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圣农发展为何布局ToC战略!

作者:35斗的朋友们 2021-03-12 15:54

本文转自农业行业观察,已获授权。


大食品战略,是每一个养殖企业的终极目标。比如,温氏、新希望、圣农发展都在布局与深耕。


根据报道,近日,“养鸡巨头”福建圣农集团的圣农肉鸡加工六厂项目在金岭工业园正式开工,该项目主要建设有宰杀加工车间、制冷机房、配电室、换热站、污水处理厂、净水处理厂等附属设施。投产后年可加工白羽肉鸡9000万只,生产产品19.4万吨,新增就业1700人。项目建设期一年,计划于2022年3月正式投产。


这项布局,也是圣农集团十四五发展目标:预计,该公司肉鸡出栏量从5亿羽提升到10亿羽。同时,食品公司熟食品年销售收入达到130亿元,实现圣农从肉鸡养殖加工企业向食品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国内一流的世界级食品企业。


由此可见,Toc战略将会成为圣农集团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布局。

养鸡行业低迷 寻找新增长势在必行


因受2020年疫情影响,养鸡行业一片低迷。


从各大上市公司2020年的财报看到,圣农发展发布2020年三季报,该公司2020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9.50亿元,同比下降3.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06亿元,同比下降33.23%;仙坛股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8亿元,同比下降9.77%;实现归母净利3.52亿元,同比下降64.77%;益生股份预计,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7.51亿元,同比下滑51.14%;净利润约为9199.13万元,同比下滑95.77%。


养殖业等待新一轮洗礼,新机会也孕育而生。


我们发现,这些年来,养殖行业发展较为饱和,时常出现产能过剩。但是下游的需求往往较为稳定,因此有的企业选择了垂直一体化的策略,从饲料、自繁、自养到屠宰全程参与,以此来减少成本损耗,从而在标品市场拥有最低成本和规模效应。也有企业则不满足只出售标品,而是继续向下游发展to C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以获得品牌溢价和超额收益。


其中,圣农股份则选择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继续深耕垂直一体化(生产养殖),解决鸡种源问题;另一方面努力继续下游发展直接触达消费者。


数据显示,在生鸡养殖收入不理想的情况下,圣农食品连续8年复合增长30%左右。2020年3季报披露熟食板块收入已经达到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32.08%,成为2020年圣农集团唯一增长的产业。


因此,圣农“熟食化”战略,帮助其带来更大的信心,于是,圣农发展疯狂兴建食品工厂。


截止目前,圣农发展共有九个食品工厂,合计产能超过35.52万吨(其中三个在建,在建产能约为11.52万吨)。据了解,圣农食品七厂已完工并进入调试阶段,食品八厂亦可在年内完工,两者合计产能为6.72万吨。产能为4.8万吨的食品九厂将在2021年投产。


除了食品布局之外,还有就是C端渠道的拓展。


圣农发展表示,截至2020年11月,深加工板块的C端渠道全年累计销售额已超 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88%。同时,除头部电商外,圣农发展已开始布局新兴社区团购电商,2020年的直营和客营的社区团购渠道销售额或将突破1亿元。


另外,圣农集团发布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实现圣农从肉鸡养殖加工企业向食品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国内一流的世界级食品企业。



养殖企业的重器:布局终端,深耕食品化

近些年,温氏集团,新希望集团的布局“食品化”及C端市场成效显著。


早在2018年,“温氏食品”品牌正式发布,“温氏食品”品牌涵盖了温氏集团旗下所有食品板块业务,包括:活体批发、肉猪屠宰、禽类屠宰、熟食加工、乳业、蛋业以及营销渠道。此举,也彰显出温氏集团从生产型企业向食品和服务端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心。


无独有偶,新希望也深度布局终端和食品化。

自2012年,新希望开启食品化化布局,在全国范围内设立食品加工基地,冷链物流基地,产品目标直指终端消费体验,并走精品化路线。目前,新希望集团业务已经形成饲料、屠宰及肉制品、养殖、贸易、金融、乳业等,已经转型成为“基地+终端”为基本模式的国际化农牧食品企业。


其实,对于养殖企业来说发展食品终端是个顺其自然的事情,但该布局有2个关键因素:供应链建设和品牌打造,而且二者都需要大投资。


比如,按照新希望的战略发展报告计划,新希望将转型做中央大厨房,把中央大厨房生产的产品配送到餐馆和商店和机关食堂,这中间的关键,就是冷链物流体系。因此,自2017年起,新希望集团投入近百亿资金自己开发建设冷链物流体系。


另外,在品牌打造上,如何建设C端品牌也成为养殖生产企业的重要课题。

其中,温氏食品的品牌是面向B端和C端,逐步树立起“温氏食品 自然好品质”的品牌形象。同时,温氏股份还投入巨资塑造品牌与形象,比如温氏食品成为中国国家羽毛球队官方供应商;温氏食品还发布了品牌首支暖心微电影《守味人》、并成为深圳卫视《粤菜大师》节目独家冠名商。

在终端市场上,圣农发展的打法与温氏非常相似,一手B端市场,一手C端市场,但是在业务下沉上,圣农发展更接地气。


财报显示,圣农发展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的最大供应商;与此同时,圣农发展还是双汇、太太乐、安井、海霸王、沃尔玛、麦德龙、华润万家、世纪联华、永辉等食品加工企业及大型超市的重要鸡肉供应商;在电商新渠道上,圣农发展已经登录京东和天猫生鲜。


或许,未来养殖企业比拼不再是生产能力,而是供应链及品牌影响力。


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认为,养殖企业从生产企业升级成食品企业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中这2个问题比较突出,1)品牌定位问题,一个品牌只有一个品牌主张,不能确立深入人心的品牌主张很难进入消费者心智;2)供应链建设问题,到底是做商超或电商的供应商还是自建渠道,这都需要战略定位;另外,作为长期生产养殖的企业想要在供应链建设布局必须要资金和人才,更需要组织结构再造,否则多元化就是成为企业的“绊脚石”。


小结

农业的未来是标准化、食品化化、产业化,这个路子不会错。


其实,对于传统养殖企业来说,面对终端市场,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品牌打造能力、运营能力、供应链能力、商业组合、服务创新都需要传统养殖企业商业体系搭建的要素。尽管有些企业拥有重金,但是玩法变了,社区团购、新商业模式等新渠道、新模式不断涌现,如果养殖企业还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思维,那你终将会被市场与消费者抛弃。

本文来自农业行业观察,如需转载,请去原官网。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