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南京国家农高区成功举办
2021年6月22日,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南京国家农高区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园区与地方科技处处长李宇飞,江苏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段雄,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四级调研员黄银忠,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南京国家农高区管委会(筹)常务副主任朱超平,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正良,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闫祥林,江南大学校长助理张光生,江苏省农科院院党委委员王冉,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书记、南京国家农高区管委会(筹)主任薛凤冠,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区长张蕴,南京市溧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伟,南京市溧水区政协主席朱克成等出席了本次大会。
陈坚院士报告
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峰会是南京创新周的分场活动。峰会以2021南京创新周“新发展格局下的城市创新”为大背景,以“更营养、更享受、更持续、更和谐”为主题,由南京国家农高区、南京高新区(溧水园)、江南大学、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共同举办,35斗策划承办。
张蕴区长代表溧水区委区政府致辞。他表示,南京国家农高区联合江南大学共建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将以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为载体,广泛集聚领域内创新资源,持续发挥国家队优势,放大试验田作用,抢抓联合未来食品产业机会和创新机遇,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未来食品集聚高地,让舌尖上的产业更加优质,更加美味。
张蕴区长致辞
峰会现场进行了江苏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揭牌仪式。江苏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是江苏省第一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其运行实体是南京国家农高区和江南大学共建的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中心将按照“研究院+平台公司+产业园+项目子公司”的建设运行模式,开展大规模体制创新;强化协同创新,推动一流学科对接龙头企业;突出“四个面向”,以重大任务为牵引,着力破解传统食品业瓶颈问题,培育未来食品产业集群。
江苏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揭牌仪式
同期举行的还有未来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和授牌仪式。联盟由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发起成立,以“战略引领、协同创新、产业推动、合作共赢”为宗旨,坚持“推动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开展趋势研判、战略规划、科技评估、技术服务和产业示范等工作,为未来食品产业发展和全球食品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支撑。目前,联盟已集聚了38家食品领域的顶尖高校和龙头企业,联盟成员单位遍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消费区域。
未来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和授牌仪式
峰会共吸引400余名食品领域高校、企业、投资机构参会,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民、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总工程师牛兴和、雅培(中国)营养品研发中心总监李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学波、OATLY亚太质量技术总监金晨君、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杨继全、华测检测认证集团食农及健康产品研究院负责人崔芳、巨量引擎大众消费业务中心食品饮料行业总监郑昱等嘉宾,围绕未来食品科技创新、未来食品智能制造、食品营养等领域话题进行了多个报告,对食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解读。
多位嘉宾指出,食品产业创新驱动因素来自2个方面,最核心的是技术创新和消费趋势的变化,技术创新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从而可以解决全球饥饿、气候变化、供应链阻塞等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消费趋势的变化则让产品更加强调可持续、健康、营养、功能性等特征,从需求端反向引导供给端改革。展望未来,技术创新将为食品产业带来更多颠覆性变革,创造更多价值增量。
作为本次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食品创新技术及产品展同期举办。中粮粮谷、海融食品、江苏楷益、佳禾食品、故宫食品、米特加、卫岗乳业等20余家领域内的标杆企业参展,带来了新型蛋白重组食品、创新饮品、休闲零食、食品智慧加工、创意烘焙等产品或技术成果展示。
展览现场合集
下一步,南京国家农高区将以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为支撑,按照“研究院+平台公司+产业园+项目子公司”的模式,持续聚焦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控、食品新资源生物合成、食品定向设计与重组、食品增材制造与装备、智慧食品大数据等5大研究方向,培育食品新资源细胞工厂、新型蛋白重组食品制造、个性化精准营养食品加工、特殊需求健康食品加工、智慧化健康中央工业厨房、食品智慧加工装备等6大新兴业态。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