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发现标杆农场】千亩农田1人运营,亩均产值超万元,东江牧歌把数字化变成生产力

作者:陶薇 2024-03-29 09:24

编者按:实践出口碑,一线听需求。35斗内容研究部新近发起“发现标杆农场”专题栏目,旨在直接对话高规模、高科技、高标准的农场、植物工厂、养殖厂、智能温室等一线种养殖用户,挖掘经过实践验证的高口碑种药肥机服产品,同时化身“产品经理”与一线用户直连思维,探索田间地头未尽需求。聚焦农事经纬,双线并举探求真谛,该栏目致力于成为农业尖端成果的展示窗和农户真实需求的回音壁,为市场发现好产品,为行业映射空白格。解锁农业增效密码,期待您的自荐与推荐。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迭代发展,规模化农场星罗棋布,区别于传统的精耕细作,“标杆农场”或指拥有行业领先的设施设备、信息化的高效运作、更大程度开发土地价值的“出色案例们”。


“种药肥机服,几大环节上咱们都有相应的动作,在您看来,最有效的动作是哪个部分?”

“水肥一体化。”


iwEdAqNqcGcDAQTRFWAF0Q5ABrCowk4UNVDY2AXqi6PK9y4AB9IKYg3VCAAJomltCgAL0gCJH-c.jpg_720x720q90.jpg

刘立柱

受访人供图


栏目策划之初,35斗成功对话丰农控股集团投资的惠州市东江牧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江牧歌”)项目负责人,亦是仲恺高新区现代都市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千亩农田的主理人刘立柱。从选品、运营到设计理念,在田埂上走过二十余年的刘立柱如朴实的大地一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宝贵的经验。


东江严选种药肥,口碑产品分享


庄稼人常说“土地是不会骗人的”,播什么种,施什么肥,待到结果时,一切皆有回应。但事实上,序列上的选品不同,其结果亦有不同。


种子是序列之始。刘立柱介绍,种子首选适销对路的品种,再结合市场价值甄选新品种,“老+新”可以很好地兼顾大众市场和小众高端市场,同时作为“示范园区”,东江牧歌还会与各大农科院合作,引入试验品种。


青香优19香 2.jpg

青香优19香田间表现

受访人供图


“就具体品种而言,标准是要品质好、产量高,像青香优19香是今年扩产的水稻品种,它也是广东省重点推广水稻品种。”刘立柱介绍到,青香优19香产出的稻米口感好,具有独特清香,产品品质高;根据测算,产量可达亩产1000斤,为行业中上水平。


多年生水稻.jpg

云大25田间表现

受访人供图


此外,曾经登上2022年Science年度十大突破榜单的“多年生水稻”也能在产业园中找到试验品——“云大25”,“多年生水稻的意义在于种一茬收多次,从而降低种植过程中的诸多成本。”刘立柱解释道,产业园大概会分出20%的土地来试验这样的新品种,根据去年实际种植测算,云大25每季亩产量在900斤左右。

 

千亩农田经过良好经营可丰收“一年三茬”,水稻之外,红薯、玉米亦是主要种植作物。去年,刘立柱试验了30个红薯新品种,虽然部分种子资源尚未商品化,但优秀的潜力品种已被他提前锁定。刘立柱说:“红薯最主要是口感好,像我们主要栽种的‘西瓜红’,口感好,市面销售量也高;其次要产量高,再次是看抗病性。”


闽双色6号甜玉米.jpg

闽双色6号田间表现

受访人供图


就玉米而言,刘立柱说:“水果玉米讲究的就是不缺粒、不扁粒、不秃尖,满足这一基本要求再看其产量,”刘立柱介绍,“闽双色6号的亩产能达到2500斤左右,产量虽不是最高,但口感更好,市销价更高,综合亩产值更高。”


防治是序列的第二步。产业园秉承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在田间布置了太阳能杀虫灯完成物理防治,通过光谱诱杀成虫,有效减少害虫基数;再通过田间布置的虫情远程测报系统,提前获知田间发生的虫害种类及数量,在虫害发生初期用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防治效果好,且兼顾了环保和降本。


远程虫情检测系统设备.jpeg

远程虫情检测系统设备

受访人供图


具体用药结合生态理念,产业园多使用绿僵菌、苏云金杆菌等低毒生物农药防治虫害。刘立柱表示,用药标准一是药效好;二是安全,要对作物安全、环境安全;三是使用方便,无人机或管道适用的剂型对于规模化农场使用更友好。


助生长是序列的第三步。考虑设备适用性同样体现在肥料的选用上,水溶肥就成了首选。此外,播种之前,刘立柱还会用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的营养状态。值得一提的是,产业园的农产品因其口感好带来超高的复购率,刘立柱将其归功于有机肥:“好吃的口感实际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息息相关,而多元的微量元素正是元素单一的化肥所不能提供的。”


具体而言,刘立柱采用了“丰菌龙生物有机肥”。据了解,该产品以食用油油厂大豆油渣、菜籽油渣、棕榈油渣为原料,可提高肥力;同时富含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能对土壤中多种致病菌起到拮抗作用,有效减少病害防重茬。就实用建议而言,该产品对于中小种植户而言成本偏高,对于主粮种植而言不太划算,但可适用于经济作物,用量偏少成本可控。


