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报告精选丨2020未来食品报告,建立创新驱动的新型食物系统
编者按:本报告发布于2020年6月,报告名称为《2020未来食品报告:建立创新驱动的新型食物系统》。在本次报告中,35斗从技术创新驱动下新型食物系统建立的角度出发,发现数字化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集群这些底层技术影响之下的技术浪潮和多场景应用,同时找到并分析相关技术创新的典型案例。并通过分析资本和市场对技术创新驱动的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关注,验证未来食品产业可行的商业模式。
本次报告还尝试了对“未来食品”下定义,解析在技术创新、资本驱动、消费趋势、监管政策、行业治理等影响下的产业变革,找到影响行业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厘清行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关键挑战,并从复杂的变化中总结出清晰简洁的规律,为产业要素配置和企业行动路径提供方向性的思考。报告重点阐释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供应链创新、市场营销创新、资本投票权等内容,力求全面刻画全球食品行业细分领域创新图谱和竞争格局。
我们将报告第一章再次刊出,本章主要讨论了新型食物系统的关键要素和解决方案,从食物系统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要素角度阐释了食物系统的变化。
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味道语言,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全球和人类历史,从最早学会用火,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更多的蛋白质、油脂和营养成分,加速了人类大脑的进化并提升了智力水平,帮助人类完成了从东非大裂谷到遥远的潘帕斯草原的迁徙。到各类谷物、蔬菜、水果的发现和驯化,帮助人类从采集狩猎转变为农耕文明,并促进了工业文明的诞生。
今天,全球食物系统要养活接近80亿人,而在未来的30年内,全球人口将增长至超过100亿人。相对的,对食物的需求将增加50%,这无疑给了食物系统巨大压力。今天,全球人类总重量为3亿吨,为了如此悠悠众口的口腹之欲,需要维持7亿吨家禽数量,而野生大型动物的总重量还不到1亿吨。工业革命的发展虽然有助于食物生产效率的提升,但人类已经从节俭主义过渡到消费主义,从实用主义过渡到享乐主义,果腹不再是主要目的,为了满足更多精致、享乐的食物需求,食物系统高效运转却仍然难孚众望。
正在发生的是,全球食物系统面临一系列关键挑战。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受困于气候变化、时间节令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不稳定性在增加;为了抹平和减少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带来的影响,全球农业投入了大量的生产性资料,过量化肥、农药、农业辅助化学品的使用,破坏了土壤和环境,造成自然资源退化,而修复这些影响,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食物流通路径也充满了信息闭塞、物流不畅、供应量基础设施缺乏等薄弱环节,本应该送达餐桌的食物大约1/5在中途损耗,1/3被浪费,让食物系统的匮乏和分配不均更加严重。
全球食物系统的困局已经很难靠系统的自然调节机制来修复,必须引入新的增量来实现食物系统在成本、食物质量、消费可及性等方面的平衡。而实现这一增量的主要路径是技术创新,通过底层技术创新、细分场景应用、商业模式落地的路径,为未来食物系统的建立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路径。
创新的驱动因素来自于多个方面,包括可持续发展、饮食习惯、消费习惯、可支配收入、流行文化等。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在不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支撑现有和未来的需求;区域的饮食习惯因为地区产出、工业资源和历史积淀而形成,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食物文化;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原有的消费习惯,移动化、场景化、数据化这些新技术影响了数以万计的食物流转;随着收入增加和消退的周期变化,个人和集体的食物消费行为在丰饶和节俭之间平衡,也影响了食物系统的周期性发展;流行文化为食物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节奏的律动,素食主义、营养健康、功能性食品等品类的爆发反映社会思潮,是流行文化的有力印证。
