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站在新能源汽车的肩膀上,电动农机成为新选择

作者:陈欣雨 2024-03-22 09:00

在资产全球配置的时代,创业也开始了全球化“配置“。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一,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在国际经济艰难复苏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成绩证明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也提振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信心。

 

亮眼成绩的背后,价格战的不断蔓延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渐白热化的竞争,除了整车,新能源最核心的三电产品和技术同样如此。新能源行业广阔的前景,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加入。

 

工程机械国际展览会BICES 2023上,三一重工展区22台设备中13台是电动化产品,徐工机械推出了15台新能源主机产品,占参展产品总数的60%左右;继1月份与临工重机签约后,2月27日,宁德时代与中国龙工控股有限公司在福建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工程机械开发生产、工程机械动力电池开发等领域深化合作。

 

工程机械行业也开始跑步进入电动时代。

 

下一个机会点在哪里?创业者和行业参与者都在努力寻找新赛道。

 

2018 年 11 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减少温室气体(GHG) 排放的长期战略愿景,计划在 2050 年之前实现净零 GHG 排放。2023年年底,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份详尽的电网建设行动计划,公布了首批166个跨境电网项目清单,拟投入5840亿欧元,以应对新能源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在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态度和务实的实施路径下,欧洲已成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焦点之一,中国新能源车企、新能源供应商都希望突破这一市场。

 

其实,除了乘用车,欧美的农用车技术同样遥遥领先。在中国,由于生产标准原因,国产农机的生命周期是3到5年,而国外农机寿命的标准是不低于10年,再加上国内农机市场很大程度依赖于政策补贴,中国的大型农用机,基本都是欧美产品。欧美产品长期占领全球农用领域的主要市场,产品优势、研发优势明显。

 

然而,与汽车领域类似,在新能源领域,这些大型农机公司并没有明显优势。这些大型农机公司与老牌汽车公司一样,都是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企业,原来所有员工和管理层,大都是机械背景,懂结构、懂机械,但是三电系统核心是软件系统,在这方面,他们有明显的短板。

 

在中国,农业由于其特殊性,并不是创业的“优质赛道”,但在农业更为成熟和规模化的欧美国家,随着气候问题和碳中和目标的不断推进,新能源农用车已经开始走向市场。

 

2023年下半年,德国农业设备专家芬特终于完成了其首款电动拖拉机e100 V Vario,该拖拉机专为果园或葡萄园等专业应用而设计。

 

2024年年初,以色列农业机器人服务公司Bluewhite宣布成功获得由Insight Partners领投的3900万美元C轮融资,同时新投资者包括Alumni Ventures和LIP Ventures等。Bluewhite计划利用这笔资金进一步扩大其农业自主拖拉机和农业解决方案,并在全球新市场上扩展其业务。

 

到2030年,沃尔沃卡车年销量中的一半都将为电动卡车。新车最初将在欧洲、土耳其、澳大利亚及韩国市场销售,目前已经开始预订,将于今年2季度投入量产。

 

2023年,一家欧洲爱尔兰企业康纳工程( ConorEngineering)将电动化引入到畜牧农机行业,与一家位于北京的中国企业(红岸装备)合作,在2024年3月,推出了纯电动卡车撒料车EvConor H30,该撒料车主要用于奶牛或者肉牛养殖。


图片1.jpg 

 鉴于新能源领域电池、电机、电控等供应链系统的强可复用性,中国农用车领域相关技术和产品,可谓是站在汽车的肩膀上,或许拥有同样的机遇。

 

红岸装备的负责人介绍到,他与欧洲大小农用车企业做了很多交流,这些企业基本成立时间都在50年以上,但他们关于新能源的认知,还非常初级。“感谢新能源汽车过去近十年的发展,现在无论是技术还是产业基础,中国都具有领先优势。”

 

另外农机电动化还有天然的场景优势。电动汽车的电池续航问题,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而农业领域,基本属于封闭场景,作业区域有限,天然适合电动车。“用好国内的产业链,教会欧洲传统企业怎么做电动车,并成为这些企业的核心供应链,是我们未来的规划。”

 

深入了解行业痛点和know how,是投资创业领域的共识,但未必每一位创业者都真正掌握这一能力。红岸装备的负责人提到“电动农机的软件系统设计,除了熟知1939、IOSBUS这类硬门槛,更需要了解研发的产品和系统要安装在哪一类农机上,在什么农业场景,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举个例子,养牛的牧场。每头牛一天在早、中、晚吃三顿饲料,但是牛有四个胃,它正常的吃饭节奏是每吃饱一个胃就休息一会,然后继续吃。一个合理的饲养方式是每天投喂10-12次,最终能提高几个百分点的产值,但是欧洲人力成本很高,提高工作频率或者增加人力都无法实现。如果电动农机加上无人驾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那么牧场就有很强的意愿采购新机器,而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设计操作系统时提前想到。

 

农业领域场景千差万别,或许是这一领域创业困难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成为创业者的护城河。对于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欧美、澳大利亚、南美等地区,用自动化手段大规模解决农业问题,是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时代,这一领域的重要机会,而中国创业者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

 

目前,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等国内巨头已经将出口提升至核心战略地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争取更多突破和市场份额。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和创新,整个中国新能源领域来到了一个起飞的临界点,期待新能源农用车在不久的将来,同样迎来新变局。


(本文作者:35斗的朋友们)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