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新发现,气候变化将影响主食作物的营养供给能力

作者:罗建军 2019-07-23 11:16

在世界范围内,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最大挑战,不仅在于提供足够的卡路里,还要广泛供应具备足够营养素的食品。新的研究发现,在未来的30年里,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的增加可能会显著降低关键营养物质的可获得性,如蛋白质、铁和锌。相比于正常的气候条件,据估计,气候变化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的总影响,将使全球人均蛋白质、铁和锌的营养有效性增长降低19.5%、14.4%和14.6%。

 

技术向上,气候向下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的高级科学家、该研究的合著者蒂莫西·苏瑟解释说:“我们最近在减少全球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未来30年全球人口增长将需要增加提供足够营养的食物产量。这些发现表明,气候变化可能会减缓全球营养改善的进程,因为它会降低关键营养物质的可获得性。”

 

该研究“一种结合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对蛋白质、铁和锌有效性的影响,以及预测气候变化对全球饮食的影响的模型方法”由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联合撰写,发表在同行评议期刊《柳叶刀健康》(Lancet Planetary Health)上。该研究是迄今为止对二氧化碳升高和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供应中营养物质供应的影响进行的最全面的综合研究。

 

利用全球农业部门影响模型以及来自全球扩大营养供应(GENuS)模型的数据和两组关于二氧化碳对作物营养含量影响的数据,研究人员预测到了2050年人均蛋白质、铁和锌的可获得性。

 

预计到2050年,技术进步和市场效应将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增加养分供应,但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负面影响,这些收益将大大减少。

 

虽然高水平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某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但之前的研究也发现,它们会降低作物中关键微量营养素的浓度。这项新研究发现,到2050年,由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预计小麦、水稻、玉米、大麦、土豆、大豆和蔬菜的营养损失平均将达到3%左右。

 

贫者更贫

 

然而,世界各地不太可能均匀地感受到这种影响,而目前营养严重不足的许多国家预计将来营养供应不足会对它们造成更大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低收入国家的人们从植物中获取的营养比例更大,而植物的生物利用度往往低于动物。”RTI International的高级经济学家、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罗伯特•比奇表示。

 

这意味着,随着作物失去营养,许多营养摄入量已经相对较低的人可能更容易缺乏铁、锌和蛋白质。而这些区域中的许多区域预计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因此需要最大的养分供应增长。

 

对个体作物的影响也可能对饮食和健康产生不成比例的影响。小麦养分的显著损失具有特别广泛的意义。比奇补充说:“小麦在世界许多地区的饮食中占很大比例,因此,小麦营养浓度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许多人摄入的微量营养素产生重大影响。”

 

到2050年,所有地区小麦的蛋白质、铁和锌的利用率预计将下降12%。在小麦消费量特别高的地区,包括前苏联所在区域、中东、北非和东欧,人们可能会经历小麦蛋白利用率的最大下降。

 

在南亚,人们的铁摄入量已经远远低于理论推荐水平。印度是世界上贫血患病率最高的国家,铁的供应预计仍将不足。更重要的是,高碳水平使该地区锌的平均利用率低于推荐营养摄入量的阈值。

 

扩大研究以应对持续性影响

 

尽管该研究的模型仅限于2050年,“将分析扩展到本世纪下半叶,那时气候变化的影响预计会更大,这将导致更大程度的养分有效性降低。”苏瑟补充道。

 

研究人员还强调,有必要在他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工作,包括进一步研究气候对动物来源的影响,如家禽、牲畜、渔业、作物的营养成分、短期气候冲击造成的营养不足以及可减缓营养供应减少的技术等。

 

量化对个人健康的潜在影响还需要考虑食品消费之外的许多因素,包括清洁水的获得、卫生设施和教育,这些因素都将影响营养和健康结果。

 

苏瑟指出:“饮食和人类健康问题极其复杂,难以预测。通过减少关键营养素的可获得性,气候变化将使消除全球营养不良的努力进一步复杂化。”


资料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7/190718085308.htm

封面图源:35斗图库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