正如我们的理念所提到的那样,我们聚焦于技术驱动下新型食物系统的构建,探究健康、可持续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与价值链的重塑,寻找农业领域最优的实践路径。新型食物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命题,涉及农业生产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食品工业、食品流通、消费零售等多个环节,并且和自然资源禀赋、气候气象、农业种质资源等密切相关。建立新型食物系统不仅是解决“吃”的问题,更是需要上升至人类与食物、人类和环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这些角度来考量。
技术进步无疑给全球食物系统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比如生物技术改良了种药肥,让食物的源头更加高效、适应环境,再比如食品工业的发展提高了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并能根据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灵活地调度生产能力和品类。但是全球食物系统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除了前述我们提到的自然资源禀赋、气候等客观条件之外,在信息流通、消费者信任、品牌的建立和维系方面亦存在盲点和难点。新型食物系统的建立基于可行的推想之上,从已有的技术进步、产业模式、标杆案例中寻找灵感,推导出可行的模型,并期望形成行业共识。
以大历史观来看待全球食物系统的变化,大致可以梳理出4个典型的时代,即:早期文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未来食物系统,区别不同时代的主要参考标准是关键技术,由技术推动了对食物产出多寡、物产丰饶的掌控能力。比如早期人类主要通过采集狩猎获得食物,几乎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产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日子,食物也是人类在全球迁徙的主要动因。
从发掘出土的文物和考古证据看,大约2万年前,最近的一个冰消期到来,全球气温大幅度转暖,升高了7-9°,人类首先在中国、西亚、中美洲三个地区从渔猎采集逐步进入到原始农业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控制和创造食物资源的新时代。农耕文明存在和发展了一万多年,孕育了诸如中国北方旱作和南方稻作这类农耕文化,其影响延续至今日。工业时代以来,其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比如农业机械、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后期加工等,再次提升了人类对食物系统的掌控力。目前来看,我们还处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交织的时代,在全球若干地方,还是存在着较为原始的农业,农业食品和泛农业行业,也是就业人口最多、养活人口最多、综合产值最高的行业。
我们预期,未来新型食物系统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这些技术创新可以大致归类到三个类别:生命科学技术,代表性技术是基因工程学、合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微生物学等;数字化技术,代表性技术是数字模拟、数据搜集存储计算、智能决策等,具体应用是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其中的典型分枝是材料科学、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柔性产业链等。可以说,新型食物系统的建立依赖于人类现有的和将要发展并完善的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
表:全球食物系统的代际差异
资料来源:蛋壳研究院,35斗
通过汇总相关要素,我们得出了新型食物系统IMPACT模型,以单词的首字母计,分别代表了:International tactics全球化;Meatless无肉运动;Platformization平台化;Automation自动化;Consumer-centric以消费者为中心;Technology-driven技术驱动。
全球化。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种植习惯的不同,全球形成了若干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农业产区,比如美国、巴西的大型机械化农业,亚洲的精细化农业,北欧、大洋洲的牧业,以及太平洋国家的海洋渔业,通过直接进口或初深加工,食物得以在全球流转。耳熟能详的是进口大豆、大米、玉米等,以大米为例,中国大米产量占全球1/3左右,消费量亦然,同时我们从印度、泰国、越南三国进口了大量的大米,中国大米进口量约占全球5.2%,这三个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中国大豆消费量占全球30%以上,产量却只有不到5%,这意味着我们要进口大量的大豆,美国、巴西、阿根廷是我们的主要大豆进口国,但随着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变化,最大进口国在美国和巴西之间轮转。同时,中国逐渐增长的经济促进了我们对高价值、高品质食品的需求,鲜活海产品、精品牛肉、精品水果等从大洋洲、美洲等地数亿吨计地流向中国市场,摆上中国人的餐桌,这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出口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国内消费升级,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进口贸易。这类例子在全球同时在发生,根据地区差异实现了“买全球和卖全球”,食物系统的全球化得以成立。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区域化、全球化的自然变化也会引起食物系统的震动,比如草地贪夜蛾、沙漠蝗等,可能持续数年破坏大片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使其从能够自给自足转向进口依赖,或者借助科技发展出更高质量的种质资源和生产条件。