数字增效,千亩农田仅需1人运营


据悉,产业园农场规划面积1000亩,截至目前实际流转土地800亩,预期今年完成全部土地流转。如此规模的农场,仅仅1人就完成了耕种管收全流程,既极大节省了人力成本又保障了田间效率,刘立柱介绍,大田机械和数字服务系统是其实现路径。


水肥一体化.JPG

水肥一体化设备

受访人供图


刘立柱告诉35斗:“对大农场来说,水肥一体化是非常关键的,可以大大节省人力资源。”通过田间地头铺设的管道系统,原本需要数十人完成的灌水、施肥等工序即可高效完成。另一方面,大规模农场一定离不开机械化设备,北斗导航系统大型拖拉机、大疆T50植保无人机、玉米旋耕起垄播种一体机、马铃薯种植全程机械化设备等耕种管收各环节设备一应俱全,尽是对人力劳动的高效替代。


惠州东江牧歌智慧农业后台.png

智慧农业后台展示

受访人供图


此外,数智农服DAP系统为实现两人远程管理千亩农田提供了“智慧大脑”。DAP系统是丰农控股集团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基于多源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农业精准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农事记载数字化、多源数据协同分析、人工智能模型决策、精准化管理方案输出、产品溯源等共6大功能,通过有效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为农事决策、田间管理增效。


iwEeAqNqcGcDAQTRFWAF0Q5ABrDt1GT5XfDjiwXqi6ylbZcAB9IKYg3VCAAJomltCgAL0gBR6Dw.jpg_720x720q90.jpg

刘立柱通过手机管理农田

受访人供图


刘立柱说:“它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能够把多源数据集中在一个系统里,并且通过算法给到科学决策,能够指导农户怎么种好田、怎么产出好的产品、怎么提高产能。”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刘立柱的经验,这样的决策指导具有相当高的准确度,自己的千亩农场正是通过这一系统实现了作物、设备和人员的管理。


从落址考量到未尽需求,农场主怎么看?


行业的发展方向,或源于顶层设计,或源于一线需求。上规模的农场往往意味着相当量的投资和地方产业辐射带动,具体落址往往是必要的自然条件和双向的政策沟通的综合考量结果。


就刘立柱介绍,成规模农场的落址,往往基于4大方面的考虑:

一是引水排水要方便,最好是灌水有源、排水有渠,用时能满足灌溉需求,灾时能及时排灌保生产,例如产业园的千亩农田临近东江,上游有水库、下游有河道,可充分应需调节;

二是土地平坦集中,大面积的地块有利于农机进场,而机械化是“效率”的代名词;

三是周边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便利的交通是农资采购、农产品外送等环节的坚实保障;

四是位置,生产地处于人口密集的城市周边,更靠近市场也可拓展农文旅产业链。


而产业园能够落址仲恺高新区,其实是“双向奔赴”的成果。


依据《仲恺高新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21-2035)》文件规划,以乡村振兴为明确的区域发展定位,2022年3月,仲恺高新区与“业务吻合”的头部集团丰农控股“优势结合”,签约落定现代都市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


据刘立柱回忆,当年3月签约,4月中旬正式进场,铺设简单的设备之后,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当年的耕种,同年12月即完成了水肥一体化等智慧化升级,一年时间不到,项目便顺利地步入正轨,当年保粮生产也没有耽误。


惠州东江牧歌智慧农业装置.png

智慧农业装置

受访人供图


他说:“当地园区管委会等政府方面服务主动,不仅在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方面给予支持,还在农事保险等政策保障方面全力支持。”刘立柱进一步解释,“一般来说农业保险企业要承担部分费用,但仲恺高新区发展的决心很大,政策力度强,保险全包,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2023年4月,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亲自带队考察产业园建设,足见“项目引进有诚意,项目建设常关注”


吴献民带队考察.jpg

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带队考察

受访人供图


契合的目标与真诚的合作促使项目长青向好,目前,仲恺高新区现代都市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一期规划已经基本建设完毕,按照“一年三茬”甚至“三茬半”的轮耕模式和耕学教育等项目开发结合,预计2025年产值将达1500万;二期“智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也将不日动工。


iwEeAqNqcGcDAQTRFWAF0Q5ABrB4ylYjNKx9tgXqi69_mx4AB9IKYg3VCAAJomltCgAL0gBnAl8.jpg_720x720q90.jpg

刘立柱

受访人供图


采访的最后,谈及农作初心,刘立柱说:“我本来就是学农的,入行二十多年,也有了情怀。”四季轮转,看稻苗青看稻谷丰,刘立柱对于田间地头的事务无一不知无一不熟。他不仅深耕农业一线,更对农产品销售保持敏感,“结合市场”是他反复提及的选种策略,“结合耕农教育、拓展农文旅”也是计划中的下一步。


在刘立柱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更具象化的结合,而这样的综合人才,正是当下农业产业发展的“未尽需求”,亦是未来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新质生产力”。


关于本期农场


webwxgetmsgimg (4).jpg

东江牧歌现代都市智慧农业示范园

受访人供图


由东江牧歌运营的仲恺高新区现代都市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是一家以数字农业、高效农业和都市农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农业综合示范园,园区坐落于仲恺高新区潼湖镇新光村,占地面积1000亩,以玉米、水稻、马铃薯、红薯为主要种植作物。园区通过集中土地规模化,实现机械化作业;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生产。按照规划,园区将打造现代都市农业、耕读教育、品质农业三位一体的典型样板。


东江牧歌全景图.png

产业园全景图

受访人供图


本期农场主推荐产品名单:


无标题.jpg

 35斗整理制表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