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韩贵清: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

作者:陈欣雨 2023-10-03 10:58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

 

悠扬的歌声从杨凌国际会展中心后稷厅D馆传来。场馆内,由杨凌农高会筹委会主办,杨凌示范区管委会、陕西省商务厅、西北农林科技大会承办,杨凌农高会交易投资部、新泥说(重庆)科技有限公司-35斗作为执行单位的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大会现场人潮涌动、热火朝天,讲台前,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国际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韩贵清正慷慨激昂地在未来农业尖峰论坛上进行“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的主题分享。

 

个人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国际农业教育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国际黑土研究院主席、国际农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韩贵清.jpg


以下为分享内容整理:

 

我来自中国的大粮仓黑龙江,这次已经是我第十几次来到杨凌这片土地。我一直在想,杨凌农高区为什么在30多年的时间里保持“挺拔”,这一次通过听、看、走访以及与企业家和农民的沟通,让我意识到了杨凌农高会在农业从业者中的受欢迎程度,这是“老”农高区焕发的青春与活力,让我在震撼之余深受感动。

 

为了更好地向大家展示农业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我想改变一下我们的报告方式,复刻一下我评上中国十大三农人物走进北京大学所进行的演讲,让我们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也能与在座的各位产生情感的共振和思想的碰撞。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啊,哎哎哎……”这就是我可爱的家乡黑龙江,巧的是,这次杨凌农高会主题是土壤健康粮食安全,与我所分享的主题不谋而合。

 

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明确指出:黑龙江要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建好建强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我曾经工作过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5000多人,肩负着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三农的重任。我首次提出的“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的服务“三农”理念,在全国农业科技战线引起共鸣,打开了科技助农新局面。这一理念被写入时任总理李克强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报告中。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代表大会上也向全国发出号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在我担任黑龙江省农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和院长这12年间,我深深地感到,农民需要科技,科技更需要农民。杨凌通过举办农高会这种形式,搭建了和企业家合作、与专家学者深度交流的专业平台,30年农高会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我表示热烈祝贺。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第一部分是把饭碗装满“中国粮”。根据世界粮食安全报告,2021年仍有8.28亿人受到饥饿的困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粮食短缺和饥荒的风险不断增加。但需要看到的是,我国粮食安全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用世界8%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为世界粮食安全和和平发展作出了贡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粮食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只能靠自己。因此,我们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农业现代化和跨界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把中国粮食安全真正落实到位。

 

第二部分是黑土保护利用现状。我很荣幸能够担任国际黑土研究院的主席,这几年我也一直对黑土保持着关注。黑土区占全球陆地面积不到7%。在全球黑土的分布上,第一位是乌克兰,第二位是美国阿根廷,第三位是中国。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真正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黑土地也成为了耕地中的“大熊猫”。

 

但值得注意的是,黑土地沙化、退化碱化日趋严重,保障土壤安全成为当前难点。2022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出台,我有幸参与其中。但目前,黑土的保护政策效用没有显现,有关部门没有切实落实保护措施等问题依旧存在。此外, 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黑土科技资源区域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令人痛心。我呼吁,将资金向区域倾斜,让国家队与区域部门有机结合,农民和企业家结合,这样才能让这孕育粮食的黑土有希望。我们还需要看到的是,黑土粮产的产能已基本达到天花板,亟需更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作为中共十八大代表,我认为,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叫响农业战略地位,强化黑土保护,鼓励国人按照这个方向前行,让现代农业和世界先进技术有机结合,结合我国实际,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农业。

 

第三部分是对策与建议。

第一,建议建立黑土地制度,贯彻落实黑土地保护法,国家牵头成立黑土地保护委会,由国务院牵头,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领导参加,形而自上而下的共同责任主体,同时建立黑土地巡视制度。

 

第二,对超额完成耕地保护的省份和区域给予生态补偿机制。调动种粮地区的积极性,激发黑土地保护内在动力,把中国的饭碗端得更牢。

 

第三,在东北核心区,设立国家黑土粮仓特区,借鉴在深圳的经济特区,对黑土地区给予大力财税、金融支持。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黑土保护利用地方专项,并明确申报范围为属地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地方农技推广部门,打造本地的科技集团群。

 

第四,保护黑土地要向中低产田要效益。建立中低产田产能提升和盐碱地改良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在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进行协同作战。当前,盐碱地和黑土保护呈现出“各自为战”的局面,希望国家能够统筹全面协同创新,加强土壤改良创新团队建设,推动科研项目向中低产田盐碱地倾斜。

 

第五,发展黑土地“碳汇”经济。黑土碳汇发展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建议国家进行顶层设计,确定好黑土地碳汇发展规划的路线,在固碳的同时,达到农民粮食交易和土壤碳汇市场交易的双重增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

 

最后我想用我国诗人郭小川的一首名诗耕耘未来农业美好的明天: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天上人间难寻,更迎接着未来世界的主人。谢谢大家!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