无肉运动。无肉运动的兴起,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工业养殖肉类的食用,推动素食产品以及增加动物福利。近年兴起的“植物基”饮食和“人造肉”可以归类到无肉运动之中。根据不同类别,我们大致可以把植物基食品市场分为4个板块:植物肉(包括海鲜)、植物奶、植物蛋及其他产品。以植物肉为例,全球植物肉市场目前价值121亿美元,预计未来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到2025年将达到近280亿美元。英国巴克莱银行的分析师预测,到2029年,肉类替代产业的价值将飙升至1400亿美元。相应的,在植物奶领域,根据欧睿信息咨询公司(Euromonitor)的数据,2015年,全球植物奶替代品市场规模达已到21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其销售额将超过340亿美元。从“人造肉”即替代蛋白市场而言,前景同样广阔,基于消费者健康理念的加强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创新食品市场逐渐活跃。2019年,包括肉类、新型原料和植物性蛋白质在内的创新食品领域呈现爆炸性增长。“人造肉”在肉类替代品方面卓有建树,乳制品替代品市场也充满活力。嘉吉、斯密斯菲尔德、JBS等全球前20大肉企中四分之三的企业都已深入植物肉领域;甚至巴克莱证券的农业分析师团队认为,人造肉的市场规模在未来十年可以达到1400亿美元,占全球肉类市场的10%。即使是在中国市场,这一数字也将达到千亿级。
平台化。大公司通过并购整合获得行业规模和市场支配地位的故事屡见不鲜,无论是在化工、医药、食品还是农业领域,大公司均能够充分地利用资金和资源优势,“买”到想要的资产和创新技术/产品,开启“第二曲线”。这种行事方法成立的逻辑来自于两个方面:①创新总是来自于边缘领域,比如小公司,或者是某一个科研院所,这使得它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将技术或者产品推广到全行业;②大公司拥有的资源能够加速这种创新,并且很快将之商业化,这给了创新者很好的兑现机会,让“创新+并购”的模式得以持续运转。并购整合的案例发生在陶氏、辉瑞、强生、拜耳、泰森等等几乎所有世界500强身上。以泰森食品为例,历史上的三大并购奠定了其肉类食品帝国的地位,并购Holly Farms,由鸡肉开启的垂直航行;并购IBP,开启综合肉蛋白旗舰的速航时代;并购Hill shire,全线开启食品品牌之路。同时,泰森还设立了风险投资产业基金,投资了多家蛋白食品相关的公司,比如大名鼎鼎的Beyond meat。在整体的投资逻辑上,泰森风投更关注那些与泰森肉蛋白食品主业相关的,且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初创企业。为了实现投资标的与肉蛋白食品主业充分共振,泰森风投充分关注这些企业三个属性:1)能否通过技术提高运营效率;2)能否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3)能否提高运营和供应链的安全性。中国的新希望在全球扩张上也遵循同一逻辑,其通过上市公司平台、产业基金、风险资本等,在海内外持续扩张,业务版图已经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并且已经从猪业、饲料业务扩展至食品全产业链。这些例子说明未来全球食品系统的供给者一定是平台化的,能够利用平台优势实现全球资源的调配,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为消费者带去更好的产品或更优质的服务。而中小企业在创新上也无后顾之忧,因为大公司、平台化企业提供了完整清晰的退出路径。
自动化。农业和食品生产领域的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大型农用机械代替人工,成为了规模化种植的主要动力。传统农业的蜕变是从农业机械化开始的,农业机械化又是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开始的。美国从20世纪初期开始农业机械化布局,到1940年代,基本已经实现了主要作物、主要农业区域的全面机械化,英国、法国农业机械化启动时间稍晚,也在1950年代基本完成了农业机械化。我国在2013年前后,基本完成了主要农业大区的农业机械化,比如东北地区、新疆地区的自动耕作和收获。在食品行业,由于其工业化的属性,其自动化率更高,比如机器人的应用——ING的报告显示:在食品工业中,机器人的类型可以区分为以下两类:1. 通用机器人会做一些繁重的标准任务,如分类或存储托盘;2. 专门执行更复杂和特定任务的机器人。例如,肉类行业的切割任务、蔬菜加工领域的生菜和辣椒粉去芯器,以及饼干和糖果的包装机器人。机器人使用量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员工短缺。自动化提高了企业的效率,降低了它们对劳动力因素的依赖。此外,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生产过程中较少的人为干扰可以降低污染的风险。数据同时显示,2017年,欧洲10个主要机器人国家平均每1万名员工中就有80多个机器人,这比2013年增长了35%。瑞典和丹麦的机器人使用率最高,其次是荷兰和意大利,这些都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新型加工技术、新型处理技术的复杂性也增加了食品行业机器人的应用,因为其能更持续稳定安全地进行产品生产,并且保证品质的连续性。
