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首发】博瑞迪完成B轮2.5亿元融资,助推我国分子育种产业化加速落地!

作者:高康平 2024-07-30 08:00

35斗独家获悉,近日博瑞迪生物宣布完成B轮融资,总金额2.5亿元。本轮融资由一米八农业科技集团领投,清池资本、苏创投·国发创投等跟投,老股东道彤投资、昊辰资本持续加注,凯乘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生物育种技术及平台研发、海外业务拓展等工作。

博瑞迪融资历程.jpg 博瑞迪融资历程

 

紧跟国家重大战略方向

跟随种业创新发展趋势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正式发布。《决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其中,明确提出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民营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举措,这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民营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种业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发挥企业在种业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是实现种业振兴的重中之重。从全球范围看,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大的突破,各国都在抢占制高点,我国也在全力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具体来看,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组选择、合成生物学快速发展,基因工程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化、定向化、可设计育种模式兴起,驱动现代种业快速迭代,并对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影响。未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主导,营造包容性、开放性、激励性的创新环境,推动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


博瑞迪企业文化.jpg 博瑞迪企业文化

 

坚持自主创新道路

掌握多项育种“核心科技”

 

博瑞迪作为一家专注于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加强自身创新和研发能力,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在育种领域的应用,推动从“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智能育种”转变,助推我国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跨越式发展,赋能民族种业振兴,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种业已经进入技术驱动的新发展阶段,以分子育种、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将极大程度地提升种业研发效率,降低种业研发成本,加速种业创新进程。博瑞迪作为全面国产化生物育种技术服务平台,长期扎根动植物分子育种这一细分领域,专注于分子育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正在打造成为以检测为基础的育种技术CRO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平台。

 

为了攻克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中基因鉴定成本高、通量低等难题,博瑞迪研发了拥有高度自主知识产权的GBTS技术,并创建了全面国产化的iMBP智慧育种工厂,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应用开发出博瑞云平台,自主研发标准化取样和国产化试剂耗材,构建了一整套完全国产化、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分子育种技术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国内育种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国产化智能分子育种检测技术“零”的突破。


iMBP智慧育种工厂.jpg iMBP智慧育种工厂


此外,博瑞迪从基因型鉴定入手,拓展到育种CRO领域,通过为行业提供关键基因定向改良、分子设计育种、基因组选择育种等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育种技术的快速创新和优化提升,助力我国粮食安全与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

 

积极走出国门

布局海外市场

 

随着全球种业市场格局的变化和自身硬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种业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国际市场。博瑞迪正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陆续在北美、欧洲等多地建立海外子公司和实验室,并与多个国家的种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技术优势服务全球种业公司,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舞台上建立品牌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

博瑞迪发展战略布局.jpg 

博瑞迪发展战略布局


坚定聚焦分子育种

赋能民族种业发展

 

未来,博瑞迪将继续长期扎根分子育种领域,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赋能,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升级产品性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已来,博瑞迪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分子育种,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参与进来,合力推动中国分子育种的产业化落地。

 

踔厉奋进,笃行不怠!博瑞迪愿与新老股东携手,秉承“助推分子育种造福现代农业”的使命,助推我国动植物生物育种产业化跨越式发展,为民族种业振兴而奋斗!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