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阿里的未来农业梦想,马云的亩产千金希望

作者:高康平 2021-02-02 08:37

最近有条新闻,在农业圈内讨论热烈——盒马鲜生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详见:

 盒马.jpg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号,即阿里体系的农业布局正在进入深水区。这个深水区就是在农业实际生产经营环节,从平台思维演变为产业链思维。

 

任何产业从来都不是从内部打破的,跨界入局者往往推动更具革命性的变化。要知道,此前阿里体系的农业布局都是用现有技术和平台去叠加农业业务,现在他们已经走到了产业链里面,以其技术、渠道和运营能力,将会给农业带来更加值得期待的变化。

 

35斗系统梳理了阿里数字经济体在农业领域的布局,不仅可以看到阿里切入农业的完整时间线和里程碑事件,也可以看到其前后布局逻辑、布局方式的变化。

 

阿里数字经济体农业布局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平台布局:农产品上行、农资电商、科技振兴乡村、直播带货;

资本布局:阿里巴巴集团、云锋基金、湖畔山南资本;

业务布局:阿里云ET农业大脑、盒马鲜生“盒马村”、蚂蚁金融服务、钉钉数字乡村等;

合作布局:战略合作、业务线合作、资源合作等。

 

这里做个产品预告,35斗即将推出“产业智库”数字化信息产品,该产品包括产业资讯、产业智库、产业数据库等功能。本文撰写素材即来自于“产业智库”梳理。

 

用数据读懂行业,让知识有条理。

预约体验该产品,请在文末联系斗老师。


阿里数字经济体农业布局的组织架构和关键人物

 

目前,阿里及其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核心商业、云计算、数字媒体、娱乐以及创新业务,包括淘宝、天猫、饿了么、优酷、钉钉、阿里云等众多业务板块,组成了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这是广义上的“阿里”概念。阿里布局农业,也就是阿里数字经济体布局农业。

 

阿里最早切入农业的基调是“乡村振兴”。2014年,本着让农村生活更美好的初心,阿里巴巴成立乡村事业部并推出农村淘宝项目和“千县万村”计划,与各地政府深度合作,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县村两级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瓶颈,着力打通“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

 

到了2019年,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阿里巴巴成立了数字农业事业部,通过建设数字农业基地,打造数字农业样本,助力构建数据驱动、开放共享的农业新型基础设施,让数字红利普惠广大农民。同时,阿里巴巴经济体层面设立农业办公室,统筹构建数字助农网络。阿里巴巴将通过搭建全新的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产业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科技化发展。

 

所以当下,阿里在农业业务方面有三个主要部门:

①阿里巴巴经济体农业办公室;

②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

③数字乡村实验室。

 

其中,农业办公室是集团资源合作导向,数字农业事业部和数字乡村实验室是业务导向。


三巨头.png

 

这三个部门的负责人依次为阿里巴巴合伙人、B2B事业群总裁戴珊,戴珊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办人之一,1999年加入阿里,是十八罗汉之一,先后在诚信通、雅虎中国、国际贸易事业部、淘宝等担任职务,2014年至2017年,戴珊任阿里首席客户服务官;2017年1月起担任B2B事业群总裁。在《财经》最近的报道中,戴珊被称为阿里最有权力的13个人之一。由她牵头阿里经济体的农业业务,资源调度和指挥能力有充分保障,也代表了集团层面对农业业务的重视。

 

阿里巴巴副总裁、盒马鲜生总裁侯毅担任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侯毅曾是京东集团高管,京东引以为傲的物流体系就是由侯毅一手创造的。2015年,侯毅创办了盒马鲜生。

 

阿里数字乡村实验室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为郑斌,来自阿里云体系。

 

概括来说,从阿里涉农业务的组织架构和关键人物可以看出,阿里涉农业务布局涵盖了资源层、战略层和业务层,既有顶层设计也有落地操作。

 

2020年2月25日,《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刊发,戴珊在《农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解读规划并介绍阿里农业布局。

 

戴珊认为,走向全面现代化的中国,面临“三农”短板,需要“换道超车”;而过去十年互联网的发展和沉淀的数字技术基础能力,为农业农村“换道超车”奠定了基础。阿里巴巴正在做三件事:一是建设数字农业基地,二是打造数字乡村样本,更重要的是,助力构建数据驱动、开放共享的乡村新型基础设施,让数字红利普惠广大农民。 

 

