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以科技驱动为核心,构建冷链产业数字化生态,瑞云冷链连续三年营收增长超100%!

作者:高康平 2024-09-25 09:03

数字化旋涡推动了众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尤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也重塑了产品和服务的模式。我国政府曾在多个公开会议中强调数字经济的关键作用,并提出要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线上经济的蓬勃发展,冷链物流行业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推动中国冷链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成立于2020年瑞云(深圳)冷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云冷链)以科技为驱动,致力于打造网络化、数字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平台,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场景端到端的冷链物流集成服务,以提升行业效率、降低全链成本。

 

物流老兵创业,打造“零担网络+运力平台”

 

谈起创业初衷,瑞云冷链联合创始人&CSO李秀强说到,瑞云的创始团队均为在物流行业拥有20余年从业经验的行业老兵。在陪伴中国冷链行业成长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一方面积累了对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深刻认知;另一方面也对行业的发展瓶颈和痛点形成了独到见解,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020年的疫情给整个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身处行业发展转型窗口期,我们逐渐意识到要想在冷链物流行业取得更大突破,必须加大投入并采取更专精的态度。因此,在深思熟虑之后我们决定创业,以更加专注且专业的姿态继续深耕冷链行业。”李秀强继续说道。

 

从当下行业的市场格局来看,国内冷链行业尚处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行业和服务的标准化与企业如何降本增效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两大核心痛点。尤其是我国冷链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这造成我国冷链物流资源过于分散,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规模经济,同时也导致行业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我们认为,数字化改革与转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李秀强回答道,“对此,瑞云冷链不断优化数字化平台及服务,探索了一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即通过‘零担网络+运力平台’的战略布局实现冷链物流服务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动行业由传统的分散竞争,向高效、集成的网络化合作进行转变。”

 

首先,瑞云冷链线下搭建的全国化冷链零担网络通过“直营+事业合伙+加盟”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33个自有转运中心、开通118条核心节点干支班车、链接60+家事业合伙人企业和500+家加盟商,冷链业务覆盖全国1700+区县。目前全国化冷链零担网络的日均处理货量超过1万吨,达到行业头部水平。

 

其次线上方面,瑞云冷链打造了一款专注于冷链市场运力服务的交易平台和履约平台——冷运宝,通过大数据和强大的算法能力,将货主端和运力端进行合理定价并高效匹配和智能调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冷链运力的满载率和返程配货效率,提升行业效率、降低全链成本。

 

“目前,瑞云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冷链服务,已在4年时间里将物流网络覆盖全国,推动冷链行业从专线时代进入网络时代。并且这些事业合伙人和加盟商都是各地非常优秀的老牌物流企业。瑞云相当于集结了业内数百家甚至上千家的冷链物流企业,共同打造冷链产业的全国性集群,并与其携手推动中国冷链物流事业的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李秀强说道。

 

科技赋能,让冷链流通更高效、更透明、更安全

 

四年沉淀,瑞云冷链已从无到有、从0到1,逐渐成长为冷链物流行业的头部企业。

 

当然在成长的过程中,瑞云冷链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与中国物流巨头的正面交锋。而在遵循相同商业需求的前提下,如何依靠科技力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为行业、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成为制胜的关键。

 

对此,瑞云冷链自成立之初便大力加强对自有研发力量的持续投入。李秀强说道,“瑞云冷链目前拥有一支60余人的独立研发团队,已成功构建了涵盖订单处理、中台运营、后台管理、数据报表和冷链行业数据AI大模型的全链条自主研发系统,并拥有近40项软件著作权。自2021年起,我们便开始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智能定价、智能调度、智能风控预警及干预等业内关键问题。”

 

例如,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定价系统可根据货物信息、温度要求、重量体积、线路、产季车辆分布、车源运营动态等,通过智能算法测算运输价格,同时结合市场价格实时采集、更新价格数据库,实现智能定价,有效解决了上下游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运价需求矛盾问题。据介绍该系统所生成的报价获得了超过80%客户的认可。

 

再者,智能调度系统可通过分析用户订单和车辆实时位置,结合智能算法、AI语音和短信等多种自动触达手段,为订单匹配合适的车辆,显著提升了冷运宝的成单率。据李秀强介绍,目前该系统的成单率已达60%-70%。相比之下,一般货运平台的成单率通常在10%-30%之间。

 

此外,为了实现对冷链物流全过程的精准控制和智能管理,瑞云冷链还投入AIOT设备并开发了智能风控预警及干预系统。从运输途中的温度监控,到仓储环节的智能化管理,再到配送终端的精准定位,线上平台都通过“科技驱动”的方式实现了对冷链物流的全方位把控。

 

谈及平台的搭建逻辑,李秀强表示,“构建冷链产业互联网平台的难点在于,互联网专家可能不熟悉产业细节,而产业内行可能缺乏互联网思维。要想用互联网技术颠覆传统产业,首先需要深入参与并理解产业运营。因此,切实理解行业痛点,并有效地运用互联网工具,这是产业互联网平台成功的根本,也是少有企业能够突破的关键点。”

 

基于“网络化、数字化”,走向“国际化”

 

在全球经济多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根据《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4版)》的数据,中国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约为2928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约为733亿美元,占全球比重约25%。

 

这一数据显示了中国在全球冷链物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增长,中国乃至全球的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仍在进一步稳步上升。为了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瑞云冷链作为业内领军企业,已先后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10亿元。

 

借助资本的力量,瑞云冷链不仅加速了技术研发和全国零担网络的建设,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依托瑞云冷链在国内网络化和数字化基础能力,2024年公司正式启动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将海外市场作为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致力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护城河。

 

李秀强对此解释道,“瑞云冷链在成立之初就以网络化作为线下业务的坚实基础,并将数字化作为运营的核心。在这两大基础上,瑞云发现国内冷链物流领域对海外进口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将国际冷链物流视为业务扩展的关键方向。而将在国内积累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经验应用到国际市场,不仅是一种战略上的延伸,也是降低国际货运和国际贸易交付风险的有效途径。”

 

随着食品全球化流通趋势加深,作为国内首批进军海外市场的冷链物流企业,瑞云冷链以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作为起点,迅速建立了从原产地到销售地的全场景数字化冷链物流服务,为中国餐饮出海企业提供冷链供应链服务保障。除了东南亚市场外,团队还计划在未来将业务扩展到日本、韩国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以全面推进其全球化战略。

 

行业标准化方面,瑞云冷链被指定为行业唯一的“冷链零担标准化试点企业”“冷链运力价格指数试点平台”。这些认定不仅体现了瑞云冷链在技术创新和行业标准化方面的成就,也为其在冷链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采访的尾声,李秀强表示,“面对行业挑战,瑞云冷链作为新兴力量,其首要任务是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建立线下网络和线上平台来推动一体化冷链服务的规模化效应。同时在此基础上,瑞云冷链也期望通过头部企业的模范作用,推动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向着数字化、标准化、高效率以及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