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四大粮商之路易达孚:多元扩张与重回主业之间的平衡,百年粮商变迁史
路易达孚集团(以下简称“路易达孚”)是全球领先的农产品贸易和加工企业,运用遍布全球的影响力和广泛的资产网络向全世界的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安全、有效及可靠的服务。其多元化的业务组合贯穿于从农场到餐桌的全价值链,涉及广泛的业务平台。自1851年以来,业务逐渐壮大,涵盖了谷物油籽、大米、海运、金融、咖啡、棉花、糖和果汁等领域。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种植、加工和运输约8000万吨农产品,为全球约5亿人提供食品和衣物。
路易达孚的八大主要业务平台
不过,近年路易达孚业务遭遇挑战,营业收入连续下滑,从年收入六百多亿美元下滑至三百多亿美元,在四大粮商中已居于末位,并被“后起之秀”中粮集团和新加坡丰益国际超越。面对日渐复杂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路易达孚这家百年老店如何重回粮商主业,并通过金融业务和科技创新获得增量,是值得细研的案例。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
第一部分:以年报窥全貌,路易达孚如何化解业务下滑压力;
第二部分:百年变迁史回顾,多元扩张和聚焦主业之间的平衡;
第三部分:抓住创新关键秘钥,在数字化和金融业务上寻找增量。
今年三月底,路易达孚发布了2019年的财务业绩,受非洲猪瘟、地缘政治动荡、中美贸易持续紧张和市场供过于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2019年营业收入低于2018年。但综合财务业绩仍然可观,净销售额为336亿美元,发货量增长1.3%,不过价格有所下降。持续经营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到了8.36亿美元,而净收入组份额为2.3亿美元。
数据来源:财富网
综合来看,路易达孚发布的2019年财务业绩中的突出点如下:
1. 净销售额336亿美元(2018年为360亿美元);
2. 分部运营业绩9.56亿美元(2018年为13.14亿美元);
3. 持续经营的EBITDA为8.36亿美元(2018年为10.64亿美元);
4. 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收入为2.95亿美元(2018年为4.02亿美元);
5. 集团净利润2.3亿美元(2018年为3.64亿美元);
6. 销量同比增长1.3%,营运资本使用60亿美元(2018年为65亿美元);
7. 资本支出4.13亿美元(2018年为3.29亿美元);
8. 股本回报率(集团股份)4.2%(2018年为7.2%);
9. 调整后的净负债与EBITDA之比为3.1倍(2018年为3.0倍)。
在诸多不利因素存在的背景下,路易达孚破冰而入,将重点放在实施其转型商业战略上,去年的选择性资本支出为4.13亿美元,高于2018年的3.29亿美元。
作为应对挑战的一部分,路易达孚除了推进转型商业战略外,去年还对集团核心管理团队进行了调整,任命Michael Gelchie为集团首席运营官(COO),任命Nigel Mamalis为全球风险与合规负责人。另外,自2014年4月起担任路易达孚委员会成员的米歇尔·德马雷(Michel Demaré)被任命为董事会副主席。
Michael Gelchie是美国国民,从1990年开始在路易达孚工作,担任该集团的糖、大米和可可业务中的高级贸易和管理职务。他于2008年协助创立了Louis Dreyfus Investment Group,担任高级投资组合经理。2010年曾离开集团,出任Sierentz LLC的农业贸易主管,然后出任Sucden Americas Corporation的系统贸易主管。2019年7月,Michael Gelchie回到路易达孚,担任咖啡平台负责人。
Nigel Mamalis自1988年加入路易达孚,担任过各种高级管理职务,具有长期的业务和公司管理经验。Michael和Nigel与路易达孚紧密合作了多年,路易达孚首席执行官伊恩·麦金托什(Ian McIntosh)表示,这些组织变革将使集团能够更好地专注于战略和运营重点。
1851年,列奥波德·路易·达孚创建了路易达孚,新诞生的路易达孚成了历史的见证者。这一年法国政坛风起云涌,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翌年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在第二帝国统治的18年中,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进展。路易达孚见证了工业革命中社会发展与粮食供给之间的微妙关系。
如同拿破仑一举横扫欧洲大陆,路易达孚的经营版图也迅速触及到了全球范围,逐步在全球主要的粮食产地和交易集聚地设立机构。如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保罗,欧洲的伦敦和巴黎,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亚洲的南亚和中国等。如今,路易达孚公司是一个由6个地理区域和10个平台组成的矩阵型组织,活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约1.8万名员工。
路易达孚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蓬勃发展阶段(1851-1929):成就谷物贸易大王。路易达孚适时采用扩张战略,在全球“攻城略地”;
