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深度:大农业时代的机会、挑战与秘密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饥饿的生命不断追求食物的历史。”1921年,39岁的荷兰裔美国作家在他影响深远的著作《人类的故事》里如此写道。
时隔100年后,饥饿仍未消除,粮食危机依旧笼罩全球。联合国粮农组织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饥饿人口已达到8.28亿,比2020年增加4600万。全球约有23亿人正面临中度或重度的粮食匮乏。
如果按照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中给出的观点——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二者的矛盾将导致饥荒、战争和疾病的周期性爆发——去理解则相对容易一些:过去100年,世界人口总量从10亿多增长到现在的近80亿,翻了7倍左右。
新冠疫情、俄乌冲突、饥饿,接踵而至。人类似乎又一次不可避免地掉进“马尔萨斯陷阱”。
目前,全世界仅有33个国家能够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拥有对外援助能力的也只有6个。作为其中之一的超级大国,我国也是最近几十年才彻底终结了不为粮食发愁的日子,并实现全面脱贫,用外界一句自豪的话说就是:仅用全球7%的耕地就养活了全球22%的人口。
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我国在农业方面究竟做对了什么?
本文尝试从农业种植端切入,解读农业进入大时代之后,供给侧发生了哪些转变,存在什么机会,又面临什么挑战。
在现实的放大镜里,总有逻辑可循。
创新,向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进行的微创新。2004年,一位海归博士加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10多年后,在这位博士的带领下,一种“巨型稻”横空出世。据说,这种水稻可以长到1.8米以上,亩产动辄800公斤,还具备抗虫害、不易倒伏的特点。
2016年,巨型稻试种成功后,逐渐以“产量惊人”“人高马大”的不凡形象为外界所熟悉。近几年,巨型稻在湖南、湖北、福建、广东、浙江等落地生根,2022年4月,巨型稻首次进入天津,在宁河区绿萝家庭农场进行大棚育秧。据该所自己的报道,巨型稻还获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多位水稻专家的一致认同与赞许”。
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终以一种别样的方式照进现实。
巨型稻株高普遍达到1.8米以上
于种植户而言,由于巨型稻株高特征,稻田的蓄水深度普遍能达到50厘米以上,这为鱼类提供了足够的氧气,“稻渔共生”得以实现,有地方衍生出了“巨型稻—青蛙—泥鳅”共生模式;每亩稻田可产秸秆3.5—4吨,种植户又多了一份售卖秸秆收入。
品种看似优良,弊端也不容忽视,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巨型水稻株高1.8—2.3米,传统收割机根本无法收割,人工收割难度也大;第二,种植巨型稻的区域多为丘陵地带,还无法复制到更为广袤的平原,原因在于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变化带来诸多不确定。
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金秀良博士在接受35斗采访时分析:“不同的作物品种都有着生态区的适应性,这个品种在某些区域获得了一定成功,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像极端暴雨、冰雹天气,很有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倒伏,这将直接影响最终产量,产量能降低30%以上。”
综合来看,巨型稻目前更适合特殊地区、个体农户小面积种植,并不具备规模化、机械化条件,推广难度可想而知。
但不管怎样,巨型稻的成功还是为种业创新提供了一种参考,为农民增收打开了一条可行性路径。
茄子树吸引了不少游客观光,来源:湖北乡香茄官网
2022年6月,在武汉市江夏区,湖北乡香茄生态农业公司的种植基地,一棵棵两三米高的树上挂满了青茄、紫茄,还有的树上同时结着紫茄、番茄和烟叶。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茄子由草本植物变木本植物,一次种植多年结果,颠覆了传统茄子的栽培模式,解决了茄科作物一年一种、轮作换茬的问题。
相比之下,茄子树的经济效益比巨型稻要大得多:不仅一年最高可产上千斤茄子,还能嫁接上百种茄科植物;作为网红蔬菜,茄子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采摘。
无论是巨型稻还是茄子树,类似的技术创新还有很多,一旦掌握了创新密码,就等同于掌握了财富的钥匙。
技术创新如火如荼,种植模式创新也不甘示弱。其实,复合套种不是一个新鲜词,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国内就出现了“立体农业”,好处是集约、高效,即在不影响主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实现一季双收或多收,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除了上文提到的“稻渔共生”,常见的还有“玉米+大豆”“小麦+辣椒”“枸杞+牧草”等,重庆綦江区永新镇发展出“梨+茶+鸡”模式,亩产值比过去提高了一倍以上。
在今年一号文件的号召下,稳产增收成为全国各省农业部门的头等大事。2022年7月14日,国家统计局根据对全国25个粮食主产区的调查称:全国夏粮再创新高,总产量14739万吨,比2021年增加143.4万吨,增长1.0%。
