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为了抢农业院士,四大农高区、崖州湾等园区拼了

作者:陈欣雨 2022-04-29 09:56

城市因人才而出彩。

 

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发展的关键,则是引才、留才和用才。院士,作为“国之智者”,自然受到了各个地区的青睐,各地为了吸引院士和高质量人才近悦远来,纷纷抛出了橄榄枝,也专门出台了多项优厚的政策,以便招贤纳士。

 

35斗统计了部分地区专门出台的针对院士招引相关的政策。


图片 2.png

图:部分地区针对院士的引才政策

数据来源:据公开资料收集


除上述地区外,四大农高区、崖州湾等农业集聚地也对院士抛出了“橄榄枝”,35斗收集了上述地区的引才政策。


图片1.png

图:部分地区针对院士创业或引进院士的政策信息(按政策出台年份排序)

数据来源:据公开资料收集



从以上收集的资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刚柔并济,打好“感情牌”,人才招引政策多管齐下。对于院士及其团队,各地资金扶持从几百万到最高亿元的经费不等,各类配套设施,例如场地、仪器设备等都一应俱全。于细节处见真章,多个地区除对院士本人实行“一事一议”外,部分地区对院士的亲属也有着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内蒙古、桐城市就对院士家人的入学、养老护理等方面做出了多方位的考量,力求解决其后顾之忧。

2.为院士加强保障,当好“后勤队长”。35斗统计的这部分地区政策中,多地明确提出了对院士及其团队做出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的保障,并设置多种便利条件以及“绿色通道”,加强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力,细化实化人才落地后的服务保障。

3. 重视农业科研和转化,推进科技进步是各地引进人才的目的。“科研扶持”“科技创新”“解决技术难题”是上述地区所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引进院士及高层次人才推进产业创新也是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引进科研“带头人”,让当地的人才生态系统更加完善、更具有发展的“后劲”。

4.农业领域的创新仍是各地发展重点。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推进专技人才创新创业”、“解决技术难题”是各地人才引进的重点。

5.农业企业落地需要体系化、组织化,并建立联动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系。“引才”只是一个开始,“用才”、“留才”还需要各个地区“出奇招”,建立完善的机制和良好的企业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让人才安心,让企业安家”。


引才政策落地成果如何?


引才政策的出台,也折射出了各地政府更加开放、更加积极的人才工作态度,在如此大力度的现行政策下,各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例如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南京农高区),就用实际行动在当地绘就了一幅欣欣向荣的发展蓝图。

 

产业空间有保障,筑巢引得凤凰来。由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周光宏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子未来)就在南京农高区落地并“生根发芽”,企业已建成现代化的实验室,可定制肉质营养成分的“人造真肉”或将从这里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生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领衔建设的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也在南京农高区“安家”,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将依托江南大学创新平台,建成以规模性食品企业群体为主体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除引得企业落户,南京农高区还吸引了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当地“安家”,目前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多家高校以及院所。在种业研发方面,南京农高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58个种业创新平台、3万余份品种资源、近200个植物新品种,南京农高区用数字谱写出了一曲中国种业的进行曲。

 

企业和人才身后一个好的“后盾”,不仅能让研发实现从无到有的“新生命”的突破,还能将其从嗷嗷待哺的婴孩养育成农业领域的中流砥柱。南京农高区用产业化、集群化的方式推动种业行稳致远发展,还成立了种业基金,打好建设种业企业的“地基”,保障种业全产业生态链的发展。

 

除了人才和技术,南京农高区还将以打造学术研究和科技研发高地为重点,跑出现代科技发展“加速度”。

 

位于北京的平谷国家农业科技园(以下简称:平谷科技园)取得的成就也不容小觑,平谷科技园以种业为发展重点,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激发了当地科技创新活力。平谷科技园建设的项目——“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由北京市政府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合作建设,该项目吸引了众多国际范围内的高、精、尖人才参与其中,落地北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建立的“纳米研究中心”同样表现不俗,150亩的综合试验站为我国开发专性药物、发展农业机械等综合技术提供了保障。

 

