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基因编辑时代已来!武汉国家农创中心举办“农创芯动力“首场沙龙

作者:孙丹 2024-03-12 22:45

3月8日,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农创芯动力”企业创新发展沙龙“基因编辑”专场活动在高农生物园会展中心举行,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中国种子集团生命科学技术中心等12家企业介绍了在基因编辑应用方面的工作进展与成果。

 

35斗、湖北省社科院、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省农发投公司、高科产业投公司等与会代表则立足各自领域,围绕基因编辑应用推广与加速产业化进行了沟通交流。本次沙龙首次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同步直播活动,实时观看人数达3000余人。

  图片1.png

图片:“基因编辑”沙龙现场

来源: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高泽霞教授团队,鉴定到调控鱼类肌间刺发生发育的关键基因,构建少肌间刺/无肌间刺团头鲂遗传改良技术体系,已成功培育完全无肌间刺的团头鲂和草鱼新种质,具有原创性成果。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生命科学技术中心,利用CRISPR/CAS9及其衍生技术建立了多样化的植物基因编辑工具箱,成功建立了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水稻种质创新及定向改良产品线,每年可以生产上万份水稻编辑材料。目前,科技中心已改良的水稻品种超过80个,涉及的基因超过100个。

 

湖北荃银高科表示,2023年中国种业振兴加快推进,生物转基因育种产业化终于落地。公司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加强差异化竞争,围绕籼不粳恢亚种间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和特种优质超泰米品种选育两条主线开展工作,凝心聚力,力争出好品种,出大品种。

 

艾迪晶研发的多基因叠加系统TGSII突破了多个基因的组装与转化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与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抗除草剂大豆、水稻、陆稻,耐裂荚、去豆腥味、低植酸、高蛋白大豆,矮秆玉米等产品即将面市。

 

未米生物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编辑Cas酶,植物基因敲除、敲入和替换核心技术,能够实现精准育种主要植物物种全覆盖。当前,公司正在计划将研发中心落户武汉国家农创中心核心区-高农生物园。

 

未米.jpg

图片:未米生物企业分享

来源:湖北日报

 

伯远生物业务已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院所、医院及工业企业,服务客户逾5000家。未来将继续完善从基因设计、基因操作、遗传转化/基因编辑、多组学(DNA,RNA,蛋白,代谢)分析,田间表型分析的生物育种研发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

 

武汉双绿源在研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包括SLYm1基因芯片的研制和优化、水稻数字化育种平台的搭建、云南农科院的云紫1号和越南常规稻的定向改良业,目前正在进行鄂丰丝苗为底盘的白叶枯、生育期、虫害等性状的改良等。

 

双绿源.png

图片:武汉双绿源企业分享

来源:湖北日报

 

武汉天问生物目前主营业务为水稻、棉花、油菜、大豆、苜蓿、3个物种烟草、番茄等作物的生物技术服务,包括精准载体构建、高效遗传转化及基因编辑、快速分子分析、科学安全评价等。未来将逐步构建和完善生物、种业、园林、健康等四大业务板块。

 

武汉影子基因建有近千平米、洁净度为万级标准的专业实验室。公司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深度合作,专注基因组育种,提供包括基因芯片技术、育种大数据处理、功能基因组研究等基因组育种完整解决方案。

 

贝纳科技拥有Nanopore测序平台,专业提供基因组、转录组、宏基因组、重测序、蛋白组和代谢组等服务,以打造ONT测序产品第一品牌为目标在实行稳步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第四代基因测序公司。

 

莱肯生物作为一家以蛋白质工程化为核心的生物育种CRO企业,已经建立了有竞争力的分子、蛋白、田间、昆虫技术平台。目前已开展11个基因编辑生物的安全评价和产业化项目,获得20个基因编辑靶蛋白的抗体库和蛋白制备工艺。

 

分子标记(武汉)生物育种有限公司专注于动植物分子检测和育种技术研发应用。目前已经成功完成水稻、油菜、小白菜、西瓜、辣椒、香蕉等25个物种的 SNP-Panel开发,并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分析流程。

 

会上,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文高强调,武汉市发展基因编辑育种恰逢其时,希望“基因编辑”成为继“数字江豚”后另一个武汉城市IP。


种都.jpg 图片:武汉中国种都

来源:武汉农业农村

 

下一步,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将全面巩固沙龙活动的效果,针对参与会企业提出的合理诉求,加强研判,制定针对性服务措施,推动现有支持政策的调整,为相关企业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发展环境,为武汉种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农业产业研究和服务平台35斗受邀参与活动,公司总经理高康平在会上作了“2024年种业投资趋势解读”主题分享。他指出,近年种业迎来投融资热潮,湖北省是种业投融资事件发生最多的省份之一,产业创新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涌现出了一批技术实力强劲、市场推广能力领先的行业头部企业。未来,湖北省应进一步集聚种业全产业链要素,打造完整种业产业链,同时立足于一带一路等重要产业导向,输出“中国农业整体解决方案”,为全球粮食安全服务。

 

据悉,为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企业家+科研专家+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武汉国家农创中心2024年将重点打造“农创芯动力”创新发展沙龙活动,计划按照一月一专题的形式推动实施,目前已确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动物保健、智慧农业、合成生物等8个专题。

 

部分资料参考:湖北日报、垄上行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