出现这种大好局面原因多种,既离不开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和有利的气象条件,也受益于多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精准发力。
以山东为例,作为全国第一个农业产值超过万亿的粮食大省,山东从2006年启动农业保险工作,将主要粮食作物作为重要保险品种。截至2022年,小麦、玉米种植保险金额从过去每亩200元、300元,分别逐步提高到500元、450元。今年,山东又在多个产粮大县推出“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从根本上解决了种植大户和个体农民的后顾之忧。
尽管国内夏粮产量连续8年超过13000万吨,但不能忽略的是,粮食结构的不平衡。2021年,三大主粮小麦、玉米、水稻总产量占全国粮食的90%,而大豆仅有2%的体量。2021年,中国进口粮食共16453.9万吨,光大豆一项就占了9649万吨,占比58.6%,而对外出口的大豆只有6.69万吨。
扩种大豆成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要内容
这组数据传递出一个令人心痛的信息,直到今天,国产大豆还没有完全从2004年的“大豆战争”的惨痛中得到恢复。
惠达科技CEO张宇做过一项统计,他告诉35斗:“国内大豆要想实现自给自足,靠自己种植,大概需要6亿—8亿亩耕地。”在他看来,如果从其他粮食种植面积里,画出一块来种大豆也不现实,因为其他粮食作物就会出现短缺。
2022年,我国大豆缺口超过1亿吨。在农业农村部的带动下,多部门大力推动大豆种植:力争到2025年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产量达到2300万吨。
作为国家又一重要粮食根据地,东北三省首当其冲,接连发布大豆扩种方案。2月,黑龙江省将“扩面积、提单产”作为目标,提出: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850万亩,比2021年增加1000万亩以上;力争总产量达到170亿斤,比2021年增加26亿斤以上。
补贴计划也相应出台:在原有补贴基础上,额外补贴150元/亩,涉及面积达1500万亩。其他两省做法基本类似:吉林省为大豆种植户补贴333元/亩,辽宁省大豆补贴标准原则上每亩比玉米高200元。
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东三省乃至全国,大豆种植热情空前高涨。今年5月,喜报传来,农业农村部预测:2022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去年大幅增加18.3%,扩种面积超过2000万亩。
2022年全国大豆扩种面积超过2000万亩
收购价格保护、价格补贴为强力刺激,以解燃眉之急,而激发社会对大豆的关注其实更加重要。原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现任中农富通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白春明在接受35斗采访时表示:“借此机会,呼唤人们的种植热情,从科研的角度来说,让国内一些科研机构研发出更好的品种,对现在的状况会有所提升和改观。”
2022年国产大豆增收已成既定事实。
农业为一国之本,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从过去一系列文件政策中,我们已然领会到国家做大做强农业的决心。我国粮食产量创下20年连升佳绩,“土地流转”自然功不可没。
自1982年重新启动的土地改革以来,经历了土地股份公司到土地银行的转变。直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农村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新一轮的土地改革由此启动。
仅一年时间,土地流转面积就从2.7亿亩增加到3.8亿亩,2017年突破5.5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8.7%。
广袤的农村大地从来不是铁板一块,相反,“鸡毛换糖”“穷则思变”的财富故事比比皆是。改革开放后,一个壮观景象出现了,大量正值青壮年的农民纷纷洗脚上岸,走出土地,走向城镇,走上二三产业。
原因很简单,一家人几亩地一年下来赚不来几个钱,不如外出打工或自主经商。而继续留守农村的一代,也有相当一部分充当起了土地流转的主力军。
城镇化不断提升,农村就业人口不断下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我国农业人口已从1978年的7.9亿下降至2021年的4.9亿,占总人口比则从82.08%降到35.3%。
35斗研究院曾经过数月研究,发布《势能转化:2030中国农业创新展望报告》,其中提到:截至2021年,农村就业人口平均年龄53岁;其中,55岁以上占比34%,65岁以上高达18%。这也意味着,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的加剧,当务之急要解决“未来土地谁来种”的现实问题,同时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可以说,土地流转为种植端规模化、机械化提供了强大的决定性条件。没有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就无法提升,数字化、自动化也无从谈起。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公开表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党委书记刘继芳对35斗分析:“现在普遍认为,做农业一定要有规模。没有规模,效益就很难体现。”据他观察,就家庭农场目前经营情况来看,三五百亩的规模更符合中国国情,效益也是最好的。
惠达科技专注于智慧农业及农机信息化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包括农机作业智能探测、农机自动驾驶、农业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等。在新疆、黑龙江,惠达科技流转了7000余亩土地充当样板,分别种植棉花和小麦。
