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海天味业市值超6000亿,酱油行业上演三国演义,“追赶者”中炬高新如何破与立
酱油,再次成为财经热点。截至9月1日收盘,“酱油第一股”海天味业市值达到6114亿元,今年以来市值翻倍。
与之同行业的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也受到大量关注,三者业绩和成长性也被放到一起对比,称为酱油行业的三国演义。可参考的数据是,2020年上半年三者的营收分别为115.95亿元、25.6亿元和7.9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2.53亿元、4.56亿元、1.57亿元。作为“追赶者”,中炬高新引入宝能系投资者、拓展渠道,不断破与立,增长势头迅猛。
提起中炬高新,大家应该都吃过中炬高新的“美味鲜”和“厨邦”酱油,在调味品行业,中炬高新可算是一个奋进的追赶者。作为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中炬高新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拟从发展历程、核心品类、渠道、行业趋势等角度全面解析中炬高新的成长路径,发现中炬高新的成长逻辑。
调味品主业不断聚焦,酱油榜眼逐渐长成
中炬高新成立于1993年1月,1995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1999年收购美味鲜食品总厂(前身为中华老字号香山酱园)。公司凭借珠三角地区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厨邦+美味鲜双品牌跻身调味品市场,不断聚焦调味品业务,并依赖产品、品牌、产能及渠道等优势实现蓬勃发展。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经历了“调味品主业确立”、“产品+品牌驱动”、“产能+渠道深化”三个阶段,与海天在产品渠道方面实现错位竞争,跃居酱油行业第二的宝座。
公司集中国家级中山火炬开发区的优质资源,从一家以园区开发为核心业务的企业逐渐转型,过渡到以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多元发展的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公司围绕"园区开发建设,核心产业投资"的战略目标和"求实以固本,创新以发展"的经营理念,通过近年来并购重组,产业整合,为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旗下拥有美味鲜、中汇合创和中炬精工等控股子公司。
成立之初,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各项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商贸及各项服务业等。1999年,公司收购了中山市美味鲜食品总厂,并转制设立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从此切入调味品行业。发展过程中,公司研发出氨基酸含氮量为1.3的酱油,并于2005年11月申请注册厨邦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场。
2004年,公司通过了美味鲜公司扩产技改投资方案,一期工程在年底完工。截至2005年,公司调味品业务营收占比稳步提升至45%水平,调味品主业的地位逐步确立。2015年,宝能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2019年姚振华正式成为实际控制人,目前公司聚焦于调味品主业,兼顾房地产开发,旗下美味鲜子公司的调味品业务是中炬高新最重要的核心业务,打造的“厨邦”品牌为酱油行业第二大品牌,地位显著。
聚焦核心品类,调味品不断更新升级
从产品结构的角度来看,成立之初,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各项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商贸及各项服务业等。1999年,公司收购了中山市美味鲜食品总厂,并转制设立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从此切入调味品行业。发展过程中,公司研发出氨基酸含氮量为1.3的酱油,并于2005年11月申请注册厨邦品牌,定位中高端市场。2004年,公司通过了美味鲜公司扩产技改投资方案。美味鲜食品厂起源于清代民初,当时香山酱园雏形初现,香山酱园之调昌酱园创始人胡邵取众家之所长,结合祖传“双璜生抽”工艺,并独家研制红酱油(老抽)的生产工艺。
美味鲜基因优良,优质并购标的的选择,为中炬高新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力量。截至2005年,公司调味品业务营收占比稳步提升至45%水平,调味品主业的地位逐步确立。2006年,公司出让中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以集中优势资源扶持美味鲜扩产等重点项目,进一步巩固调味品主业发展方向。2007年,公司明确了厨邦品牌(定位相对高端)为主的销售策略,其产品及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先后获得“最具市场竞争力”、“全国重点保护品牌”等称号,并于2008年被选为“人民大会堂宴会用酱油”。
与此同时,2010年公司推出“厨邦酱油天然鲜,晒足180天”的广告标语,加大品牌宣传,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在以产品及品牌为驱动力的同时,公司产能有序扩张。截至2012年,美味鲜(中山)基地四期项目陆续投产,形成50万吨的产能规模,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在产品、品牌、产能等多因素共振下,2005-2012年,美味鲜子公司蓬勃发展,营收复合增速约25%,净利润复合增速约34%。中炬高新调味品业务中,第一品类为酱油,2018年公司开发二梯队鸡精鸡粉产品。2019年,美味鲜前三大产品系列分别为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在中炬高新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约为62%、11%、10%。
渠道布局深化,规模效应显现
在市场拓展方面,中炬高新加强渠道建设,经销商数量从18年的864个增加至19年的1051个,开发空白地级市21个,全国空白地级市开发率83.4%、区县开发率38.32%。
