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全球农业命运共同体启示-35斗线上沙龙活动。

作者:李薇羽 2020-02-28 12:21

2月26日,35斗在线上举办主题沙龙活动,探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全球农业命运共同体启示与行业应急机制的建立。


布瑞克研究总监林国发老师带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宗农产品价格影响+全球农业命运共同体启示”主题演讲。以下内容根据嘉宾发言整理。



我今天要分享的点有两个,一是蝗灾对整个农产品对国内的一个粮食安全和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二是新冠肺炎和禽流感对今年国内农产品的供需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它们对中国整个农业发展进程上带来的变化。

 

这几年国家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要向机械化、规模化发展。这是对整个农业的重新构造。它所产生的影响,我会结合疫情和蝗灾来一同探讨。

 

蝗灾爆发,糖和棉花受影响较大
>>>>

蝗灾形成及其影响

蝗灾是一直存在的。其影响强度主要是看蝗灾种群的数量。种群数量的形成需要特定的环境,一般是先是天气出现较多降雨,随后又出现干燥,等再出现较多降雨的时候,便最容易出现蝗灾。这一次的蝗虫名为非洲沙漠蝗,从非洲开始爆发,它的形成前两年左右就有迹象了。

 

现在,我们抛开它的成因,而是重点关注它对当前会产生多大影响。在前两周,各大媒体对蝗灾的报道数量是最多的,蝗虫的数量上千亿,具体数字也难以统计。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它对哪些农产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影响产生的过程,我们重点是看它的路径,即它所经过的地区生产作物,以及目前该农产品所处的生长周期。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是反应非常灵敏的,所以棉花等多种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甚至涨停。

 

随后,印度消息说蝗灾已经被“消灭”,但其后面隐藏的意思可能是六月份会再次爆发,我个人非常相信这个观点。

 

这个“消灭”来得太突然了,印度虽是大国,但农业生产组织相对落后,蝗灾的停止也许是其生命周期的末端自然死亡,也可能是因为风向的转变,使其迁移到其他国家。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六月份蝗灾是否会复发。因为前段时间印度的作物还不够丰富,例如资本市场最偏爱的棉花都还没种。但到了六月,农产品品种及面积会大幅增加,且处于苗期,苗期作物叶子嫩绿,且叶子数量较少,增加了蝗灾严重程度。

 

如果届时重新爆发蝗灾,影响的品种有如下几个:

 

首先是棉花。印度和巴基斯坦棉花生产的全球占比大概是在32%-35%,播种时间从3月末开始,6月开始进入了现蕾期,虫灾影响较大。第二是糖料,以甘蔗为主。印度甘蔗播种,基本是从二月份开始,但是真正播种的主要时间是在三月份到五月份。等到六月,甘蔗正处于苗期分蘖前期,这个时候苗株比较小,对蝗灾的抵抗能力较弱。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占全球糖料产量的17%-20%左右,如此算来,这两个品种所带来的印象和损失将会是巨大的。

 

其实我国一直是有蝗灾的,但解放后,防控蝗虫的手段增加,包括飞机喷施农药,对蝗虫发源地就是整改,减少蝗虫行程条件,大面积爆发的蝗灾就已经减少了。

 

>>>>

消灭蝗灾,一是防、二是治 

防,做好监测,发现虫卵达到数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蝗虫在形成规模聚拢钱小时;治,人工收集收集但这种方式收效甚微,更多是通过飞机及农业机械喷撒相应农药。蝗虫做好农田监测,在小范围蝗灾出现时就将其及时消灭。

 

今年爆发的非洲沙漠飞蝗对我国内来说,影响不大。第一地理的阻隔导致蝗虫较难进入我国境内。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其影响蝗灾已经进入南亚,南亚是全球主要糖、棉、粮食产区。短期印度蝗灾虽然消退,夏季是否出现蝗虫孵化成虫条件,我们先观望,还尚未定论。

 

全球范围而言,蝗灾已经客观影响有非洲谷物,牧业,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南亚次大陆的冬小麦,但影响还不大。

 

第二个结论是我个人的观点,即今年全球的灾害性的天气明显增多,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这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粮食安全安全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内的影响

第二部分,我们简单来说一下国内农业的发展现状。这几年的一号文件都在支持土地的承包和规模化过程。

 

其原因是农业劳动力人口的不断外流和小农生产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这些因素都支撑了当前农业规模化的进程。在这一大背景下,农业企业该如何发展?我想应该是向着规模化、机械化前进,这也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

 

>>>>

疫情会显著加快农业的机械化生产

结合当下的肺炎疫情,我们可以谈谈它对农业机械化所产生的影响。我认为,疫情会显著加快农业的机械化生产。

 

受疫情的影响,导致大量劳动力无法工作,此刻农业机械化的需求量就显著  地增加。劳动力的缺口加上疫情的影响,更会强化政府在这方面的的政策支持。

  

在肺炎疫情的背景下,我们发现农产品的滞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下游的加工企业停工。我国农业产业里很多方面自动化程度不高,而完整的机械化、自动化所需人员就很少,能有效降低这种突发情况下由于人员无法开工带来的损失。

 

农业发展较慢,还和软实力有关。软实力会体现在这些方面:规模化的程度、农业数据等服务。若是没有数据服务来协助生产者做决策,那么生产者最容易出现“跟风”情况,陡然间,某一种产品会剧增导致供需不平衡。

 

今年滞销严重的沙糖桔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缺乏规划,全国多地区大量扩种砂糖,这几年的产量增长在15%以上。缺乏相应产业数据和产业规划,无产业数据支撑情况,大家在做生产经营只能根据经营做判断,或者跟风种植。


>>>>

蝗灾对我国农业总体影响不大

今年的蝗灾,对我国的供需影响其实不大,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糖、棉等品种。

 

棉花需求情况非常差,截止当前,纺织企业的开工情况仍不能正常;第二个原因是中美贸易的摩擦,降低棉纺织品出口预期。

 

其次关于糖的问题,过去几年。全球的食糖价格持续低迷,它严重影响了种植端。所以今年的全球产量是大幅下降,减产超过1000万吨。如果后期印度的蝗灾再次爆发,并在撞到棉花和甘蔗的苗期,那对全球的食糖和棉花供应影响是非常大。

 

第三是粮食,去年在国内的草地贪夜蛾带来的影响,其实是控制得比较快的,但是今年又有这样的迹象,加上蝗灾的催化,对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会有较明显的影响。

 

很多时候,对商品的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实实在在的需求;二是投资性或者储备性需求。推动价格上涨的,更多的是储备性和投资性的需求。

 

实际性的需求变化相对稳定值,增幅减幅不会特别明显,但投资性的需求,可以在资金的推动下无限放大。在蝗灾和草地贪夜蛾两者的催化下,会导致市场的紧张,预期价格上涨推动下,大量囤积,加重市场流通紧张的情况。

 

蝗灾对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服务的发展潜力影响较小,更多的是产业发展到一定进度后自然产生的变革。而肺炎作为一个突发事件,会使农业产业服务和机械化进程加快。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