张宇对35斗表示:“通过各种智能化装备,可以做到棉花1000亩/人,小麦则能做到人均3000亩;从产量上看,单说棉花,每亩地能比当地农户多产几十公斤籽棉。”
新型农业装备的应用解放了人力,解决方案的不断渗透也在为土地产值保驾护航。现在,农业从业者基本形成一个共识:现代农业已经进入全新阶段,碎片化经营日渐式微,行业正朝着规模化、机械化、数字化、自动化全速前进。
商业之中,资本的嗅觉最是灵敏。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惠达科技便获得了来自万物资本、浅石创投的战略投资。
纵观2021全年,农业科技行业只发生了52起投融资事件;时间进入2022年,仅1—7月,投融资事件就达到341起,足见行业火热。据统计,过去5年,政府引导资金和社会资本共为农业发展注入了1123亿元真金白银。
2022年仅1—7月,投融资事件就达到341起
市场同样火爆。今年,一家农业无人机企业前4个月的营收就达到了去年总和;先正达植保业务Q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中国市场增长46%;潍柴雷沃农业装备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7%,再创历史新高……
站在碧桂园农业公司的智慧农场里,知名媒体人秦朔不禁感慨:“碧桂园做了联合国要做的事。”
2018年5月8日,碧桂园集团正式吹响了进军农业的集结号,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注册资本达10亿元,碧桂园试图动用资本和科技的力量,着手改造传统农业。
在接受35斗采访时,碧桂园农业控股公司总裁吴迪表示:“碧桂园进入农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长远规划,我们也充分尊重这个行业的客观规律,因为农业是一个回报周期相对比较长的行业。我们愿意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坚持按照我们的战略部署去行动、去投入。”
最大一笔投资发生在2020年3月,碧桂园农业斥资3亿元人民币收购华大基因农业控股80%股权。如果从碧桂园集团层面去看,过去两年,碧桂园创投(碧桂园系全资创新投资公司)陆续投资了8家农业类公司,门类涵盖上游生物科技、中游食品加工和生鲜电商,以及终端的餐饮消费。
与此同时,“跑马圈地”也有序展开。目前碧桂园农业已在广东、湖北、山东建起三个智慧农场,其中山东东营七龙河农场面积超万亩,计划总投资超过5亿元,已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
碧桂园研发的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正在广东三水万亩智慧农业园作业,来源:受访者
2022年8月10日,碧桂园农业全资子公司广东皓耘科技在山东临沭设立的农机工厂投入使用。碧桂园农业还把目光瞄向非洲,进入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马达加斯加,与“袁氏种业”一起,缓解那里的粮食危机。
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行动,预示着碧桂园正在布局一盘大棋。而且,如果上述被投资公司和自身子公司形成价值链闭环,想象空间将不可估量。
相比碧桂园动用资本实力开疆拓土,一家中型企业——捷佳润科技集团则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作为智能水肥一体化行业的佼佼者,2018年9月,捷佳润集团联手以色列灌溉设备生产商纳安丹吉灌溉有限公司,各出资40%和60%在广西建立了合资公司和工厂。
捷佳润集团董事长温标堂告诉35斗:“纳安丹吉1937年就成立了,在这80多年的时间里,他们对产品的研发、更新迭代,对品质的追求,还有走过的弯路,我认为都是很多的。如果让我们从头走一遍,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也没有那么多财力物力。合资的话,基本能够在成熟的产品体系里,进行共同的市场开拓和生产制造。这样我们就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发展方式,帮助捷佳润集团快速获得了更多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约30%”。
借助智能管理平台,各类信息一览无余,来源:捷佳润科技
自主研发也好,合资合作也罢,目的都是与时间赛跑,加快产业变革。
资本和技术就像一块硬币的两面,是驱动产业发展的两个轮子。究竟哪个更为重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就曾说道:“光砸钱不行,我们要砸科学家,要让科学家成为明星,请科学家走红地毯。”
我国在农业领域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是不争的事实。以总被提及和对比的以色列为例,以色列开国总统魏茨曼有句名言:只要给我们一碗水,一颗种子,这个民族就能生存。这个建立在沙漠上的农业强国凭借运用到极致的滴灌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成功把荒芜的沙漠变成了生命的绿洲。
国外科研成果转化率通常在60%—70%,反观国内,只有30%左右能得到应用。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实际上也没有,能达到10%就不错了。据他所知,有的农业院校科研转化率连1%都不到。问题卡在哪儿?该人士认为:除了创新环境不够开放,试错和容错空间也相对狭窄。