2012年公司确立了美味鲜厨邦食品的重点发展方向,选定阳西中山火炬产业转移园为美味鲜厨邦食品扩产基地,拟建设100万吨调味食品及相关食品生产基地。2012年美味鲜厨邦食品阳西生产基地开展一期工程建设,2017年阳西美味鲜食品生产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这标志着产能拓张将成为支撑公司增长的新驱动力,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9年3月,公司提出五年“双百”目标,即从2019年到2023年,公司通过内外并举的措施,实现健康食品产业年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销量过百万吨的双百目标。在规模效应不断凸显的同时,公司于2013年引入精益管理项目,推出“厨邦智造”改革项目,持续降本减费,美味鲜子公司盈利能力随即进入上行通道。此外,渠道方面,公司开始不断重视餐饮渠道的开拓,2016年公司家庭端消费占比约80%,至2019年,该占比逐步下降至约70%的水平。
中炬与其他品牌在产品定位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渠道布局上的错位。中炬高新从C端为突破口,专注商超等家庭渠道,与其他品牌在餐饮渠道上避免直面竞争。中炬高新通过打出“晒足180天”的广告,采用绿色格子桌布的包装,抢夺消费者心智,不断强化品牌力,逐步通过C断渠道稳步发展成为行业榜眼。目前,海天品牌餐饮渠道占比约为60%,而美味鲜的家庭渠道占比则超70%。公司于2018年完成新任领导班子的选举后,2019年初迅速出台公司发展新战略,制订了五年双百发展计划并明确未来三年的行动方案,明确发展壮大调味品主业的经营思路,打破外界对宝能系野蛮人的种种揣测。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调动内生增长力
首先是策略定位:差异化起家,中高端定位。美味鲜公司在发展初期,制定与龙头海天差异化发展策略,主要体现在:一是品类设置不同。海天以酱油为主,蚝油与酱料为第二、第三品类;厨邦品牌以酱油为主,鸡精鸡粉为第二品类,2017 年把食用油做为第三大品类。二是酱油定位不同:海天酱油定位于大众消费,高中低档产品全覆盖;厨邦酱油定位于中高端档次,主打“鲜味”概念,产品多以特级与一级酱油为主。
其次是三大路径成长,量价齐升逻辑清晰。第一路径从市场入手,阵地式扩张,加速全国化进程,美味鲜目前仍是半全国化布局,区域性明显,空白市场有待扩张;第二路径是从渠道入手,扩展餐饮,全渠道运营,当前餐饮渠道已经取得较为良好的进展,是未来的发力重点,当然还少不了自上而下开拓餐饮终端,寻求厨师意见领袖;第三路径是关注品类,采取以酱油为主,多品类协同发展。
最后是宝能集团团队人员稳定,改进激励措施。2019年12月美味鲜董事长由李翠旭接任, 表明宝能集团正式全面接手美味鲜。 多数中高层领导未有变化,仍以原有团队为核心。高管易主后宝能集团积极与各区城主管、大经销商开展沟通工作,目前员工心态平稳。宝能集团对美味鲜现有制度做出优化,如组织架构扁平化、缩短业务审批流程等,内部管理基本理顺,整体效率得到提升。中炬高新原来属于国企体制,经营风格稳健,但营业收入较少有超预期表现,直接原因是激励不到位,本质原因是国企机制不够灵活。宝能集团入驻后已对激励措施进行改进:一方面提高基层员工基本薪资、福利:另一方面加大超额业绩的激励力度,提高员工积极性。同时针对核心管理人员激励制度也有改进:提高收入考核权重,提高超额激励力度。
第二梯队突围,空白市场开发尤为关键
基于调味品目前的行业状况,可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第二梯队有机会突围。而对于中炬高新所采取的的突围策略对行业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首先,中炬高新公司是在保持基本盘稳定的情况下,正逐步向全国市场进发。当前全国化布局空间大,市场渗透率稳步提升。从全国化的程度来看,中炬高新相较于龙头海天味业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渗透率角度来看,目前海天味业已经实现对地级市的100%全覆盖,且在中国内陆省份中,90%的省份销售过亿。而中炬高新2019年的地级市开发率仅约83%、区县开发率约38%。从区域分布均匀程度来看,中炬高新以南部区域为主,海天味业全国布局相对均匀。因此,对于中炬高新来说,这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未来中炬高新在全国化布局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中炬高新善于把握当前餐饮的渠道大势,不断深度挖掘餐饮这一巨大市场。当前美味鲜餐饮渠道布局成效渐显,第二梯队突围的优势较为明显。在这样的市场大背景下,中炬高新一方面不断聚焦餐饮渠道,餐饮渠道占比稳步提升,同时中炬高新主打高鲜,有望与海天实现错位竞争,抢占餐饮渠道市场份额。
中炬高新的这一系列策略不仅仅适用于调味品行业,这启发我们不论公司所处哪个行业,要善于洞悉行业大势,并在保证自身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顺应时代大势,找到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策略,发扬企业自身特色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受益于消费升级,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一方面,从调味品行业来分析,当前调味品行业增速由双位数向个位数换档之际,行业也正处于结构调整、渠道变迁的重要阶段。从行业竞争格局角度来看,我国酱油行业第一梯队尚只有海天味业一员,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的同时,第一梯队有待扩充。从梯队角度来看,我国调味品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更大,第一梯队中仅有海天一员,第二梯队仍有突围空间。因此,升级趋势会继续延续。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来分析,近年来,三氯氰胺、地沟油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于食物及其原材料的安全问题越发重视。居民亚健康情况增多,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对于健康安全饮食的需求提高,将推动调味品行业消费结构向中高端转移;其次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在2019年已超4万元。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具备较强消费能力,为调味品结构升级提供稳定支撑;之后是近年来调味品销售渠道中大卖场和超市占比逐渐增加,传统渠道占比略有下降。而超市和大卖场的调味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从渠道上为调味品行业的结构升级提供了有利环境;最后是人们消费观念与习惯转变,调味品呈现出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
作者:申志强
参考资料
国盛证券-中炬高新-内部活力充分激发,第二梯队有望突围
开源证券-中炬高新-内生增长稳健,管理持续优化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