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新西兰公司发明苹果自动采摘机器人,曾获1200万美元融资

作者:李薇羽 2019-06-24 15:07

35斗(微信号:vcearth)获悉,专门用于采摘苹果的机器人已经诞生,这名“金属员工”在新西兰的果园里开始了工作。当然,目前来看它的应用范围有限,但它却预示着未来超专业机器人将帮助我们收割日益增长的农作物数量。


仅仅一碗简单的水果沙拉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将生菜、土豆等农作物从土里挖出来的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对于人们的双手来说也是一项挑战,但换作机器人,就容易多了。这也是机器人专家发明果蔬收割机器人的原因所在。


这款机器人是由一家名为Abundant Robotics的公司开发的,它使用激光雷达在苹果树之间导航,用激光描绘世界,用机器视觉对水果进行成像。


Abundant Robotics 成立于2016年,旨在利用高科技机器解决农业中重大且重要的问题。该公司在两轮融资中总共筹集了1200万美元,其中最新的资金是在2017年5月4日通过a轮融资筹集的,金额达到1000万美元(在A轮融资前,该机器人已经筹集了20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


GV(前身Google Ventures)牵头了对Abundant Robotics 的投资。加入GV的还有BayWa AG和Tellus Partners,以及该公司的早期支持者雅马哈汽车公司(Yamaha Motor company)、KPCB Edge和Comet Labs。


Abundant Robotics目前致力于苹果采摘机器人的生产研发,但它最终可能被用于采摘其他水果。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an Steere表示,他们的公司很早就开始与苹果行业合作,研究如何将摘苹果这项繁琐的工作自动化。他说:“要找到可以在树冠内采摘的水果,然后在不破坏它的情况下把它取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每年秋天都能看到该公司的工程师们在不同的果园里测试他们的技术,并向农民们请教种植方面的问题。该公司的机器人被设计成全天候工作,即使在黑夜也能识别和采摘苹果。


“如果苹果成熟了,电脑系统就会对机器人发出指令,让机器手臂去采摘苹果。”Steere说。


在硬件方面,Abundant Robotics的机器已经解决了“操作”(即处理易碎水果)方面的一些挑战,方法是使用真空吸尘器,而不是用爪形或类似手形的钳子从树枝上摘苹果。


因此,“吸走”比采摘更为恰当,因为机器手臂上的真空管会将苹果吸下来,然后运到传送带上,接着自动把苹果运到箱子里。机器人24小时都可以工作,随时采摘成熟的苹果并跳过还未成熟的。它们在果园里来回穿梭,就像人类采摘水果那样。


由于逻辑和技术上的困境,致使苹果采摘机器人近期才诞生。因为每每谈到农业自动化的发展,总离不开自动化剪刀或是机械手。再加上大多数的农业机器都是用于收割小麦的,它们可以扫过整片土地并将整颗小麦割断。然而对于蓬松的果树,这种方式却并不适用,在收割的过程中,机器人既不能伤害果实,也不能伤到树木。


现在,苹果采摘自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这使机器人不仅能精确地定位水果,还能确定它们的成熟度。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咨询农民的意见,让机器人适应特定品种的苹果,农民从经验中知道什么颜色代表成熟,因此可以相应地调整机器人的视觉系统。


“采摘水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T&G Global的首席运营官Peter Landon-Lane表示,“采摘一公顷的苹果相当于采摘者集体上下攀爬5英里的垂直梯子。有了机械化和机器人技术,我们可以省去很多繁重的工作。”


Abundant Robotics并不是唯一研发机器人进行采摘或种植的公司。另一家名为 Iron Ox的初创公司正在开发一种用于草药等农作物的机器人设备。每棵植物都生长在自己的小豆荚里,豆荚被放置在水培托盘里。随着植物的生长,它们需要越来越大的空间,所以机器手臂会周期性地把它们拿起来,把它们运送到空间更大的托盘里。


今天,美国和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农业都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与此同时,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我们需要多生产50%的粮食,以维持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而气候变化导致户外农作物产量下降25%。


尽管悲观主义者认为机器人对农业“就业不利”,但机器人可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手段,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能尽可能降低农业的成本和环境影响。对于的机器人技术来说,Abundant Robotics研发的苹果采摘机器人是一个小而重要的开端,它有可能彻底改变全球粮食的收获方式。

(编译:李薇羽)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