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百威中国牵手奥地利红牛,中国市场开启“四牛争霸”时代!

作者:35斗的朋友们 2021-04-22 09:21

本文转自食业家(ID:shiyehome)公众号,35斗经授权发布。



4月18日,媒体消息称,百威中国与奥地利红牛正式签署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经销权。至此,百威中国与红牛的绯闻尘埃落定,主角成为奥地利红牛,而非红牛安奈吉。

 

奥地利红牛

图片来源:Redbull天猫海外旗舰店


此前,在中国市场上奥地利红牛以进口身份存在,在功能饮料销量占比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奥地利红牛试图在中国红牛的商标授权到期之后,接管庞大的中国市场,从而独享规模超过人民币650亿的饮料帝国。


这也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上将出现四大红牛品牌争夺:


①华彬快消控制的中国红牛: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

②天丝集团引入的泰国红牛: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暂未获得保健品蓝帽)

③天丝集团授权中国版红牛:红牛安奈吉饮料

④马特舒兹家族奥地利红牛:奥地利红牛


不过,目前四大品牌的运营方也不相同。中国红牛由华彬快消品集团运营;泰国红牛由普盛运营;红牛安奈吉长江以北市场由养元饮品运营,南方部分省份由百威中国几个经销商运营;奥地利红牛由百威中国独家经销。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者主打产品皆为“金罐”红牛,包装相似度为90%,零售价约为6元。但奥地利红牛为含气的加强型产品,终端售价约为15元,产品和价格是否能为主力消费群所接受,还有待时间检验。


20140919011048767.jpg


拔刀相向之外,中国红牛、泰国红牛和奥地利红牛之间,也有着一段令人唏嘘的过往。 




一、红牛品牌的三方势力



拥有红牛配方的许家一度被泰媒评为首富,家族兴盛于许书标这一代,1923年出生于海南文昌的他,2岁时跟随父母到泰国生活。


1966年,他为了让倒班的工人和卡车司机等在熬夜时保持清醒,研究后发明了红牛,并在泰国大卖。


1982年,奥地利商人马特舒兹去泰国出差急需倒时差,饮用红牛后缓解了长途跋涉而导致的疲劳。正是这罐红牛,开启了红牛帝国的全球化征程。


灵敏的商业嗅觉让马特舒兹找到许书标,两人分别持股49%,2%由许书标儿子持有,公司由马特舒兹负责运营。1984年,奥地利红牛公司成立。通过这样的合伙模式,红牛在此后的30多年里,布局了全球170多个国家与地区。


1993年,许书标希望布局中国市场,并把工厂开在了海南。但中国显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两年下来,不温不火,泰国红牛有了打退堂鼓的意思。


1995年,中国还没有功能饮料这一细分品类。眼光独到的严彬从许书标处获得了红牛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他倾其所有将国人此前从未见过的功能饮料红牛推向全国。


1996年初,红牛斥巨资登陆央视春晚,推出广告语——“红牛来到中国”。于是,这个“牵牛人”变身成为中国红牛之父。




二、造富的红牛



不论是奥地利红牛大举进攻中国市场,还是中国市场的“红牛”品牌纷争,这一过程究其根本是利益的驱动。


作为世界知名的功能饮料品牌,红牛在东南亚、中国和欧美市场都有着各自负责的公司,其中,除了天丝公司和严彬和华彬集团之外,还有奥地利的迪克·马特舒兹的集团。在红牛这块金字招牌下,催生了三大富豪。


日前,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全球富豪榜》。榜单数据显示,中、泰、奥地利三方持有者皆榜上有名:严彬身家1100亿,许书恩家族身家150亿元,迪克·梅特舒兹身家1300亿元。


资料显示,中国红牛2020年销售额突破228.15亿元,奥地利红牛全球营收超470亿元。但中国和欧美市场火爆的另一边,作为红牛的发明者,许氏家族在泰国的业务却一直表现平平,泰国的功能饮料市场上,除去M-150和卡拉宝,红牛只能排在第三位,市场份额更是只有可怜的10%。


今天,红牛商标品牌纷争悬而未决,奥地利红牛选择合适的时机入场,其背后的战略意图是耐人寻味的。重重围剿之下,“中国红牛保卫战”的结果仍不明朗。无论谁成为最后的赢家,昔日那片平静祥和的市场都已不复存在,他所收获的,只会是一片遍布疮痍和弹痕的焦土。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