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胶原蛋白、植物基、宠物营养,从雀巢2020财报中看行业热点

作者:35斗的朋友们 2021-02-25 10:05

来源 | 植提桥(ID:HerbridgeMedia)


微信图片_20210224153612.png

图源:雀巢官网


近日雀巢公布了2020年全年业绩,从这份业绩可以看出,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在疫情的影响下依旧实现了增长。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表示:在这一前所未有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在有机增长、盈利能力以及投资回报率方面,连续三年取得了增长。


根据财报显示,2020年雀巢有机增长率3.6%,实际内部增长率3.2%,定价贡献率0.4%。美洲市场、普瑞纳宠物食品业务和雀巢健康科学的强劲表现拉动了增长。


雀巢全年销售额和基本交易营业利润(UTOP)概览

微信图片_20210224153756.png

*2019年的数字在决定将雀巢水业务整合到集团的三个地理区域后重新计算,自2020年1月1日生效

图源:雀巢中国官网

 

不同产品类型的全年销售和基本交易营业利润(UTOP)概览

微信图片_20210224153856.png

*2019年的数字在决定将雀巢水业务整合到集团的三个地理区域后重新计算,自2020年1月1日生效

图源:雀巢官网


01

新冠疫情对雀巢业务的影响


根据产品类别和销售渠道的不同,新冠疫情对整个公司的总体增长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化:

产品类别方面,家庭消费、值得信赖的品牌和具有营养价值的产品需求强劲。普瑞纳宠物营养、乳制品、家用咖啡和雀巢健康科学的业务都出现强劲增长。糖果和水品类的销售出现下降,这反映出人们对户外渠道的高接触率和便携式消费的增长。


销售渠道方面,零售额呈现出个位数的高有机增长,反映出家庭消费需求的上升,而户外渠道的销售出现大幅下降。


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48.4%,占集团总销售额的12.8%。咖啡,普瑞纳宠物营养和雀巢营养健康科学是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其他所有类别的增长势头都很强劲。


2020年,新冠肺炎相关的增量成本为4.2亿瑞士法郎,包括支付给一线工人的奖金、员工安全协议、捐赠以及其他员工和客户津贴的费用。这些成本中约2.6亿瑞士法郎影响了基本的贸易营业利润,部分被差旅费用等节省所抵消。此外,集团还承担因封锁措施而闲置的工作人员和设施的费用,大约是1.7亿瑞士法郎。由于行动限制放宽,今年下半年新冠疫情相关费用会总体出现降低。

 

02

雀巢关注的热点领域


据雀巢年报显示,雀巢健康科学销售额达到33亿瑞士法郎,有机增长加速至12.2%。对支持健康和免疫的产品的高需求支撑了增长,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其中Garden of Life(生命花园) 和 Pure Encapsulations(倍宜健康胶囊)是增长的最大贡献者。还有哪些热点领域是雀巢关注的呢?


1、胶原蛋白


2020年6月,雀巢健康科学收购美国胶原蛋白品牌Vital Proteins的多数股权,这是雀巢首次收购胶原蛋白企业。此次收购也将标志着雀巢健康科学旗下健康业务另一个细分胶原蛋白领域,目前旗下已经有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和保健食品品牌,包括Atrium Innovations、Personal等。 


微信图片_20210224154957.png

图源:Vital Proteins官网


据植提桥了解,胶原蛋白品牌Vital Proteins 2012年成立于美国,旗下的胶原蛋白产品包括蛋白粉、营养棒、即饮饮料等多种形式,在北美和欧总线上商超有多个SKU,同时也拥有大量的消费群体。该品牌最初的定位是运动健康,后来发现“爱美女性”成为主力军,因此后续的产品配方和包装更加迎合女性消费人群,目前也已经拿到多轮融资。雀巢健康科学CEO Greg Behar表示,雀巢健康科学将拥有一个成功的品牌,去切入一个增长中的营养品领域。胶原蛋白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已经从基本的美容方面转向更加具体的方向,比如关节健康和运动营养。


2、植物基


许多食品饮料的主流企业都在关注植物性食品领域,据了解发现全球五分之二年收入达4590亿美元的食品巨头都有专门的团队开发和销售植物性肉类和奶制品替代品。乐购和联合利华最近位居榜首,雀巢紧随其后。据雀巢年报显示,2020年度雀巢素食和植物性食品供应继续保持强劲的两位数增长。


2019年雀巢进军植物肉市场,在欧洲和美国推出了100%植物性汉堡(含有从大豆和小麦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质),随后推出了植物香肠。2020年初,雀巢在欧洲推出了以大豆为基础的Garden Gourmet Incredible香肠。据公司介绍,这款素食香肠有德式小香肠和西班牙辣香肠两种风格,口味和口感俱佳。不久之后,该公司以豌豆蛋白为基础的Sweet Earth香肠进入了美国市场,并为消费者定制了Sweet Earth品牌下的烹饪性植物汉堡。据财报显示,Garden Gourmet报告增长近60%,这得益于其20个市场的新产品发布和持续的分销扩张。


