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基因育种、茶蛋白、黑水虻、植物疫苗,未来农业哪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值得期待

作者:陈欣雨 2023-10-06 11:32

9月21日下午,作为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项目之一的未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活动在杨凌国际会展中心D馆正式举行。本次大会共有七个项目进行路演分享,涵盖了土豆育种、生物制药、植物表型、植物蛋白、食用菌育菇箱、昆虫生物技术和糖链植物疫苗等多个前沿领域。这些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潜力,也蕴藏着中国农业发展的科技色彩和磅礴力量。

 

华颂种业董事长刘杰、伟杰信生物董事长罗昊澍、慧诺云谱创始人韩志国、福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晨、杨凌耘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行行、西安布鲁普庭创始人杨朝傑、中科禾一企宣总监许旸以及杨凌投资创新局、杨凌示范区企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企业家联盟企业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界来宾出席会场。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华颂种业董事长刘杰。他表示,以马铃薯育种为主业的华颂种业企业名称的由来是歌颂中华。当前,华颂种业以种质资源为核心,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从全球数十个国家积累了500万份育种材料,以此培育突破性的品种。作为国家 69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之一,刘杰希望通过产业资源整合的方式,将科研机构、院校等的资源和基础性材料进行更好地利用,以避免育种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


刘杰.jpg


随后进行分享的是来自伟杰信生物的董事长罗昊澍。他表示,用新的技术解决传统的养殖领域中化学药和灭活疫苗解决不了的问题是我国畜牧业在经历了农业和工业化转变后对兽药提出的新要求。伟杰信生物通过基于CHO哺乳动物细胞蛋白药开发系统以人药标准开发系列高端动物蛋白药以及宠物抗体药物设计和筛选平台,以解决动物防控、疫病防控和宠物疾病三大难题。


罗昊树.jpg


慧诺云谱创始人韩志国带来了“植物表型AIDT 打造未来农业数智基座”的主题分享。作为国内首创的基于植物表型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其不仅能够在农田长期、连续、自动、高频监测植物生理、病理、抗性、长势等信息,弥补现有数字农业模型全部基于环境数据、缺少植物数据的短板还能助力智慧育种和智慧种植,加速数字农业向智慧农业的蝶变。同时,基于AloT架构的硬件、平台、算法、数据和服务等多维产出,根据客户需求从硬件产品到产品和服务的组合包再到整体方案设计和执行,最大程度上协助客户解决痛点满足客户需求。


韩志国.jpg


除去植物领域的蓬勃发展,新蛋白行业也是一片欣欣向荣。福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张晨为与会者们介绍了团队的最新成果——茶粉/茶蛋白。通过对技术的优化和改善,团队研发的产品已能达到88%的蛋白质回收率,含量比原茶提高将近2倍。这一将学校科研成果转化成企业生产项目的模式是科研成果落地的实际体现,也是对新蛋白领域的又一有益探索。


张晨.jpg


在食品领域中闪耀着耀眼光彩的还有绵延了千年的食用菌产业,来自农业农村部农业物联网重点实验室的杨凌耘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行行分享了他们的最新成果。其数个核心技术能够针对性地对当前常见的食用菌产业常见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菇房气场能够解决工厂化出菇周期不一致的问题,智能控制策略可以解决工厂化能耗高产量低的问题,光谱无损品测能够让肉眼看不见的内部特征展现在阳光下。其相对应的产品智能气候箱、菇房智能控制站和食用菌无损品测机等均已生产。


刘行行.jpg


布鲁普庭创始人杨朝傑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了一些“新玩意儿”——利用昆虫的生物技术以碳减排的方式将农业食品生物体系的有机废弃物,变成可循环的动物蛋白。杨朝傑表示,现有的上游农业食品生产体系受到资源限制已难以保持大幅度可持续的增长,我们需要新蛋白,但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占用资源更少、产出效率更高的蛋白生产方式。当前,以黑水虻为代表的昆虫生物技术已逐渐产业化,一路走来至今,布鲁普庭已在行业建立了深厚的积累,具备成熟的产品/市场资源。


杨朝节.jpg


最后一位分享的嘉宾是中科禾一企宣总监许旸。中科禾一以“糖链植物疫苗”生物农药产品为核心,深度探索植物免疫诱导技术应用的绿色防控解决方案。许旸告诉与会者们,糖链植物疫苗是中国科学院20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是“会下金蛋的鸡”。其产品糖链生物系列农药和肥料在5年时间中累计推广300万亩次以上,建立包括中国烟草、北大荒集团等头部客户的业务合作。产品除解决顽固性病害问题、降低环境/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压力外,还拥有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强大能力。


中科合一.jpg


在仔细聆听了7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金秀良为本次大会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表示,通过七个路演项目的呈现,农业的涵盖面和涉及面越来越广,以AI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技术为手段,将会促进今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今后也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金秀良.jpg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