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划时代的种子消毒技术创新,会成为种业标配吗?

作者:35斗的朋友们 2021-02-26 11:55

来源 | 城食有农(ID:growincity)


当你想要为种子灭菌时,“电”一般可不是首选,但这正是英国初创公司Zayndu采用的方式,使用等离子为种子消毒,消除真菌及其他病原体。受微生物污染的种子可能不会发芽,甚至感染土壤,损害未来作物的成长,所以种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有助于缓解这类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226103656.jpg


农作物中的许多病虫害都是由种子带菌传播的,如何消杀种子携带的病原体,防止它们侵染致使幼苗生病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这样才能为作物良好生长把好第一关。一般通常的消毒方式有,温汤浸种,热水烫种,药液浸种,还有干热处理,或是披上化学涂层。


微信图片_20210226103707.jpg


然而,现在一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初创公司Zayndu另辟蹊径,使用无毒的等离子消毒法来杀灭病原体,同时提高种子的发芽率。Zayndu成立于2019年1月,出自拉夫堡大学;到目前为止,Zayndu的资金来源是债务融资、创始人投资,以及英国政府机构Innovate UK的贷款和拨款。


微信图片_20210226104748.jpg

Zayndu的Aurora Z10种子消毒设备 (图片来自Zayndu)


经过拉夫堡大学数十年的研究,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种子放入旋转的滚筒中,然后让极少量的电流通过空气。这样电流就会产生等离子体,而这种等离子将氧分子和氮分子分裂成单独的原子,形成活性氧氮混合物。


活性氧氮混合物是一种消毒剂,可抓住任何东西并撕裂存在滚筒里的细菌、真菌或病毒。种子不会受到影响,因为受到相对较厚的种子壁的保护,所以可以实现不损害种子本身的情况下杀死任何微生物及病原体。


微信图片_20210226104823.jpg


在消毒过程结束时,活性氧氮混合物只是又把自己转换成空气。这一过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为规模化而设计的,等离子体不需要任何额外空气要求、也不需要真空或高温,操作起来相对更安全。


相比较于其他种子消毒清洁方案,比如化学药液,Zayndu的等离子技术的优势在于,其一,不会对环境会产生负面影响,成本可控;其二,有些种子病害还没有开发出有效的化学清洁方法,例如,像罗勒有粘性的种子,任何基于水的处理方式都会导致种子凝结成块儿。另外,有些种子无法用化学处理办法,比如生长周期很短的沙拉菜,因为化学物质没有时间降解。这种情况下,让等离子消毒技术脱颖而出。


微信图片_20210226104840.jpg


这种等离子技术的真正目标是取代现有化学清洁种子的方法。特别是从监管方面来看,目前被批准为洲际运输种子消毒的方法主要仍是化学手段;尽管等离子技术比许多化学方法更有效,但它还未受到监管批准。在国境内的运输,包括欧盟境内,等离子清洁技术没有问题,但如果跨境运输,目前会受到影响。


因此,长期来看,化学的种子消毒方式可能会面对更多阻力,化学品要么被禁止,要么成本上升,要么被消费者视为不受欢迎和不信任,而Zayndu等离子技术还有很大成长空间,重点是向监管机构证明此技术比化学手段更安全、更清洁、更有效。


微信图片_20210226104857.jpg

Zayndu的种子消毒设备内部(图片来自Zayndu)


Zayndu目前主要的工作设施,包括一个生物实验室,遵守了高标准的卫生标准,以消除人为对种子的污染;然后是车间,这是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机器在这里进行开发和测试。其合作目标是大型种子生产商,建立B2B的商业模式,将其等离子技术确立行业通用的种子消毒方法。


除了本地市场,Zayndu的许多客户都在欧盟,特别是在荷兰,因为荷兰是蔬菜种子生产的中心。Zayndu的消毒设备非常适合高价值作物,而且还可以为客户定制,比如更小的机器,服务于番茄种子等极高价值的作物;或更大的机器,可以每天处理数吨的量级。


微信图片_20210226104920.jpg

Zayndu等离子技术(图片来自Zayndu)


随着不断的投入而改进,Zayndu现在的技术架构已经与当初走出拉夫堡大学时完全不同。目前,还没有其他竞争者的等离子清洁技术可以成规模化的消毒种子;然而,Zayndu并非第一家使用等离子的农食科技初创公司。美国的初创公司Clean Crop Technologies也使用类似等离子体技术(High Voltage Atmospheric Cold Plasma)在收获后对粮食进行消毒,以去除毒素、霉菌和害虫,并延长保质期。


如果这这种技术得以实现,并且能够以工业化规模实施,我们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更多与等离子相关的初创公司和技术应用。


注:本文转载自城食有农(ID:growincity),授权请联系出处。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