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2023年海外农业科技投资规模近30亿美元,农业双碳、生物农业、细胞农业创新发展领跑
回首2023 年,农业食品科技与其他行业的轨迹趋于一致,总体资金流入大幅减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2023》显示,2022年全球FDI(全球各国、地区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下降了12%,战争、食品和能源价格高涨以及公共债务飙升等是导致该趋势的主要原因。2023年的数据虽然尚未公布,但总体上看资金较 2021 年和 2022 年初的鼎盛时期不可同日而语,依然延续了下降的趋势。聚焦农业领域,据35斗不完全统计,2023年海外农业科技领域共发生113起投融资事件,累计吸金接近30亿美元,初创公司估值变低,巨额融资数量减少成为普遍现象。
但国际投资总体环境的遇冷并不意味农业失去了它的生命力——农业生产精准化、可持续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业投资本身较强的稳定性,数字经济等赛道的发展放缓等种种原因都使投资者们的目光更多驻留于农业领域。
从赛道分布情况来看,2023年融资数量最多、融资金额最多的三个赛道分别为农业碳科技(约13.33亿美元)、农业社会化服务(约5.02亿美元)、创新食品&农产品加工(约3.45亿美元)。其中,农业社会化服务包含农业金融服务、农民培训服务、土地流转&托管服务、智慧种养殖等多个细分类别;农业碳科技包含节能、减碳、降碳、新能源、碳信用、碳计量等相关类别;创新食品&农产品加工包括植物基蛋白食品、微生物蛋白食品等人造肉以及其他健康且可持续的农产品和食品。
表:2023年海外农业科技融资赛道分布图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制图:35斗;
不同统计口径可能有出入,如有错漏,欢迎联系作者修改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制图:35斗;
不同统计口径可能有出入,如有错漏,欢迎联系作者修改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2023年美国共35起融资事件,已披露金额33起,融资金额共计约14.7亿美元,其中21起为千万级别融资,依然稳坐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头把交椅;欧盟及英国对农业的投资开发依然保持高度重视,2023年共发生29起融资,累计金额约为7.5亿美元;其余诸如印度、加拿大、以色列也都有较多企业获得融资。但要说今年农业投资市场最大的黑马,还是近年崭露头角的印尼农业科技产业。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制图:35斗;
不同统计口径可能有出入,如有错漏,欢迎联系作者修改
据35斗统计,2023年动植物育种(15%)、农产品流通(13.33%)等赛道在国内融资事件中占比较高,收获了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但在海外市场,这些明星赛道却遭遇了资本寒冬的冲击。
以农产品流通这一赛道为例,仅2023年第一季度就有5家企业关停业务,多家企业出现经营不善的情况。
表:近年关停调整的农业流通企业名单
信息来源:公开资料,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整理
除全球经济的下滑之外,这些明星赛道的遇冷也许与其已经进入资源整合、优胜劣汰的阶段有关。今年国内生物育种、农药兽药等赛道,既有政府支持,又有新科研成果,整个产业链都在快速完善扩张。以种业为例,35斗往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十项转基因品种的经政府审定获批通过,种业市场共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超50亿元。转基因政策的支持引导、大量资金的流入加速了转基因产业化的进行。但在国外,这些赛道步入繁荣期已久,进入市场化的要求逐渐提升,许多企业都经历了经营压力的增大与资本流入的减少,频频爆出裁员、停业、被收购等消息也并不奇怪。
相较之下,即使处在全球投资的疲软期之内,农业碳科技这一赛道也长期被投资人看好和关注,成为了2023年海外融资数量第二,融资金额第一的热门赛道,而可持续性正是赋予其生机的根源。
表:农业碳市场领域企业清单及其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制图:35斗;
不同统计口径可能有出入,如有错漏,欢迎联系作者修改
农业碳科技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而研发的技术,主要从减排和固碳两个方面入手。减排包含稻田甲烷减排、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减排、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固碳则主要指通过改善土壤植被,减少化肥施用等方式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强土壤固碳能力。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减排固碳研发施用的科技是多种多样的,既有通过研发藻类饲料以减少畜牧业产生的甲烷气体排放,也有通过森林真菌微生物组来改善林业成果,构建碳封存能力更强、能产出更优质木材的森林......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近年来,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等问题让人们越来越重视全球碳排放过高的危机,谋求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农业的必行之道。
数据显示,中国农业碳排放在国内全部活动碳排放中占比约为10%,但其排放总量却不容乐观,在全球农业总碳排放量中达到12%。想要达到零排放,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未来农业碳科技的发展必然是重中之重。
2023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我国首个农业农村低碳发展报告。报告建议开展农田土壤固碳关键技术创新与示范,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一批农田土壤固碳技术产品,推进技术集成创新,组装集成一批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农田土壤固碳技术。
近期,我国”双碳“新规出台,再次证明农业碳市场值得关注,会是下一个国内资本焦点。
2024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5号宣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健全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补齐了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空缺,在法律层面上明确了碳排放权与其他商品现货的统一性,使得碳排放权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碳排放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农业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之一是畜牧业反刍动物的肠道气体排放和粪便。《条例》落实到农业行业,传统畜牧养殖业带来的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将会得到重视与管控。但无论是饲料的更新,还是废弃物处理系统的迭代,都并非短暂的过程。