“这是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结果。”金秀良一针见血地指出:“科研人员不应以科研问题为导向去做科研,更应该用工程化思维去解决科学问题。所谓工程化思维,就是在做科研之前要有一个明确的应用场景出口。假如我想做一项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农业上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一系列的科学问题,但最终目的还是为工程化服务的,而不是单纯去做一个研究。”
解决的科学问题再多、论文发表再多,如果形成不了闭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都是空谈。
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对外表示,将继续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的“量、质双升”应该不早于2012年。那年2月,春寒料峭,国务院发布了第一部指导全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现代农业建设要“5年取得明显进展、10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目标,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创建300个左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十年弹指一挥。目前,全国已累计完成9.05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30年有望达到12亿亩。
温标堂认为,高标准农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0:土地平整、旱灌涝排、田间道路、农田防护。
2.0:涵盖1.0四项,高效节水、智能水肥一体。
3.0:在1.0、2.0基础上,增加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项技术和智能装备。
不难看出,前两个阶段重在基础设施的搭建,目的是标准化和机械化。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资金使用、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要求不统一,甚至相邻县之间都各有标准,这也导致重复申报的现象存在。
当然亮点项目也不在少数,值得一提的是“五彩田园”。
五彩田园已成为广西现代农业标杆之一
时值2014年,广西自治区作出决策,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玉林市筹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五彩田园”。
白春明作为五彩田园的规划者,全程参与了这一项目。据他介绍,历经数年,五彩田园从一片废弃的矿坑变成国家4A级现代化农业综合体,涵盖农业种植科技示范、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休闲农业观光、辐射带动园等五大园区和数十个特色产业园,成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的标杆之一。
而今,数字经济正为中国带来百年不遇的时代契机。以华为、BAT、京东、拼多多等为首的科技大厂,以中联重科、潍柴、久保田等为首的制造业龙头,以华润、万科、碧桂园等为代表的房地产巨头,伺机而动,跻身于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装备等农业科技领域,连同地方产业发展基金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
在资本与技术的双重推动下,与1.0、2.0相比,3.0阶段有了质的提升。这无疑对参与建设者和后期管理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喜可贺的是,我们已经看到大量技术在农业的广泛应用和取得的不菲的成绩:
碧桂园农业自主研发的无人收割机,8—10小时就能收完500亩水稻;
占据植保无人机行业半壁江山的大疆,最新设备每小时可作业320亩地;
科大讯飞AI动态监测系统随时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并根据AI数据中台内置的种植专家系统,自动控制灌溉、风机、水帘、遮阳板;
大丰收整合技术、产品优势推出基地管家服务,帮助农场提高管理水平……
农业成了人工智能最好的练兵场。
2021年1月,电视剧《山海情》火爆全国。里面的故事是这样的:1992年,刚刚参加工作的马德福被借调到吊庄办,跟着张树成主任一起,动员人们走出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前往贺兰山东麓的大平原重新扎根。放眼望去,茫茫戈壁,飞沙走石,荒无人烟。顽强的移民与天斗、与地斗,最终在戈壁滩上建造起一个塞上江南。
戈壁滩变成了现代化生态移民示范镇,来源:三晋农民网
时过境迁,东西协作的闽宁模式为全世界提供了一套感天动地的脱贫样板。2021年,宁夏为了推进葡萄酒高质量发展,在闽宁镇高起点筹建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综合试验区,就已将数字化、智慧化摆上重要日程。
可以肯定的是,“一觉醒来半个身子都在沙子里,一家老小就这样晾在戈壁滩上”,这样的场景不会再有了。
感谢您耐心读完。
鸣谢:
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博士金秀良
中农富通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白春明
惠达科技CEO张宇
碧桂园农业控股公司总裁吴迪
捷佳润集团董事长温标堂
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所党委书记刘继芳
35斗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耿海荣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