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35斗、BV百度风投联合主办,智能农业机器人项目线上路演
2月28日,35斗成功举行线上投融资路演活动,并邀请BV百度风投执行董事 任博冰先生为此次路演的点评嘉宾。本期路演项目为河北红蜂科技有限公司的红枫农业智能机器人,CEO朱鹏先生为主讲人。此次活动的参与人员大多由投资机构组成,另外我们还特邀了山东、山西等草莓种植链条的代表,以及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中国的代表。
项目亮点
1.公司主要从事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为农户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
2.公司核心研发团队均为清华大学博士,拥有行业多年深耕经验。团队目前已经研发出国内首款草莓机器人,已经在北京郊区草莓基地成功进行田间试验;
3.公司计划2020年在草莓作物上实现批量化产品销售,2021年拓展进入西红柿等其他作物领域,并在2022年实现盈利。
我国水果蔬菜机械化率低
我国在大田植物上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水果、蔬菜、包括茶叶、烟草、中药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非常低。
以水果采摘为例,用机械采摘的第一步是识别;第二步是要知道它的采摘点在哪里;第三是做路径规划。如果用传统的这种农机来做,果子虽然也能摘下来,或者是全部摘下来,但是也早已被损伤了,失去了经济价值。
草莓机械化存在巨大市场空间
红蜂科技以农业机器人为核心,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实现智能化、无人化农产品生产,提升品质,为农户增收。再结合其水肥管理系统、物联网系统、气候系统、农产品溯源等,外加和相关的容器知识,为种植户提供综合全面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第一个切入的作物是草莓,全国的草莓种植面积是230万亩,产量是380万吨,总的产值大概是600亿,其机械化有着大量的市场空间。
调研显示:
草莓的地头收购价里面有60%源于人力,采摘这一块就占到11%,疏花、疏果、农药、打药、施肥等,加起来能够占到总量的25%左右。草莓的经济附加值和设施化程度比较高,种植标准化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内的经济作物也较高,基本上都是在室内种植。
红蜂科技的单臂采摘技术,每10秒钟能够完成均重在25克的草莓采摘。公司表示,未来这个数字大概能提到3-4秒,并且它能24小时连续工作。
公司本次计划融资 500万元,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图片来源:河北红蜂科技有限公司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