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联盟成立,我国种质资源产学研用开启新模式
9月20日下午,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联盟在2020稻种资源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高峰论坛上成立。该联盟由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牵头建立,该项目通过构建超大规模的水稻微核心种质的巢式关联作图(MCC-NAM, Mini core collection based 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群体,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海量具有育种应用潜力的的QTL位点及其自然变异信息,为基因的高效发掘与分子设计育种奠定重要基础,满足种质资源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基因发掘与利用所需。
2020稻种资源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高峰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来自广东、云南等22个省市、自治区的71家单位的167位从事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的专家学者、从事稻种资源管理与研发的企事业单位人员齐聚一堂,共商共建稻种资源开发与利用新模式,一起推开作物遗传资源探索新时代的大门。
图源:2020稻种资源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高峰论坛
当天,不仅有行业专家学者围绕“种质资源与基因的育种利用”等主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而且还特别举行了稻种资源高效基因挖掘共建共享新模式发布会。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张洪亮教授、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物事业部的邝翡婷女士分别就基于MCC-NAM群体的稻种资源高效基因挖掘分析平台和稻种资源高效基因挖掘共建共享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
康普森邝翡婷演讲
图源:2020稻种资源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高峰论坛
水稻MCC-NAM群体由中国农业大学先后历时21年,利用水稻微核心种质分别与日本晴和9311杂交自交形成的21000个重组自交系纯系组成,拥有丰富的组合类型、高度的多样性和高精度的重组交换,是全球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水稻优异基因发掘、遗传基础解析和分子设计选择育种等研究和开发的理想群体。
201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合作推动MCC-NAM群体的开发和应用。目前,该技术体系包括建设种质资源、基因型/表现数据、自动化数据分析的“三位一体”的配套技术平台,利用双方合作开发的高密度水稻功能SNP芯片OsF60K共同打造“水稻QTL挖掘机”,在稻种资源中实现对复杂性状基因的高效挖掘,为我国选育绿色、高效稻作新品种提供重要的技术基础。
借由此次高峰论坛的契机,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牵头建立了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联盟。为了满足种质资源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基因发掘与利用所需,该项目通过构建超大规模的水稻MCC-NAM群体,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海量具有育种应用潜力的的QTL位点及其自然变异信息,为基因的高效发掘与分子设计育种奠定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教授表示,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种质资源产学研用开启了新模式,该模式将大大推动国内水稻的遗传资源研究。“Share One Get More”,该联盟遵循共同付出、共同收获的共建共享原则,秉持开放、共享的初衷,希望未来把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科研工作者联合进来,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科研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在论坛现场,有26家单位的参会代表对该项目表示肯定和期待,并进行了联盟成立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水稻基因高效挖掘平台的创始人和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联盟的发起人李自超教授表示,期望稻种资源基因高效挖掘共享联盟的建立可以促进MCC-NAM群体在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功能基因自然变异发掘及种质创新和分子设计育种中的有效利用,相信通过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专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我国的作物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取得重大进展。
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联盟签约仪式
图源:2020稻种资源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高峰论坛
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联盟的发起人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强先生强调,一直以来,我国水稻功能基因研究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基因挖掘则是水稻功能基因研究的基础,前有先行者奠基,今后仍需业界精英携手为其添砖加瓦。由生物企业一起主导的联盟成立标志着新型的“共享共建”合作模式成功落地,而这将是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康普森董事长刘继强发表讲话
图源:2020稻种资源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高峰论坛
稻种资源高效基因挖掘共享联盟在国内科研领域创新采用了“共筹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科学研究的排他性,创造性地打造了由多家会员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受益的新模式,大大提升了项目的进展速度。会议现场,稻种资源高效基因挖掘共享联盟还公布了其邮箱(zhangl@cau.edu.cn,ftkuang@kangpusen.com),欢迎更多相关领域机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以共同推动水稻育种的研究和应用。
当天下午六点,“2020稻种资源基因发掘与创新利用高峰论坛”圆满闭幕。张启发教授在闭幕会上做最后致辞,他说,稻种资源优异基因发掘与利用共享联盟由企业一起来主导是别开生面的创举,期望企业参与这个联盟后进一步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做大事。也希望全国水稻同行一道,继续深耕水稻学科,深入开展稻种资源研究及创新利用,为水稻种业创新、水稻生产以及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