可以预见,不久后的将来,农业碳科技也将成为国内资本的焦点之一。
2023年,东南亚地区共有17起农业融资事件,从数量上看在全球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印尼农业企业获得了8笔融资,总金额高达2.5亿美元,较上年融资规模取得了大幅提升。作为东南亚人口第一大国,印尼的农业科技领域可谓该区域的领头者。目前,印尼农业科技初创公司总数已经达到60家,超过了其他所有东南亚国家相应企业的总和,已然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农业科技初创市场。
表:印尼农业科技明星企业及其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制图:35斗;
不同统计口径可能有出入,如有错漏,欢迎联系作者修改
而这60家企业中,在去年的融资寒冬阴霾之下收获高达2亿美元D轮融资的独角兽企业eFishery无疑刷新了人们对印尼水产养殖业的全部印象。
事实上,eFishery和传统的水产供应商大相径庭,它是一个集核心的智能饲料投放科技、水产销售和饲料购买平台、金融借贷服务、数据分析服务于一体的水产养殖生态系统,其技术可以帮助水产养殖者节省30%的饲料成本,提高20%的产量,并减少30%的水污染,其服务能够为水产养殖者带来资金、供销、决策等多方面的商业支持。如此看来,2亿美元的融资并不夸张。而最让人们吃惊的是,这个智能完善,吸金能力极强的企业并非来自北美或欧盟,而是一家诞生于印尼广袤的渔场和渔民朴实的作业中的农业科技初创企业。
图片:eFishery展示图
图源:https://efishery.com/en/
它的成功并非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困于传统中的农业行业偶然间诞生的奇迹,更像是整个印尼乃至东南亚地区农业科技砥砺向前的缩影。政府多年来对农业科技发展普及的努力、东南亚地区农业行业巨大且未被充分开发的潜力、全球范围对高质量农业产品持续且增长的需求......所有的条件共同构成印尼科创企业的独特力量。
庞大的人口基数、相对富饶的土地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日益兴起的科创浪潮,印尼农业领域的未来表现想必不会令人失望。有观点曾指出,在22年至26年财年间,该领域将在价值方面继续呈现出较上年更好的上升趋势,其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近年来中国-印尼农业科技合作之间联系也在不断加强,育种本土化、农业产业区共建等多维度的官方合作为双方结下良好的友谊和合作基础,印尼或将成为中国资本出海的优势选项之一。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曾预测,2050年全球肉类消费水平将达到4.55亿吨,肉类是多数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可随着肉制品消耗量快速增长,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张,环境与资源之 间矛盾愈发明显,大量土地、自然资源和饲养成本的消耗,废水、废气的产生,温室效应的加剧……都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面对既要环保、也要吃肉的问题。向”向大自然要蛋白“的植物肉和”一生万物“的动物干细胞造肉为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资本市场是灵敏度最高的风向标,2023年国际融资市场上,植物基食品企业和研究替代蛋白的科技公司不约而同地受到了资本的青睐。
表:海外新蛋白领域活跃企业清单及其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制图:35斗;
不同统计口径可能有出入,如有错漏,欢迎联系作者修改
相比国外人造肉市场的繁荣,此前我国该领域的确是”门庭冷落“,但新的转变已经出现。
当传统畜牧业经历行业的艰难蜕变之时,植物肉、创新蛋白也终于迎来了他们的机遇。
与农业碳市场相关赛道的蓄势待发相比,农业数字化、智慧化相关赛道作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国内资本将会持续投入的板块。
在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受到政策加持,前景一直非常可观。2023年,我国政府累计支持建设31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和97个国家智慧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编制印发《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技术指南(第二版)》,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基地建设,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但在智慧农业领域发展渐趋成熟的阶段,其上升空间依然存在?一览国际社会崭露头角的数字农业初创企业,其已悄然向着“精”与“深”迈进。
智慧农业的道路想要走出新意,必须提高其应用场景的针对性和精细度。
从农机设备赛道来看,今年获得融资的8家海外企业,全都运用人工智能驱动农业生产的思路进行科技研发。从美国农场的除草机器人到新西兰牧场的智能牛群管理,从以色列的AI授粉技术到印度的智能灌溉系统,各国农业科技企业以本国农业特性为抓手,向着更精准、更高效、更科学的角度迈进。
此外,智慧农业的推广不可忽略农业生产者的主体地位。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2年统计年鉴显示全球农民超过8亿,粮食总产量为27.68亿吨,小农生产了粮食总量的三分之一,可见个体的农民和中小型的农业生产集体是全球农业生产的主要群体。农业数字服务平台能够帮助小农突破困境完成农业生产的转型,不仅其自身因此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也使它在应对世界人口危机方面的意义不容小觑。
如果说智慧农机的研发改进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优化,那么越来越多的农业数字服务平台则着眼于农业生产者们的困境。从哪里筹集资金、如何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和养殖场地、土地流转的复杂程序、购置哪些最新的饲料与药品......这些问题对大型农业生产集团来说尚且需要商榷,对于想要改进创新农业生产过程的中小型农业生产者而言,更是难以跨越的障碍。
2023年海外融资的农业数字服务企业超过16家,除了前文提到的来自印尼专门为水产养殖业提供数字化和社会化服务的eFishery,还有来自新加坡为农民提供端到端减碳增收解决方案的Agros,已经进入到C轮融资的美国农业数字化平台Bshel,在肯尼亚搭建农场社区指导当地农民的FarmWorks等企业。这些企业为农民们不仅为农民们提供生产过程的监测,生产决策的分析,也帮助他们处理了金融、采购、供销等多方面的问题。
可以说,数字化的服务正在慢慢具体到农业的细分门类,深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它走在设施、良种等一切技术之前,是智慧农业走近广大农民的的第一步。
农业不是对市场反应具有极高灵敏度的行业,农业的创新企业和项目需要经历相对较长的成长周期。我们期望能在2024年看到去年崭露头角的企业茁壮成长,也希冀有更多来自不同赛道的新秀能够落地生花。
附:投资总表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