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35斗产业沙龙纪要】大湾区数字农业科创沙龙在深圳举办

作者:35斗的朋友们 2022-10-22 12:24

为了充分借助深圳在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及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深度挖掘深圳在科研能力、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方面的势能,推动大湾区数字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聚合。“大湾区数字农业科创沙龙”于10月21日在深圳南山成功举办。

 

合照.jpg


本次活动由35斗主办,天奇创投、共达地创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丰农控股、矽递科技、中农网、道创智能、嘉信基金等60余位来自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和创新企业的嘉宾参与了本次沙龙。

 

共达地生态负责人李尚霖为本次沙龙致欢迎词,其表示 AI+农业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在全球粮食危机、气候变暖、农村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的背景下,AI辅助农业,已来到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次活动紧扣“AI赋能数字农业”这一主题,丰农控股联合创始人谭泽鑫、矽递科技中国区营销总监、数字农业负责人崔明以及中农网创新投资总监蔡伟鹏和道创智能市场总监陈洁茹、共达地高级市场总监李苏南分别在分享环节里从物联网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等几个维度详细阐述了AI技术为推动数字农业发展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创造的新机遇。

 

丰农控股联合创始人谭泽鑫

丰农控股是一家聚焦于数字农业服务的企业,探索数字化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其认为技术创新要与场景结合,切实解决真实场景中存在的问题。丰农控股坚定看好未来十年中国农业科技数字化的发展机会,这是一个即将爆发的赛道,创业也处于难得的天时地利人和齐聚的时间节点。

 

矽递科技中国区营销总监、数字农业负责人崔明

矽递科技作为农业物联网硬件设备提供商,支撑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化发展。优秀农业专家稀缺,培养高素质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需要大量时间,但如果将专家的经验数据化,则可以快速实现经验和模式的推广与复制,提升整体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对于矽递科技这类创新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将产品打磨好,不断优化调整,提升性价比,做到好用不贵,就可以快速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

 

中农网创新投资总监蔡伟鹏

农产品流通存在“横”“纵”两个逻辑,产业链协同是横向逻辑,单品聚集是纵向逻辑,农产品从成品到交易、仓储、流通等环节,横纵打通,形成了完整的价值链路,推动了三产融合。在产业链融合的过程中,存在大量未被利用的高价值数据,中农网基于场景、技术做集成应用,利用好数据的价值,实现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的数字化。其认为,数字农业是一个方向性强、确定性高、空间巨大的行业,可以持续深度耕耘。

 

道创智能市场总监陈洁茹

道创智能在2018年进入农业领域以前,就在做就 AI 和机器人。当时观察到的中国农业的现状是,在上游水果分选环节非常粗糙,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超市看到的水果都是经过分级分选的,很难想象上游成千上万吨甚至上亿吨的水果需要靠人力一点一点分出来。AI加机器人在其中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道创在2018年进入到农业领域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一帮年轻人为什么跑来做农业了,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大家慢慢发现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的农业科技会在我们这一群人的推动下越变越好。

 

共达地高级市场总监李苏南

共达地研究自动化的机器学习,去代替过去算法分析师的工作,让算法开发变成一个自动化、标准化的事情,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企业能够用得上,用得起。农业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据联合国数据,到 2050 年,粮食产量相较今天要提升 60% 才能够去满足新增人口需求,其中数字农业承担了降本增效,提升农业产量的关键任务。但目前中国智慧农业的渗透率还不到1%,说明我们用 AI 助力农业降本增效还有很大可提升空间,且发展前景巨大。展望未来,AI+农业在病虫害识别、家禽检测、农业园区管理、甚至包装存储、物流运输等全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发挥智能化的潜力。

 

在沙龙圆桌以及交流互动环节中,在场的60余位专家、投资人和企业家还对其他产业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场嘉宾表示,更多的创新人才、创新企业、投资机构进入数字农业这个领域,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协同方式和创新产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加速动力。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后续数字农业从业者可以在资源聚合、产业布局、要素协同等方面开展更多前瞻性的尝试,实现共同发展、多方共赢。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