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京津冀农业菁英班线上第三课:从城市园林开始,共话中国生态环境建设

作者:李薇羽 2020-04-07 09:24

2020年4月1日,由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农学院主办,35斗承办,农业新媒体联盟支持的京津冀农业菁英班线上课程开启第三课。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高级工程师、首席生态设计官兼易草(北京)生态环境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梅,为同学们带来了《从城市园林到美丽中国,谈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的课题分享。


                     WechatIMG109.jpeg

(图为本期嘉宾讲师郭建梅)


据悉,此次参与课程的同学来自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园艺和植物保护等专业。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郭老师的课程让我体会到资源应用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把我们的利益与自然的冲突降到最低。”来自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王同学说道。


“我是园艺专业的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园艺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发挥很重要的作用。郭老师的分享为大家提供了未来行业视角,非常感激。”来自17级园艺专业的佟同学说。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分享内容整理:


从1992年至今,生态环境建设不仅经历了政策改变,还经历了行业发展、审美和认知的转变。郭建梅对行业发展总体趋势、基于河道生态修复视角看行业变化、基于植物应用视角看行业变化、行业发展趋势对人才需求的导向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

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政策、行业、人们的审美及认知方面都发生了转变。


屏幕快照 2020-04-03 上午10.29.25.png 

郭建梅认为我们当下已经完全进入了生态文明时代:“早些时候我们听到的更多是‘以人为本’,而现在我们要有‘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视角。”

 

>>>>

从河道生态修复视角看行业变化


“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河道建设目标的转变比较具有典型性。”

 

放眼世界,人们对河道都是十分很重视的。早在七八十年代,欧美、日本等国就开始推进自然型河流建设,而我国河流建设发展较为特殊:在2000年以前,我国河流建设最核心的功能是防洪和排涝,目的是解决城市洪水灾害等问题;2000年至2010年,业内开始提出“河道景观化”的思路;2010年至今,我国的河道建设理念和目标才接近七八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即我们对河道建设的要求是生态化的、接近自然的。

 

郭建梅带领的团队目前正在进行的案例是位于海南的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她提到此次河流生态修复的亮点有三个:“一是恢复到河流的自然状态,即蜿蜒柔韧、水深不一等;二是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多样性以及给动物带来多样的栖息环境;三是在原有的河道景观当中,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并增加了生态科普的功能,让人们在看得见的环境里去提高自己的生态保护意识。”

 

>>>>

基于植物应用视角看行业变化


“植物是连接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的纽带。”

 

城市的园林建设当中,植物的价值更多在于观赏和空气净化,而到了生态建设中,植物更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在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阶段来说,我们更关注在美观、观赏性等要素基础上,对乡土植物的重视。

 

所谓乡土植物,是指具有地域特征的植物品种。“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强调发挥乡土植物自身的抗逆性以及地域性特征,它们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障。”郭建梅说。总的来讲,乡土植物具有地域性、节约性、资源保护、价值开发的优势。

 

蒙草集团在乡土植物发展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内蒙及西北地区的种子资源。集团的种子资源库一直在不断建设和补充,其中,长期库中的种子资源能保存一百年时间。

 

>>>>

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郭建梅说道,人才有梯度结构,即进入社会当中定要有一技之长。除了深度,我们还应具有广度,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说:第一,要了解行业大趋势;第二,要了解行业系统性。

 

对于从事自然科学专业的人来说,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内容以外,更应该走进自然。郭建梅说在课程的最后说道:“希望大家能在自然中去更好地发现。”

 

关于“京津冀农业菁英班”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促进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创新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输送未来农业后继人才,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农学院、35斗三方共同开展农业创业实训(Agriculture Entrepreneur Training)项目,运用“高校+企业”的形式,实现高校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将高校学识灵活运用于企业建设。


针对单个方向上的企业难题,北京农学院提供菁英人才,精准化定制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提交市场调研报告,实现“锻炼学子实践能力+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双方共赢。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