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专访超星智能: 电动自动驾驶拖拉机,农机里的造车新势力
根据《中国制造2025》报告信息显示,农机装备领域作为智能制造十大领域之一,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提高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决策、精准作业能力,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关于农机补短板的首要问题。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智能化、无人化农机成为必然的趋势。超星智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它是一家科技型公司,通过数字化高精度农田地图、云控平台与自动驾驶技术、AI技术融合,成功研发了自动驾驶型新能源农机,实现农机无人化作业,而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在全国推行农田无人化作业方案。近期,35斗采访了超星智能CEO安华明,请他来为我们讲讲智能农机的故事。
图1:超星智能CEO安华明
来源:受访者
超星智能核心技术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清华创业氛围浓郁,历史悠久,清华的创业团队云集于东门外的清华科技园。在这样的氛围下,超星智能团队孕育而生。创始团队由三名核心成员组成,三人合作多年并有多次创业经历,其合作创立的汽车导航项目曾经是国内第一批从事汽车导航的创业项目,并成功被某知名图商收购。随后,自动驾驶浪潮涌起,团队开启二次创业,主攻自动驾驶方向,其创立的公司估值过10亿,而且运营已经步入正轨。2020年10月,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团队又在山东注册公司,开启了新的农机自动驾驶项目的第三次创业,团队希望通过清华技术赋能全国农机,帮助补齐农机短板。同时,以创业热情激发团队力量,加快智能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超星智能项目的起点较高,团队经过两次创业经历,已经拥有大量关于从事自动驾驶的实践经验,现已开始寻找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场景。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刘家义访问清华时,邀请清华将技术引入并落地山东,为团队的发展创造机遇。团队经过认真考察,决定落地农机自动驾驶方向。随之,此项目成为山东省政府重点引进的高科技项目,通过团省委青峰会平台引进并落地至济南市历下区。
图2:超星智能公司照片
来源:受访者
因为团队最早以汽车自动驾驶研究为主,之前并未考虑农业,而“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在这个产业里面,一个创业公司走出来其实是很难的。”安华明说。在准备进入农业领域时,团队做了大量的调研,除了查阅资料,也做了许多县市一线走访。
在走访中,团队看到了目前农业存在的一些现象。首先,农村缺人是常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农业作业非常困难。其次,从中国农机的发展情况来说,优势与劣势并存,优势在于农机已在全国普及率较高,机械化程度高,一些地区甚至可以达到90%的覆盖率,劣势在于其智能水平远远落后国外。安华明认为,以高机械化程度为基础,再去做一些自动驾驶的技术应用,通过无人化、智能化,电动化赋能农机行业,可以解决国内农机卡脖子的问题。
团队还发现,我国大量品种严重依赖进口,对中国粮食的自给自足造成威胁。团队主张农艺及智能化方案融合,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和种植质量,为保障全国粮食的供给,夯实“让中国人的饭碗紧紧端在自己手里”的格局贡献一份力量。安华明表示,“我们的团队也有这样的理想和责任”。后来,从国家对农机智能化的重视程度,提出农机补短板政策,到中央一号文件里提到的农机智能化,这些均显示出超星智能进入农业赛道是正确的决定。
团队也深知,仅有创业热情很难把事情做好,所以,团队对传统农机市场再度深入调研,发现传统农机的发展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企业小而不强。以全球头部农机企业来讲,前4家占全球产量一半以上,这在中国很难实现,因其品牌价值不明显。第二个问题是大量中小农机企业互相追求的是价格战,从而累及全行业的利润和科技进步,一个企业如果只通过降低价格赢得市场,在研发端的投入就会越来越少,逐渐形成恶性循环。第三个问题是国内农机发展仍有很多问题很难解决,受限于相应材料等基础研究,技术难以攻克。鉴于此,团队借鉴汽车行业发展的经验,定位新能源智能农机造车新势力,通过智能化、电动化绕过一些卡脖子技术,大力推动新能源,迎合国家低碳减排的政策。
