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人造鱼肉初创企业BlueNalu完成2000万美元A轮融资,致力于破解大规模生产难题

作者:李秦 2020-02-28 22:06

2020年2月26日,BlueNalu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主要投资者为Stray Dog Capital、CPT Capital、New Crop Capital和Clear Current Capital,这些公司都参与了BlueNalu的种子轮融资。

 

据悉,BlueNalu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在圣地亚哥建立试点工厂,小批量测试生产人造鱼肉产品,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团队,进一步改善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方式。BlueNalu首席执行官Lou Cooperhouse透露,到2021年年中,这家初创公司将能够“每周生产数百磅的人造海鲜产品”。


细胞培养技术革新传统食品领域,大规模生产成主要挑战


作为一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BlueNalu直接通过鱼细胞生产海鲜,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安全的海鲜产品,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多样性。

 

实验室培养的人造鱼肉,可以有效避免滥杀动物情况,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能源消耗和食品安全方面。

 

对此,Lou Cooperhouse表示:“人造肉的市场机会巨大,特别是海鲜产品。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和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也需要寻求解决方法。”

 

BlueNalu-raises-20m-gears-up-for-small-scale-launch-of-cell-based-seafood-in-late-2021_wrbm_large.png

(BlueNalu首席执行官Lou Cooperhouse,图片来源:foodnavigator-usa)

 

BlueNalu为消费者提供不含汞和环境污染物的海鲜产品,这有利于保护海洋环境,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司曾表示,除了海洋捕捞、人工养殖两种方式外,BlueNalu还提供第三种海鲜来源,即“直接从鱼类细胞中生产真正的海鲜产品”,利用生物技术增加三文鱼或金枪鱼的产量,这一过程被称为“细胞水产养殖”。

 

BlueNalu开发的技术平台,可用于设计各种海鲜产品,主要为无骨无皮的鱼片。首席技术官Chris Dammann认为:关于干细胞、生物工程或有机组织打印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文献已经存在。现在需要将技术应用起来,并对其进行优化。细胞培育肉的兴起,正在革新传统的农业食品领域。”

 

2019年12月,BlueNalu的厨师用多种方式现场烹饪了实验室培育的黄尾鱼,这也极大地推动了人造鱼肉市场的发展。然而,部分业内人士认为,BlueNalu等公司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大批量生产产品,这是研究人员和初创企业一直以来无法解决的问题之一。


曾获多国投资机构青睐,致力提高生产流程的成本效益


截至目前,BlueNalu共完成3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2450万美元。公司吸引了来自巴西、以色列、瑞典、英国和美国等11个国家的投资机构,在供应链、市场营销等方面为BlueNalu提供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基础架构。

 

比如专注食品行业的Griffith Foods在市场分析、食品科学、烹饪和感官优化方面拥有专业知识;Pulmuone是健康生活和可持续食品领域的知名企业,在亚洲和北美均有分销业务。


微信截图_20200228215824.png(数据来源:crunchbase、BlueNalu官网;35斗整理)

 

2018年8月,BlueNalu完成45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9年8月,公司宣布了建立大型鱼场的计划,声称这些鱼场未来每年将生产1800万磅的海鲜产品。


2020年1月,BlueNalu获得由Nutreco提供的投资,Nutreco是动物营养和水产饲料的全球领导者。2020年2月,公司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主Stray Dog Capital、CPT Capital、New Crop Capital等投资机构参与融资。


据悉,BlueNalu的产品正在等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该公司在圣地亚哥雇佣了16名员工,并计划在未来一年的每个季度招聘5至10人,其中包括一名首席财务官。


首席执行官 Lou Cooperhouse 表示,BlueNalu将把人造海鲜产品推向世界,依靠公司的技术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多种可持续的海鲜产品。我们的团队一直致力于提高生产流程的成本效益,进行人造海鲜产品的大规模生产。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