多元化的技术研发成果,向大众展示了当地强大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畜禽种业技术在平谷科技园这片土地上开出了丰收的花。在首农集团的带领下,完成了收集、保护国内外畜禽品种7个,育成(国审)畜禽新品种(品系、配套系)7个……等辉煌的成就。同时,平谷科技园还向消费者大力宣传,推动新品种市场化、产业化,目前,蛋鸡种业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52%。

 

平谷科技园还尽力做好一个“服务者”,为招引的人才和企业提供服务、做好支撑,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平谷科技园也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其发起的“星创天地”项目,就专门服务于园区的创新创业人才,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市级星创天地就是平谷区在服务人才方面的成果。除了科技培训之外,平谷科技园还建设了专门的培训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不仅了培育“三农”工作队,还打造了专有的电商服务平台,为培育“新农人”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媒体平台也是培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群、发展群员等方式,加强培训覆盖面,惠及多个农业从业者。

 

从以上两个地区所取得的成绩和主攻方向来看,种业、智慧农业仍是目前需要重视的方向,数智化的道路需要坚定走下去,假以时日,育种“卡脖子”的难题也必定会在广大技术人员的努力下被攻克。

 

“创新”和“研发”既是引才的目的,也是取得的成就,引才聚才、服务人才,是为了爬上科技的高峰增添底气。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果把创新比作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人才就是树根,为树的生长供给能量和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就是人才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路上,谁拥有了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


农业科技创新掀起新浪潮


历史表明,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取得优势地位,在百舸争流中拔得头筹。我国农业发展亟待提升综合科技实力,以便参与世界农业科技的激烈竞争与挑战中来,而这之中,一支高质量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在当前竞争中所必不可少的。发挥人才作用、释放创新动能,才能形成英才聚神州的创新局面,为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澎湃动能。

 

抢人、用人、留人,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强大的支持和保障,我国出台的各项政策就是人才身后最有利的“后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在行动。

图片 1(1).png

图:近年来发布的与农业科技人才相关的政策

数据来源:据公开资料收集


政策层面的利好为人才开拓了一片广大的天地,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甩开膀子干出一番事业”,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注入“活水”,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更是我国科技变革跋山涉水“更上一层楼”的重要底气。不难看出,重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视已成为社会共识。

 

产学研结合也是让我国从农业科技领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的“在农业山头上拥有一定的话语权”的重要推手,更是推助力这一转变的极大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如果只在实验室中存在,那必然只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到实处,更不能让多数人受惠,只有使得科技成果真正地落地,才能让科技惠国利民,服务于产业,服务于广袤的农业大地。

 

2007年,在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优势力量和资源的前提下,我国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建设了以50个主要农产品为单元、产业链为主线的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13年的勤耕不辍和精业笃行之下,我国已取得不斐的成绩,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体系已经成为了推动产学研资源整合和促进农业生产体系、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变革能力的中坚力量,也为新时期下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就目前来说,我国仍需从产学研结合层面发力,在进一步促进产业体系合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产业间纵深发展的高效、协同机制,形成技术、产品规模化的联合发展。其次,要以现目前集聚的优势产业为“领头羊”,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前进,促进农业产业间不同环节和多个方向的合作,将从业者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聚力。第三,加速迭代目前的产业规模、技术甚至是组织方式,时代在发展,农业在进步,“老物件”装不下“新故事”,需要有全新的装备、理念以及渠道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推动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步伐。

 

同时,资本的助力也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根据35斗之前发布的文章——《超百亿资金流入,农业创投大时代到了吗?【2021年度盘点】》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农业食品行业一级市场融资事件数为86起,融资总额为153.87亿元,比2020年略有上升。农业发展方兴未艾,政府、资本都在大力推进农业的崛起,农业赛道各选手已蓄势待发。


写在最后


归根到底,“抢人”、“用才”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产业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强盛,这不是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的责任,而是需要整个国家以及人才去扛起的重担。时代赋予了我国“新农人”新的历史使命,也为我国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到时候,定能看到强大的科技装备耕耘在神州大地上。

 

参考资料:

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学研协同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2.《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战略人才力量有力支撑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3.《引才聚才 为科技爬坡添底气(人民时评)》

4.《平谷国家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