2020年下半年,雀巢推出仿照金枪鱼片状纹理和浓郁风味的产品为Vuna,以期进入植物基海鲜替代品市场。Vuna由水、豌豆蛋白、麦麸、菜籽油、盐和天然调味料六种原料制成,最初将以Garden Gourmet品牌名推出,之后可能会在其他市场推出。该款海鲜替代品的两个关键因素是特殊的专有工艺和植物性替代品原料,豌豆蛋白能提供一个平衡的氨基酸状态,包括所有必需氨基酸,菜籽油中含高含量Omega-3脂肪酸。


雀巢Vuna产品的推出正值植物基产品大受欢迎之际,是该公司战略性地将重点转移到有吸引力的高增长产品品类之后,一系列植物性产品中最新的一款。这包括2018年2月剥离其Herta肉类业务,当时该公司最初采取行动扩大肉类替代品投资组合。


2020年底,雀巢在中国市场发布嘉植肴品牌,同时在天津建立第一条植物基生产线并投入生产运营。目前雀巢植物基品牌嘉植肴在天猫、京东等平台都有销售。 


微信图片_20210224155020.png

图源:嘉植肴官方旗舰店


作为中国市场上第一个发布植物基人造肉品牌的巨头公司,雀巢对于植物基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看好可见一斑。在多次公开谈话中,雀巢现任CEO Mark Schneider也表达了植物基对雀巢是 “不需多说”的发展领域,并将在这个领域“非常活跃”。


微信图片_20210224155040.png

图源:FoodPlus公众号


3、 宠物食品


雀巢公司作为世界排名第一的食品企业,在收购普瑞纳后,通过一系列推广和合并,使雀巢普瑞纳是世界第二大宠物食品公司,仅次于玛氏公司。据雀巢2020年年报显示,普瑞纳在电子商务领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以科学为基础的高端品牌Purina Pro Plan、Purina ONE和Fancy Feast在全球达到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普瑞纳公司作为第一个发明颗粒宠物食品的公司,也是第一个使用挤压技术生成猫粮狗粮的公司,同时还是第一个制作软颗粒技术(湿粮)的动物食品公司。为了更好的研究什么样的食品适合中国宠物的健康,雀巢普瑞纳还在北京成立了全球第六家研发中心,以期做出最适合中国环境和中国猫犬身体健康的食品。


同时雀巢在2020年4月还完成了对高级天然宠物食品业务Lily's Kitchen的收购。目前Lily's Kitchen其业务已覆盖了全球30个国家/地区的6000家宠物商店,并扩展到中东和亚洲市场,深受各地年轻宠物主的喜爱。对于该笔收购,雀巢普瑞纳宠物护理EMENA首席执行官Bernard Meunier表示,Lily's Kitchen能为普瑞纳扩大在快速增长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同时还能提高普瑞纳在英国这一全球主流宠物市场的影响力。


据了解,Lily's Kitchen所在天然有机宠物食品是近年来宠物食品增长迅速的细分市场。根据研究机构Technavio的数据,2017-2021年期间全球有机宠物食品市场将以9.0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而过去10年全球宠物食品市场的平均年增长率为5.5%。从整个全球市场来看,目前鲜粮正在掀起一股新的浪潮,尤其是基于个性化订阅的鲜粮,不排除雀巢未来为了增强在宠物食品细分领域的增长,而继续收购知名品牌。

 

03

中国业务


由于2020年中国春节新冠疫情封锁期间,家庭外渠道的减少以及有限的消费者囤货,中国市场出现负增长。由于雀巢咖啡和星巴克产品在电商平台的强劲增长,咖啡业务实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调味食品和冰淇淋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在家庭烘焙产品和成人营养产品引领下,常温乳制品实现了正增长。婴儿配方奶粉销量下降情况在下半年有所改善。能恩的销售正增长被惠氏S-26和启赋的负增长部分抵消。本土生产的惠氏臻朗品牌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婴儿谷类食品取得两位数增长。普瑞纳宠物护理业务的销售额以两位数的速度强劲增长,这得益于普瑞纳冠能和兽医专用产品的推出。雀巢专业餐饮业务销售额有所下降,在第四季度得到改善且几乎持平。


全球疫情没有阻止雀巢加快发展的脚步。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克•施奈德表示,雀巢在营养领域的专长、数字化能力、去中心化结构,以及创新引擎,使得雀巢能够很快做出调整,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和潮流。与此同时,雀巢一直专注于可持续发展,并且制定了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路线图。这些努力都将会对雀巢未来的增长有利,不仅不会影响公司盈利能力,还会为社会和的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参考文章:

1、 雀巢2020年度全年财报,雀巢官网

2、 食品巨头争相抢占“植物肉”市场,植物海鲜会成为焦点吗?植提桥

3、 雀巢植物肉品牌嘉植肴正式售卖,巨头入局中国人造肉市场将会遇到怎样的挑战?| FEII Daily 食品创投洞察

 

注:本文转载自植提桥(ID:HerbridgeMedia),授权请联系出处。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