具体而言,互联网的创新基因,让阿里巴巴必然地成为数字农业农村的探索者。2014年成立乡村事业部,2017年推出“亩产一千美金计划”,该计划已覆盖了全国25个省份和1亿乡村人口;2020年专门设立了数字农业事业部和数字乡村实验室,在资金、技术和组织上,对涉农业务发展予以保障。


据戴珊披露,截至2020年2月底,阿里巴巴的涉农业务团队已超过20个。


图:整合聚划算、淘宝直播、兴农脱贫、优酷等平台资源助农

NeoImage_副本.jpg


两个月之后的4月28日,盒马总裁侯毅也在《农民日报》平台发表署名文章,分析疫情之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并断言:中国将从农业大国变成数字农业大国。

 

侯毅提出了关于数字农业的三个「新」。

 

第一是「新机会」。疫情造成了阻隔,也造就了机会,疫情中的数字化实践,大大加快了数字化应用在农村地区的渗透和积淀。提升了全社会的「数字心智」。当全国众多农产品产地陷入滞销窘境、消费者的蔬菜、生鲜需求一度受限时,互联网电商充当了破冰先锋。

 

第二个是「新基座」。从阿里巴巴过往在农村的布局来看,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已经在乡村扎下根基,从 3 万个农村淘宝点的电商普及,到菜鸟准备开通 1000 条以上农产品上行「高速公路」,再到阿里巴巴数字在全国的 1000 个数字农业基地。这些数字不是巧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未来中国的新基建,而农村,正在成为新的投资辽阔目的地。

 

第三个是「新引擎」。现在在很多农村的数字农业基地,已经看到一种趋势: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会成为新农活,数据将成为新农资,区块链成为农产品的「身份证」。农民们开始收获数字化带来的红利,而原本很难拉进的城乡鸿沟,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从长远看,农村的数字化这个新引擎,将农业产业和消费全链路全面互联网化。为乡村经济发展、政府行政监管赋能;为乡村基层治理、农民参与赋权;从乡村公共服务方面为广大农民群众赋利。而中国的未来,也必将从农业大国走向数字农业大国。

 

一句话总结戴珊和侯毅的核心观点,那就是阿里坚定看好农业,看重农业的发展机会,要用技术、资源、模式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阿里数字经济体农业布局梳理

 

35斗发现,阿里数字经济体涉农业务颇多,包括农资供应、农业种植、农业养殖科技服务、乡村数字基建、农产品上行、电商直播带货、农产品物流、新零售等,主要业务板块如农村淘宝、1688、淘宝、天猫、饿了么、盒马鲜生、蚂蚁金服、阿里云、菜鸟物流等都有农业相关业务。概括而言,阿里数字经济体可以解决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品牌塑造的问题。

 

阿里数字经济体.png 

阿里下乡,将电商、金融、智慧农业等服务带到了广袤乡村,已经成为地方扶贫、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从时间线上看,主要是从2014年开始,涉及领域包括农产品销售、农村电商、农村服务等。

 

2016年8月,在一场扶贫论坛上,马云说,袁隆平很了不起,把亩产做到一千斤,我们这些人把亩产做到1000美金,我觉得这就有点意思了。同样一亩地怎么搞出1000美金出来,把土特产按筐卖、按车卖、按颗卖,大家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如果真的按颗卖是有机会的。意即,通过电商、新零售等方式,把每亩产值提高到1000美元,提高每亩地的产值。

 

这个思路,也是阿里在农业布局上的核心逻辑,即增加产量、畅通销量、提升品牌附加值。

 

图:阿里数字经济体农业布局梳理

结构化专题.png

 

以“农产品上行为例”,许多贫困地区虽然有原生态、无污染的农产品,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导致优质农产品无法走出大山。

 

阿里巴巴利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市场供需关系,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决策提供专业建议;通过技术手段打造智慧农业,帮助贫困县域优化供应链;整合平台资源,形成电商脱贫资源矩阵,帮助贫困县产品提升销量及品牌影响力;通过“村播计划”、电商创业大讲堂、脱贫攻坚县域示范班、县域数字化转型培训计划等项目,帮助贫困县域培育电商人才,通过平台模式、一县一业模式、直播模式三大电商脱贫模式,帮助贫困地区打造品牌、提振产业、实现脱贫。

 

资本布局,参投农业科技和电商零售

 

阿里系资本涉农投资主要由三个平台完成,阿里巴巴、云锋基金和湖畔山南资本。阿里巴巴自不必言,云锋基金是一家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联合发起的私募基金,目前云锋基金旗下拥有多支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和专项基金。云锋基金主要涉足互联网、医疗、大文娱、金融、物流与消费等领域。

 