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是由来已久的口号,但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之下,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指出,未来食品行业的关键创新包括:食物指纹,带来更精确的营养方案,更可量化的食物风味识别;便捷的食品检测技术,方便知晓食物新鲜度,减少浪费;建立食品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数据管理系统,提高食品系统的透明度;材料科学改善食品包装和加工方式,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性、可接受性和保质期。这些变化均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市场层面,食品消费企业开始重视数字化营销和品牌建设,玛氏食品、亿滋国际等头部综合食品企业每年花费巨额资金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进行营销和数字内容投放,以增加和消费者的接触频率,直接向消费者推介其产品理念,并且转化成销售。数字平台的建立也为追踪消费者行为和消费偏好提供技术和工具,多家相关的创业公司通过搜集跟踪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某产品或某类产品的讨论,优化产品或市场策略,食品公司也愿意为之付费。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另外一个表现是供应链的优化,这在直播带货和到家零售方面表现更为强烈,直播带货以“流量+供应链+复购”为闭环,实际上是一种团购的模式,对于选品、仓储、运输等构成直接的考验;而本次新冠疫情期间,到家零售订单激增,无论是生鲜农产品还是外卖业务,都成倍数地增长,消费者行为可能会被固化下来,形成线上到线下的决策购买路径,使得生鲜农产品企业和食品企业愈加重视线上渠道,这为未来打造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食物系统建立了基础,即了解用户的需求,并且通过现有资源的调整和优化实现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更好地触达,拉近产品供给者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技术驱动。前述我们提到了影响全球食物系统的主要技术集群:①数字化技术集群②生命科学技术集群③新材料及智能制造技术集群,实际上在这些技术集群之外,还有土壤、水资源、气象、营养等方面的技术或研究正在影响全球新型食物系统的形成。我们在《2019未来农业》报告中提到,技术具有累积、组合、指数增长、替代效应、跨行业共享等特性,技术通常带来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尽管某些技术在刚刚推广时期可能较为昂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较传统技术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技术应用的经验可以跨行业共享,尤其是某些通用型的技术,在较为标准化的行业产生经验之后,可以推行到核心逻辑相通的领域。技术融合是新型食物系统的典型特征,以生命科学技术、数字化技术、新材料和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串联农业食品系统的全产业链创新,从而对当前的食物系统进行全方位、全周期的变革,改变从土壤到餐桌的所有环节。由于技术驱动下的新型食物系统具有技术融合、行业融合、经验共享等典型特征,所以新型食物系统之下也会催生行业新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和行业特征,从微观到宏观分别是:①大公司内部形成若干创新单元,不断为企业增长提供新的动能;②从上至下的治理结构变为扁平甚至是多核的决策系统,从而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③跨产业链和跨行业的合作、经验共享成为常态,技术驱动的公司如互联网企业、高科技公司以技术服务商或者是转型策略制定者的角色进入农业食品行业,和已有的行业巨头形成竞合关系,即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形成竞争,也为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案例和对标对象,推动了行业在管理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方面的提升。
图:技术驱动下食品行业创新生态
