma Valeti表示,“Memphis Meats最初的融资目标是150万美元,后来投资者扩大了融资规模。这笔资金将用于旧金山湾区新实验室的研发以及产品的推广。我们已经拥有了理论知识,所以在制造所需的人造肉方面,目前面临的是技术上的挑战。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将产品商业化,五年内,即到2021年,进行大规模生产,并正式进军零售市场。”

 

2017年8月,Memphis Meats完成了17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风投公司DFJ领投,该公司此前也投资了特斯拉、SpaceX和Skype。


其他参与方包括食品巨头嘉吉公司、Atomico、New Corp Capital、SOSV、Fifty Years、KBW Ventures、Inevitable Ventures等以及比尔·盖茨、英国维珍集团创始人Richard Branson、Twitch联合创始人Kyle Vogt、伊隆·马斯克的兄弟Kimbal Musk等知名人士。

 

Memphis Meats的Uma Valeti表示:“我们将以一种更可持续、更实惠、更美味的方式将肉类端上餐桌。全世界的人都爱吃肉,这是许多文化和传统的核心。全球肉类需求正在急速增长,我们想让人们能够继续吃到自己爱吃的肉。然而,传统的肉类生产方式给环境、动物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是每个人都想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将合作伙伴聚集在一起,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Memphis Meats计划利用这笔资金扩充团队,将员工数量增加三倍,并继续开发相关产品,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使其与传统肉类的生产成本大致持平。DFJ合伙人Steve Jurvetson称“清洁的肉类代表着巨大的技术飞跃,这种投资机会很难得,具有造福世界的潜力。多年来,投资者一直在关注这个领域,Memphis Meats已经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成本与监管成最大挑战,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虽然人造肉行业发展很快,但生产人造肉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以及公众的质疑。当被问到素食者可以食用人造肉吗?Memphis Meats的创始人表示;“这取决于他们为什么是素食主义者。如果是出于道德原因,他们不想吃被屠宰动物的肉,那么他们可以食用我们的人造肉。但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导致素食者不能吃人造肉。”

 

此外,成本一直是人造肉的核心问题之一。2016年2月,Memphis Meats成功研制出了人造牛肉,当时成本约为每磅18000美元,即每千克约40000美元。2017年3月,Memphis Meat研制出了人工鸡肉和鸭肉,成本降低到了每磅不到9000美元,即每千克20000美元,但相比自然肉类的价格依旧无比高昂。

 

另一方面,人们还关注人造肉的监管问题。一般来说,美国农业部负责监管肉类、家禽和鸡蛋,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则负责监督食品添加剂的安全和审批生物制剂,包括由人体组织、血液、细胞和基因治疗技术生产的产品。但由于部分人造食物不适用于现有的监管规定,新兴生物技术可能会模糊这些监管界限。

 

为此,美国科学、工程和医学院正在对未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监管进行广泛研究。2017年就有相关报告称,未来5至10年,美国监管机构将承担起新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审批重任,包括美国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


同时,业界也在思索相关监管部门将如何对待其人造食品。其中一种途径是生产商可以证明他们的产品和现有已被检测的无害产品类似。

 

KBW Ventures得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Khaled bin Alwaleed bin Talal表示,“想要减少工厂化养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人造肉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可以提供替代传统肉类生产方式的解决方案,而且这些肉类对于环境、动物和人类健康都更友好。虽然目前人造肉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但生产出成品本身就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了。”

 

“投资者看中的是有干劲的创始人和团队。对于任何正在寻找投资的初创企业,其实不需要很多的启动资金。只要能证明想法是可行的,并且有潜力获取利润,或者能改变市场现状,资金很快就会跟进。如果初创企业正在研究传统肉类、奶制品或鸡蛋的替代品,并且关注动物福祉和环境问题,那么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Khaled bin Alwaleed bin Talal说。

 

面对挑战,Memphis Meats的创始人表示:“全球肉类需求持续增加,所以消费者对于人造肉的需求也会更高,这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我们希望在近万亿美元的全球肉类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与之前相比,消费者第一次有了其他选择,当他们吃东西时,不用去想肉类生产过程中不人道的一面。而且我们的制造过程中也没有潜在的细菌污染和残忍屠宰。我们之前进行了调查,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会为不含抗生素或其他污染物的天然成分支付更高的价格,我们希望能努力达到这一目标。”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