湖畔山南资本是一家新成立的互联网投资机构,阿里巴巴是最大的LP,主要关注大数据、新零售、人工智能、泛娱乐和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机会。

 

图:阿里系资本涉农业务布局

湖畔系.png

 

可以看到,阿里集团的投资聚焦在业务层面,涉农项目包括赶街网、十荟团、易果生鲜、盒马鲜生等,云锋基金参投了农业交易和市场服务平台一亩田、新茶饮奈雪の茶,湖畔系资本参投了农业科技公司麦飞科技、托普云农。

 

阿里系资本的参投领域变化也和行业投融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过去几年中,涉农投资项目里,电商零售始终是数量占比最高的细分领域,紧随其后的是食品饮料、种植养殖、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服务。

 

电商零售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如何筛选好的农产品、食品并将其送到消费者餐桌上,在过去的近10年中,创新者们一直在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零售、团购、拼购等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目前已经初见成效,随着头部平台商业模式和业务版图更加稳固,“头羊”效应已现。

 

现在,创新已经向“上游”迁移,比如更好的种质资源,更标准化的种植养殖流程,更可追溯的食品流通。可以预见到的是,未来几年,从业者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将逐渐增加,这是从流量思维到质量思维转型的必然之路。

 

“硬核”科技的力量逐渐得到重视,比如物联网、机器人、无人机、新型农业系统等,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模式更易脱颖而出,因为其更符合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简单、方便、适用面广的特点。

 

食品行业的创新还处在品牌为先导的阶段,新茶饮、零食、奶乳制品是比较热门的领域。与此同时,植物基制品是最近两年最受关注的细分领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食品健康、营养全面、有品质的趋势。

 

当然,也不难看出,目前阿里系资本在涉农项目的布局上还相对较少,相信随着布局深入,会有更多资本层面的动作。

 

阿里云ET农业大脑

 

阿里云ET农业大脑发布于2018年,当年6月7日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人工智能要和产业结合才有价值,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帮助农户农企‘对症下药’,实现中国农产品‘三级跳’,即更安全、更营养、更值钱。”

 

ET农业大脑项目发布之前已经和海升集团、特驱集团合作,应用于生猪养殖、苹果及甜瓜种植,已具备数字档案生成、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农事分析、全链路溯源等功能。未来还将很快在石榴、生菜种植中落地。

 

根据官网信息,目前阿里云ET农业大脑主要有4项功能。


①智能农事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融合、提炼、萃取形成农业大数据中心,在云上对数据进行清洗、核算和挖掘分析,形成结果来指导生产;

②可视化农场:以地图化的方式直观的管理农场,以手机端应用为田间工程师提供便利,以双向沟通途径为控制中心和田间工程师搭起桥梁;

③智能生产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生成智能化的农事生产操作手册,帮助农企/农户实现精细化生产管理,从而实现增产增收增值;

④产量和质量预测:通过精准的产量和质量预测,有效合理安排人力、农机、加工容量和物料,提升效率,减少开支。

 

在官网案例中,阿里云ET农业大脑帮助海升集团在生产过程中全面分析和监测作物生长趋势,精细化种植,有效识别和防治病虫害,最终实现高产高质,最终每亩地生产成本节省了5%。

 

和四川特驱集团的合作中,通过阿里云ET农业大脑设计一整套猪场生产流程数据规范流程,配合智能设备以及图像语音的AI识别算法,自动识别猪身份、监控猪生命体征信息,实时检测猪只健康情况,最终实现猪仔死亡淘汰率降低3%。

 

et农业大脑.png


ET大脑是阿里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重要产品,应用方向包括ET城市大脑、ET工业大脑、ET医疗大脑、ET农业大脑等。不同“大脑”拥有共通的底层技术和架构,再根据行业特征予以优化开发,这种跨行业、跨领域的经验共享能够给技术开发和应用迭代带来质的提升。

 

城市大脑最早发布于2016年,而农业大脑发布于2018年,这也意味着,农业大脑完全可以一定程度复用其他行业的成熟经验和技术,加速农业创新落地的时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ET农业大脑发展较快的原因。


盒马村的故事

 

前述我们提到,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裁由盒马总裁侯毅兼任,所以盒马成为了阿里切入农业的一个重要抓手。“盒马村”,正是阿里打通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的着力点。

 

顾名思义,“盒马村”指的是为盒马鲜生提供高品质农产品的村庄,为了持续稳定提供高品质商品,需要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管理、高效保鲜、物流仓储等的支撑,真正实现“品种一致、大小一致、口味一致”,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靠经验种地、靠市场行情赚钱的模式。

