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蘑米生物韩望:利用微生物及合成生物技术,打造国际领先真菌蛋白产业化平台
日前,由35斗发起,以“敢!驭光而上”为主题的IFA 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杨凌峰会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举办。
峰会上,蘑米(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韩望作了题为“蘑米生物:国际领先真菌蛋白产业化平台”的主题分享。蘑米生物成立于2022年,由前亚洲菌物学会主席、跨国公司高管和核心科学家组建,通过领先的微生物及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去发掘可高效生产目标蛋白的菌株。
新蛋白领域是合成生物学与食品科学交叉的领域,而蘑米生物想要做的就是利用最先进的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和生物信息技术打造国际领先的真菌蛋白产业化平台,以应对全球的食品蛋白短缺问题。
韩望提到,在需求端,全球人口持续上涨带来食品需求持续增加,蛋白消费量持续增长;在供给端,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肉达峰,如此一来,未来就会形成巨大的蛋白供应缺口。根据预测,2054年全球食品蛋白的1/3将由新蛋白供应。
韩望介绍,新蛋白主要包括三大类,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和动物干细胞蛋白,而在这三类中,微生物蛋白将成为未来十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新蛋白。“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在其中切下一块蛋糕,就有潜力发展为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
图1:嘉宾进行主题分享
除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之外,新蛋白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方面也有巨大的价值。以植物蛋白为例,预计到2050年,植物蛋白的使用可以减少大约1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节约390亿立方米的水,而微生物蛋白在节能减排方面将具有更大的潜力。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到,向微生物要蛋白,这也是蘑米生物的目标。
在微生物蛋白领域,真菌蛋白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方向。韩望提到,相比于其他蛋白,真菌蛋白具有4个显著的优点。其一,是具有纤维质地。除了含有50%的蛋白质,真菌蛋白还有30%的膳食纤维,因此食用起来具有天然的类肉的咀嚼感。
第二,是口感中性。植物蛋白存在口感不佳的问题,以大豆蛋白为例,很多消费者不接受大豆腥味,因此人们会在其中加入食品添加剂以中和味道,而真菌蛋白口感中性,本身就能贴合人们的食用习惯。
第三,是营养吸收率高。“临床数据显示,真菌蛋白的蛋白吸收率可以与动物蛋白中的黄金标准——牛奶蛋白相媲美。”韩望表示,具有膳食纤维的真菌蛋白还有调节血糖、血脂的作用。
第四,是成本较低。“不同于动植物漫长的生长周期,微生物在发酵罐中2、3天就能发酵出来,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国际投融资中,也可以看到全球对于这个赛道的看好。韩望说道,过去两年中微生物蛋白领域进来了大量的融资,其中最大的一笔是Nature’s Fynd获得的3.5亿美元C轮融资。
在调研中,蘑米生物发现获得融资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与亚洲的新加坡,而中国属于相对空白的领域。“蘑米生物希望充分利用我们特有的微生物资源优势,以及国内发酵行业产业化、规模化的优势,对国际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填补国内微生物蛋白的空白。”
图2:嘉宾进行主题分享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不长的初创企业,蘑米生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微生物蛋白产业。除了拥有顶级的科学家创始团队,公司还获得了慕恩生物独家授权的20万株菌在食品与饲料上的应用,这无疑为蘑米生物从实验室阶段走向产业化提供了助力。
在这里,韩望以镰刀菌为例,为我们介绍了菌株从微生物库到进入中试生产的典型过程。
微生物库中有超过5000株镰刀菌,蘑米生物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分类学筛选出了300株以进入到实验室的高通量筛选平台;接着,通过监测其有机物的变化,团队从300株中筛选出12株能够高效表达蛋白的菌株;最后,在确定可高效利用的碳氮源、生物质合成的能量流向后,团队筛选出来3株进入小试发酵与中试放大。
在商业模式上,蘑米生物选择了TO B为主,TO B和TO C结合的方式。“我们的核心业务是面向B端客户的,为B端客户提供原料与解决方案。与此同时,真菌蛋白、微生物蛋白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因此我们想要建立一个小而美的TO C平台,将B端的解决方案延展至C端客户。”
分享的最后,韩望提到,面对微生物蛋白这样一个新兴事物,每一个初创企业的力量都是相对微小的,但是所有企业合在一起就能为这个行业发出声音。“我们希望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这一领域,为大家吃得更好、更健康、更可持续做出贡献。”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