超星智能通过对市场的仔细分析,在智能农机产品定位上,主要面向两大客户群体。
目前,超星智能推出的第一类产品是全无人的、新能源的、自动驾驶拖拉机,这款车已经于2021年10月下线,定位是农机领域的高科技代表。其外观设计没有驾驶室,是一款面向未来无人场景的电动拖拉机。考虑价格、充电桩等问题,距离量产尚需时日,所以应用在全国无人农场示范项目中。因此,其作为未来农机科技的尖端产品,主要用于试验推广,以示范为主。
图3:新能源无人驾驶拖拉机作业现场
来源:受访者
第二类是面向量产的智能拖拉机,这款车在2021年底下线,已实现量产销售,它采用传统燃油系统,将云脑、大脑、小脑、电控系统集成融合,实现智能化。因此,这类产品主要面向经销商渠道、农机合作社、大型农场、农机实验园区等有实际作业需求的客户。
图4:齐河全国农机展
来源:受访者
智能拖拉机可以有效减少对机手技能的依赖,解决80%情况下的自动驾驶需求,减少人员的劳动强度与操作难度。同时,结合云脑、大数据系统,对地块实施统一规划、精准控制,可以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质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除了农机产品销售外,公司整合全线产品,贯彻“国家粮食要牢牢抓在中国人手里”的思想,于2021年底,提出了自己的两套农业生产解决方案。第一是参与德州的“吨半粮”项目,已经初步形成了通过智能化提升粮食产量的方案,下一步经过充分验证后,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第二,根据中央提出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推广模式的文件,超星智能快速反应,与专家交流,开发出一整套分布式大豆玉米种植方案,以最低成本实现种植、植保及收获的推广方案。
图5:超星智能数字网络
来源:受访者
图6:APP首页
来源:受访者
公司定位于智能农机制造商,产业链长,面对复杂的应用场景、人才短缺的问题,团队希望通过和高校、上下游企业的联合,实现共建生态,做好农机人才的培养。安华明告诉我们,团队希望通过与高校密切合作,利用农机的自动驾驶技术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农业智能化生产领域。
关于未来农机的发展,安华明为我们描述了他心中10年后农机的样子。在中国,可以分为几种农业场景。
第一种,针对新疆、内蒙、东北这样的大地块,田间会以农业大数据为基础,以大型设备为主,具备无人的、智能化的、新能源的、多车协同的高效作业功能,各类传感器在不停地回传各类信息,用于农作物的诊断和监控。“将来我们在农田里边的每一棵苗,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机器人、飞防设备实施监测和精细化管理。”安华明说。
第二种,针对山地丘陵地区难以进行大型机械作业,且相对平原来说工作强度更大的地区,可以用小型机器人取代大部分人力。以设备为主,人工为辅。未来,人只需要在后台对作业过程进行监测和发布指令就行了。
同时安华明还表示,发展新能源自动驾驶农机是未来的趋势,但现阶段仍然受制于环境的限制,要面对价格、百姓接受程度、充电、氢能源生态等现实问题。未来农机的理想场景,只能通过企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关于近期的发展规划,团队希望定位到智能农机的造车新势力,可以做成农机领域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
图7:超星智能公司展厅
来源:受访者
从远期来说,未来农业的生产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后续的所有技术都是为了生产服务。因此,除了提供智能农机解决方案外,超星智能还会与合作社、当地农机部门联合,用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参与智能农机的社会化生产运营。
对于农业科技方向的创业公司,安华明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是对农业行业的热爱。因为创业者可选择的空间非常多,对行业的热情是走向成功的关键点。第二是技术和产品要过硬。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推出真正帮助农民的高效的解决方案,想法再好也是没用的。第三是市场推广能力,现在有一句话叫好酒也怕巷子深,如果没有好的渠道推广出去,这件事也很难成功。所以这三个因素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