 

四川丹巴、上海崇明、深圳坪山、湖北仙桃、江苏溧阳、河北迁西等省市已经建立了数十个“盒马村”,甚至远在非洲卢旺达,也建立了第一个“非洲盒马村”。


图:深圳首个“盒马村”

盒马村 极飞科技.jpg

图片来源:极飞科技


“盒马村”对应的是数字农业,“农业全链路数字化以后,真正实现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让老百姓能吃到好东西。这是我们对数字农业的定义。”侯毅曾在数字农业战略沟通会上对媒体表示。侯毅认为数字农业与盒马的关系是,数字农业承担了盒马村的建设、规划和运营,而盒马则承担了数字农业盒马村里面一部分核心商品的销售。

 

数字农业的核心关键词是“高效”,“今天我们的技术已经很发达,完全可以对一个橙子、一个苹果进行360度全方位的切片扫描。”在这之后的分选、品控、装箱、打单、交易等等环节,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效率。

 

这也意味着,盒马有能力从最上游的种植环节提升农产品的品质,“盒马村”是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创新的一个缩影,是“未来农业”的真实面貌。“盒马村”取得的经验,可以向全国乃至于全球输出。

 

聚焦“三个创新”,阿里有个农业梦

 

阿里数字经济体多个成员企业均与农业关系密切,比如蚂蚁集团、饿了么、钉钉、菜鸟物流等,分别从小微金融、生鲜电商、数字乡村、物流供应链等角度为农业赋能。

 

先来看蚂蚁集团,据35斗梳理,其与蒙羊达集团、科尔沁牛业、正大集团等企业,安徽省人民政府、广西自治区政府等达成合作,为农户、养殖户、企业等提供金融科技服务。

 

饿了么方面,发挥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优势,在生鲜电商、食品消费等层面为企业提供品牌渠道服务,同时为餐饮小店、水果小店等提供数字化工具。

 

钉钉则主要是“数字基建”,比如在2020年7月17日,阿里巴巴钉钉在杭州召开2020春雷峰会,宣布拿出1亿元补贴普惠100个区县,为10000座乡村振兴提供数字基建;次月,与云南省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和11个项目合作协议,在数字农业、区块链创新、城市现代化治理、数字生活、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全面展开数字化合作。

 

菜鸟则发挥网络优势,已在全国670多个县域建立物流共配中心,力解“快递下乡不进村”难题,同时在云南、广西、四川、山东、陕西建立了5个产地仓,能够辐射中国核心的农业产区,打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前一公里”。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把阿里涉农业务布局概括为聚焦“三个创新”:

 

技术创新方面,阿里巴巴将支持农业科学家激活农业大数据,帮助农业生产者精准规划管理,提高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业务创新方面,阿里巴巴将推动13个涉农业务,对接农业科学家的全产业链创新系统,用数字化打通“研-产-供-销-服”全链路;

 

模式创新方面,阿里巴巴与农业科学家将着眼破解农业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共同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阿里巴巴达摩院也在对未来农业展开想象,2020年12月28日,其发布2021十大科技趋势,其中指出,农业迈入数据智能时代,AI、云计算、IoT让农作物监测、精细化育种和环境资源按需分配成为现实,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吗磨圆.png


第一产业,第一优先级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业农村云平台基本建成。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大幅提升,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其具体指标包括,到2025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对应年均增速为10.8%;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达到15%,对应年均为5.5%;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4%,对应年均增速为10.5%。

 

农业作为基础民生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也是社会经济的“蓄水池”。第一产业,应该有第一优先级。不仅是阿里,腾讯、拼多多、京东、百度等等互联网大公司均在深入农业,用技术、业务、模式推动产业创新。

 

一副“未来农业”卷轴正在缓缓展开,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

 


产品预告,35斗即将推出“产业智库”数字化信息产品,该产品包括产业资讯、产业智库、产业数据库等功能。产业资讯涵盖全球100+核心农业食品行业信源,实时更新,第一时间掌握全球产业动态和资本脉络;


产业智库覆盖农业科技、食品饮料创新领域10+细分领域,从行业总览、资本热度、典型案例、技术演进、政策法规等角度解构行业,输出产业图谱、趋势报告、产业观点;产业数据库包括公司、产业资本、资本事件、产业人物等,用数据读懂行业。

 

本文撰写素材即来自于“产业智库”梳理,清晰看到典型公司的布局逻辑和时间轴,用结构化框架呈现产业动态变化,让知识有条理。

 

用数据读懂行业,让知识有条理。

预约体验该产品,请联系斗老师。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