第一阶段发展大事记
2. 危机重建阶段(1929-1960s):劫后重生。二战期间遭受重创后,路易达孚重振海上运输船队,粮食贸易、海运和金融业并举,渡过难关;
第二阶段发展大事记
3. 多元化建设阶段(1960s至今):多元化发展。实施多元化战略,全面延伸企业价值链,“农产品+金融+物流”一体化平台的最终形成,促成集团业务华丽转身。
第三阶段发展大事记
不只经营版图完整,在经营范围上,路易达孚纵横农业市场,在谷物、油料、油脂、饲料、大米、棉花和人造纤维等农业项目,以及肉食、糖、咖啡等各种食品制造领域大显身手。并且它的触角不断延展,活跃于包括电力、天然气、石油及其产品领域,以及各类债券和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在内的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之中。
作为世界粮商的翘楚,它拥有“农产品+金融+物流”的一体化平台。该平台以农产品全产业链为主体,金融服务和物流服务两翼并行,形成“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具体表现为:
1. 打造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以农产品贸易为轴心,沿产业上游种植、中游研发与下游销售发展,涉及农产品种类齐全,涵盖地域范围广泛;
2. 借金融推动的东风,最大限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执行最严格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制度,锁定公司经营风险,维持利润稳定;
3. 发展成熟而发达的物流体系,筒仓、仓库、转运设施和港口形成的储运网络,能够帮助全球各地农业生产者将产品销往市场,并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有效控制成本并降低风险。
众所周知,亚洲市场的潜力巨大,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已然成为了路易达孚最重视的市场之一,路易达孚在中国的运营是全球业务中的重要部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拉动全球贸易增长的作用上,而且体现在路易达孚向价值链下游转移以贴近最终消费者的新战略中。
路易达孚在中国的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路易达孚和中国的渊源从1972年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华开始。作为贸易协定的一部分,1973年,路易达孚做了在中国的第一笔生意,同时也成为了第一个向中国出口棉花的国家。
1994年,路易达孚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建立了在中国的第一家公司;1996年,在北京建立了代表处,代表处最初的业务是协助路易达孚的谷物和油脂业务,当时只有七名员工;2000年,扩展到棉花和糖以及其他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在中国市场的舞台。
随着中国加入WTO,2005年,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有农业贸易权的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司(WFOE)。2007年路易达孚霸州饲料蛋白公司——油脂压榨工厂成立。
去年,路易达孚与瑞幸咖啡建立了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中国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美团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为美团的B2B渠道量身定制了食用油品牌孚大厨。
总之,路易达孚活跃于中国所有的国内商品交易所,将自身的国际原产地网络与在中国的业务布局相结合,在中国的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整个农产品产业链,布局了包括咖啡、棉花、大豆、果汁、水产等在内的10个领域。
路易达孚拥有“熟悉国际市场,了解中国行情”的双重优势,在积极参与中国各种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贸易,保证现货供应之余,路易达孚利用金融市场,进而控制农产品现货市场。
以棉花为例。中国的棉花行业初期相对封闭,因此早期要把握市场行情较为不易。为此,路易达孚在90年代后,以高薪吸纳了一批中国棉花行业的精英,包括部分省市棉麻公司的高管。这些人才加上原有团队,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皆在运筹帷幄之中。
随后,路易达孚依靠自身完善的期货交易机制和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纽约和郑州两个棉花期货市场进行跨市操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同时又利用现货市场进行配合,即用进口棉和国内收购加工的仓单棉,影响国内现货市场价格,最终实现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上的双重收益。
随着我国棉花市场的全面开放,路易达孚与伊卡姆、达利文、保罗·莱因哈特、奥兰、嘉吉等众多国际大棉商一道,成为了中国棉花行业中最具有话语权的外资集团。