技术进步和消费趋势变化是新型食物系统形成的关键动因。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而言,三大技术集群提供了从原料到最终成品的底层技术,比如生命科学技术创新带来了更优质的种质资源和农业投入品,耐干旱、耐盐碱、抗虫害、抗倒伏的作物品种被开发出来并大面积推广,扩大了耕作范围,生物农药、信息素、刺激素等利用自然的特性提高作物的表现和形状,杜绝了化学品危害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数字化技术创新带来了农业知识系统、专家决策系统等,将经验论、靠天吃饭的农业变成了稳定可控的精密生产系统;而工业技术的进步则强化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的成品率和价值萃取,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
图:食品行业变化的关键动因
从消费趋势看,全球正在掀起一股健康、个性化、可持续的食品风潮,这得益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食物系统的多样化,为不同偏好和价值取向的人群提供了适宜的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催生了大量的商业创新机会,比如功能性食品、植物基食品、代餐等。消费趋势的变化还体现在对可持续发展和动物福利、劳工福利的关注上,盖洛普民调显示,消费者愿意为具有以上特征的食品支付更多费用,而随着互联网口碑传播和渠道演变,消费者也更容易找到满足以上特征的食品。这使得食品生产商开始注意到并且重视可持续发展、动物福利、劳工福利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解决,就构成了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到品牌塑造的正向循环。
全球食物系统由3大链条构成,其一是产品的流通,其二是资本的流动,其三是信息的流动,产品沿着食物链纵向流动,资本沿着产业链逆向流动,信息实现了商品和价值之间匹配。从供给、消费、支撑端来看,全球食物系统主要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农业,直接决定了农业类食物的多寡和好坏;一方面来自于食品工业,安全、生产效率是其主要挑战。与此同时,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链路的完整和通畅决定了价值变现能力的高低。
对于农业而言,由于其受到自然资源、天气、动植物疫病、生产资料投入等的影响,不稳定性较高。比如气候变化会影响降雨,进而影响农业用水;而草地贪夜蛾、非洲猪瘟等动植物疫病常常突然出现,很可能在短期内摧毁某地或区域的农业生产,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是绝产。为了应对气候、动植物疫病等风险,农户往往使用大量的农业投入品,比如农药、农用膜、农机具等,这些投入品尽管在短期内可能对冲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但长期来看,可能导致土地板结、水体污染、土壤退化、荒漠化等现象,不利于农业系统长期可持续地发展;另外,随着城市化加剧和工业就业对农业就业的“虹吸效应”,务农人口大量减少,这也会导致农业系统生产效率下降,而雇佣农业劳动力的成本会上升,甚至超过其他农业投入品的价格。当农产品成熟之后,仓储、运输、销售又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集中上市意味着价格受限,丰产并不一定丰收。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系统的产业服务体系并不健全,从农技知识培训、农业金融服务到产销对接往往依赖原始而传统的人际关系,缺乏信息流通的便捷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加剧了农产品流通的阻滞和价值实现。
对于食品工业而言,一方面它主要从农业行业获得原材料,因此农产品的价格和质量是食品工业的起点,没有高质量的农业系统,就不会有高质量的食品工业原料;另一方面,在食品工业体系内,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生产效率、货品周转速度、销售渠道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大多数食品行业细分领域缺乏进入门槛,这就导致了行业利润水平低,竞争严重;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能够建立竞争壁垒,并且通过销售渠道巩固行业地位,获得超过同业的利润水平和话语权。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问题,对此的监管政策也最为严苛,以保证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
新型食物系统的建立基于技术进步、需求变迁、消费满足三者的有效融合,在这三个方向,均存在一定的挑战。首先,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而言,先进技术往往昂贵而且不易用,并且具有明显的短板和缺点,比如生命科学技术在种质资源上的应用,常常面临自然和道德风险,伦理上的挑战增加了技术普及的难度,使得发端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技术迄今尚未在大多数国家大面积的推广,只有少数国家在有限范围内批准了诸如转基因、基因编辑作物的种植,并且严格限制其用途,在作为食品原料时也需出具明确的标识。而实际上,这种人为的对作物性状和表现的修改精确度是非常高的,尽管存在争议,但普通人对相关技术的接受度远低于科学家群体。
从需求角度而言,主要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普华永道的研究报告指出,我们有高度分散的农作物生产系统、畜牧业和肉类加工系统、乳制品生产系统,同时在冷链和深加工能力方面非常有限,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漏洞,这些可见的挑战阻碍了最终消费者获得高品质的食物。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其中最普遍的是造假掺假问题,典型的造假掺假动作包括稀释比例、替换成分、隐藏缺陷、标注虚假标签、添加不合规成分、假冒品牌、灰色市场交易等。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着重于防止非蓄意污染和自然变质,但食品造假是为避免被消费者和质量监管部门发现而专门设计的故意掺假或其他欺骗行为。中国市场竞争激烈,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商与经营者利润通常极其微薄,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使用更廉价、劣质的原料作为替代品或者使用非法添加剂去提高决定价格的产品属性。综合来看,食物系统面临的挑战更多的是出于受人的意志影响的领域,比如监管法规、造假掺假行为、非法流通等,解决这些挑战的关键在于形成行业共识,就技术、食品安全、价格体系等达成一致看法,并且改变企业主体的行为,明确的监管政策和处罚规则也会设置质量安全的底线。
图:全球食物系统面临的关键挑战
国际协作和人才梯队建设也是未来急需突破的要点。受限于地缘政治、贸易保护等逆全球化进程,农产品和食品在全球流通路径遭遇阻塞,农产品和食品的跨境贸易变少,损害了农民、渔民和食品生产商的利益,相关谈判断续进行,旨在恢复贸易秩序和流通渠道。对于人才梯队建设而言,农业和食品行业吸纳了全球约40%的就业人口,但悉数为分散化经营的农场主或者是个体工商户,对于创新技术的普及而言,其职业技能水平和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蔚为关键,但目前除了西欧部分发达国家之外,很少有国家有系统的农业、食品行业职业和技能教育体系,建立高技能素养职业队伍、提高其对新技术的接受度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大公司责无旁贷。
农业和食品系统是一个变化相对缓慢的行业,许多千年之前农耕文明总结的经验和规律到今天依然适用,比如农历、耕作时节、发酵技术、自然资源利用等。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尽管其具有更高的工业化属性,但很少或者无需用到工业中的顶尖技术,相较于电子信息、医药生物等工业行业,食品行业的技术推广可能会延迟5-10年。
正因如此,农业和食品行业存在大量的革新机会,跨行业的经验共享和技术移植是主要路径,未来食物系统的应该具有“五化”特征:机械化、工业化、集约化、一体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按照技术普及度,机械化是目前已有水平最高的,在农业和食品行业当中,都存在大量的机器使用,尤其是在食品行业,流水线作业、自动化产线已经是成规模企业的标准配置;但是还有大量的食品企业属于作坊式生产,利用手工和简单机械加工获得食物,不仅生产效率低下,并且存在安全风险;工业化的提升会增加大公司的成本竞争力,从而积压小型供应商的生存空间,导致其退出市场或者被并购,增加行业的集中度;一体化和前述平台化类似,即大公司总是严重产业链纵向或者是同业横向以及跨品类进行扩张,形成综合型的食品集团,资本、资源、市场渠道、品牌是集团公司进行规模扩张的有力筹码。最后,对于食品行业而言,信息化和智能化不可忽视,此两项属于相关概念,但程度略有不同,信息化较为初级,指的是利用信息管理软件来管理企业自身的数据和信息,智能化则兼修内外,既能够实现内部资产和管理的数字化,也能够通过市场数据洞察、消费者行为数据、社交网络数据等调整、优化从产品到市场行为的一系列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跨行业的经验共享和移植是关注要点,比如工业化领域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已经在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有成熟的应用,可以移植到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再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智能化应用,已经在制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有成熟应用,利用人工智能合成化学分子、设计晶型已经在制药行业有成功的行业应用和商业模式,此类技术也可用于农业化学品的研发和商业化。还有图像识别、语音语义识别等技术,目前在安防、交通领域有成熟应用,可以用来识别人、物体、判断运动轨迹、作出行为决策等,在食品领域,利用此类技术可以进行安全检测、品质判断等。
添加斗老师微信
获取原文报告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