转向新型数字技术,通过区块链完成商品交易
全球农业企业正在转向新兴的数字技术,包括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以减少与全球农业商品价值链相关的资源和时间密集型流程。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全球四大粮商也正在研究标准化和数字化全球农业运输交易的方法,以使整个行业受益。
最初,四大粮商将专注于使谷物和油籽交易后执行流程自动化的技术,因为它们代表了供应链中高度手动且成本高昂的一部分。从长远来看,这些公司希望通过以更现代化、数字化的方法代替与合同、发票和付款相关的其他手动、基于纸张的流程,从而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2018年,路易达孚通过区块链完成了第一笔农业商品交易,路易达孚首席执行官Ian McIntosh说,这表明该技术具有提高效率,减少花费在手动文档和数据处理上的时间的能力。通过与业界合作,采用标准化的数据和流程,路易达孚可以真正利用新兴技术的全部潜力来改善全球贸易。
以退为进,专注核心业务,并拓展主产品价值链
路易达孚并非一味地扩张帝国,过去3年,公司采取业务收缩战略:退出非核心领域,重新专注于核心业务,包括投资原产地市场以及拓展其主要产品线的价值链。
2019年1月,路易达孚宣布将于2019年中期前退出乳制品业务。路易达孚自2009年开始涉足乳制品业务,主要供应商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及南美洲。退出后,路易达孚在乳制品行业的唯一业务,将集中在一家由合资伙伴运营的澳大利亚乳制品加工厂,路易达孚持有该工厂的非控股股权。
作为退出非核心领域战略的一部分,路易达孚在过去两年剥离了肥料和金属等业务平台。路易达孚称,这使得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处于有利地位。未来,路易达孚的计划还包括对原产地市场和目的地市场的持续投资,进一步向下游进行纵向和横向发展以接近终端消费者。
积极布局创新食品领域,致力于满足肉类替代品需求
随着消费者对植物基肉类和奶制品替代品的需求持续增长,路易达孚开始在创新食品领域布局。去年2月,路易达孚参与了银杏生物技术公司食品配料业务Motif FoodWorks的融资;5月,与广东海德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第一家水产饲料厂,旨在参与中国不断增长的水产养殖市场一种高效且可持续的蛋白质来源。
今年3月,路易达孚与Barramundi Asia和淡马锡生命科学实验室(TLL)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澳洲肺鱼水产养殖饲料的最佳配方以扩大商业规模。Barramundi Asia是世界范围内海洋澳洲肺鱼养殖的公司之一,拥有世界一流的可持续鱼类养殖方法和水产养殖技术。
路易达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负责人Thomas Couteaudier表示:“凭借路易达孚在商业和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在全球食品、饲料和原料价值链中的影响力,我们期待为实现创新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做出贡献,以帮助满足消费者对鱼蛋白作为健康肉替代品迅速增长的需求。”
扩展金融业务,重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路易达孚极其重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无论是在美国的交通枢纽——孟菲斯,还是在美国的粮仓——路易斯安那,都能见到路易达孚公司的旗帜。
在中国,路易达孚于2019年与南京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南京银行将在跨境金融、贸易融资等方面为法国路易达孚集团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路易达孚全球结构性贸易融资部负责人Gauthier Froment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授信业务、外汇业务、贸易融资、投资银行等领域的合作,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进行产业链整合,培养能源优势
在看到ADM等美国本土企业在生物能源方面有斩获之后,路易达孚也进入了美国的能源研发市场。路易达孚进行产业链整合,通过对生物乙醇技术的突破,打通粮食与石油的关联,实行粮油联动,将自己的粮食优势转化为能源优势。而今,路易达孚在美国的能源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生物能源的巨头之一。
路易达孚的成功带来了国际化的贡献,它输出国际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其他国家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效率和附加值,降低了贸易成本,促使进出口贸易相对平衡发展,这对世界粮食及相关市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它近年来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将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