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农业巨头纷纷布局数字农业生态系统,禾大科技赋能农服组织撬动万亿大市场
智慧农业发展正当时。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出具的精准农业报告显示,传统农业巨头如拜耳、巴斯夫、约翰迪尔、久保田等已经认识到精准农业的重要性,并且通过收购、合作、内部孵化等方式完成了布局,试图建立数字农业的生态系统。而行业外的科技公司,也在以挑战者的身份进入该领域,微软、亚马逊、IBM等大型科技公司是典型代表。业内外共同推进,全球智慧农业创新生态正在逐步完善之中。
农业生产服务业(以下简称农服业)是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业态,也是个万亿大市场。我国也在积极推进现代农服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现代农服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此领域也涌现出了大量的创新公司,武汉禾大科技即为其中之一。近期,35斗采访了武汉禾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大科技)总经理刘世生,解析了其五年的成长路径。
禾大科技总经理刘世生,图片资料来自受访者
禾大科技于2015年创立于武汉光谷。其以土壤、作物、气象、遥感、物联网等农业数据为基础,以田块为单元,聚焦数字农场和数字果园场景,建设数字农业基础设施。通过数字化产品和技术,全面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打造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为种植者实现提质、增产、节本、增效。
禾大科技发展思维,图片资料来自受访者
禾大科技的公司创始人及顾问是来自以色列、美国、法国的专家学者,对世界领先的精准农业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应用经验。核心团队成员大都是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硕士生,拥有在英国、美国、以色列的留学与工作经历,见证了国际现代农业的发展变化。
刘世生表示,不仅是国际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国内农业发展大背景的变化也给禾大科技的诞生创造了契机。2015年,“互联网+”热度持续上升,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同年,确立了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于是,结合“互联网+”,禾大科技决定用数据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基于土壤、作物等数据,真正实现减肥增效,再以此为切入点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
想利用数据发展农业,首先得建立庞大的数据库。禾大科技通过投资建设土壤检测实验室,结合国家耕地普查土壤检测数据和实验室高效土壤检测数据,与农科院、高校进行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了土壤数据、作物模型、种植习惯等数据,然后再结合不同地区当地种植习惯等构建平台,推出了基于数据的精准肥料。肥料实现精准定制化,向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深入田间实践调查,图片资料来自受访者
目前,禾大科技以“初心”数字节肥完整解决方案为基础,已深入覆盖土壤、作物、气象、遥感、物联网等农业大数据,赋能合作伙伴(农服公司、经销商、零售商等),开启农资数字化转型升级。去年在与隆平种业的合作中,禾大科技提供区域化定制肥料,不仅保证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肥料用量与同期大厂相比减少了30%左右,干谷产量提升8%,品质(精米率)提升7%。
禾大科技在农业减肥增效领域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但以此为切入点进入农业产业链仍将面对诸多考验,比如国内种植碎片化、农服市场接受度不高,以及用户付费意识薄弱。农业种植户的思想转变一朝一夕难以完成,不成规模的种植也亟待企业进行更多自主创新。鉴于此,禾大科技自我定位为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并开始调整目标受众群体,不再直接服务种植户,而是通过产品、服务赋能农业服务组织,再落实到农户。
田小二便是禾大科技推出的核心产品之一,也是国内较早实现基于数据的数字化种植管理产品,国内多个数字农业产品以其为原型。因禾大科技合伙人曾在美国和以色列留学,所以田小二的开发也借鉴了美国精准农业的思路,整个产品以田块为单元,构建土壤、气象、遥感、作物、物联网、农业技术等一体数据,以数据驱动决策,辅助数字化种植。
田小二部分功能展示,图片资料来自受访者
刘世生说,今年田小二将全新升级,除了提供数字种植服务,还将接入数字农服,将农户、农场、农服人员连接起来,为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进行全面赋能。全新产品近期将会发布。
禾大科技还细分市场,进行精准合作,提供精细化服务。例如:针对大田作物,和农服组织建立合作,以数字化农场为场景,逐步推广;针对新疆棉花市场,则和农服公司合作;对于华中水稻市场,则与农资企业、供销社、米业公司等合作;而有关经济作物领域,则通过数字果园、两标一品去塑造品牌,以示范带动周边种植。
虽然禾大科技发展较快,但数字农业属于新型市场,目前相关技术、市场成本与价值的匹配性等都没有到达绝对成熟阶段,距离最终完全实现数字化有较长的路要走,未来还需要释放带动数字农业发展。考虑到释放性,禾大科技又聚焦到了客户定位上,往往对品牌和品质有更高要求的群体才能将农产品卖出好价钱,而这对于禾大科技来说才是好的合作伙伴。
应对市场发出的系列挑战,禾大科技推陈出新。对此,刘世生直言,发展数字农业要有“三懂”:懂农业、懂数字化、懂运营,将数字化产品和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价值。禾大科技发展这五年来,持续耕耘数字农业领域,上有数据思维做支撑,下到田间地头去实践,深度理解场景,积累了配套技术和产品,能够真正做到为农业服务组织赋能。这是禾大科技在农服市场运筹帷幄的不二法宝。
综合来看,禾大科技的产品和服务目前主要面向华中地区,山东、陕西、河北、新疆等省市。例如,在湖北孝感,禾大科技成功帮助传统经销商转型升级。通过给经销商提供设备解决方案,并构建农户周边土壤的数据,让经销商给农户提供定制化、精准作物配方肥料,从而打造自己的农资品牌,以服务带动销售。经销商转型成功带来的可观优势是销售量翻番,隐藏利好则是依托于品牌的市场信任度,不再受控于大型农资企业。
再如,禾大科技转变传统农服的服务方式,基于田小二的遥感技术,为新疆规模化的棉花种植提供数字农服,同时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又或者,通过数字化推动现代果园标准化,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水肥一体化和种植管理打造陕西数字苹果园,既提高了果园产品输出的标准度,又降低了果园管理对人工的依赖性。
田小二遥感技术,图片资料来自受访者
此外,禾大科技也在拓展国外市场,将一些数字化智能设备销售到非洲。刘世生介绍说,非洲的绿色农业与国内数字农业的概念相似,只是相对来说进展更缓慢,非洲市场并非禾大科技的重点市场,但不容置疑这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
禾大科技关注农业的产前和产中,产前通过数据积累带来价值,产中提升品质得到市场验证,但是刘世生认为,农业产业链的痛点主要在于后端产品的销售,这直接影响着资本投入。而后端销售依托于前端品质,抓前端品质意味着相应成本会增加,所以产业链的发展需要建立标准。与京东农场、富邦股份进行战略合作,就是为了形成前后端互补,加快高品质产品落地速度,完善产业链服务。近期,海尔与禾大科技洽谈时也表现出了对后端农产品品牌的兴趣,双方形成了战略合作。
禾大科技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与合作共赢兼备的道路,同时对于时代催生的优质新事物抱着欣然接纳的态度。今年4月,禾大科技参加了由中国农技推广协会组织的“抢时节、抓生产,数字农业助春耕”线上公益直播活动。对此,刘世生说,疫情意外推进了数字化进程,而新兴的直播、社群,改点对点的传播为点对面的传播,使得农服可以更好、更快、更广地触达农户,这有利于降低农服成本,催生农服形态发生变化,由此基于数据的农服价值能更好地体现出来。
为了进一步通过数据化去带动改变传统农服方式,6月16日,禾大科技将联合“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数字农业分会”,在武汉和北京两个会场发起“乡村振兴、数字扶贫,数字农业百县示范工程”项目,基于数字农场(数字节肥和数字水肥为依托)和数字果园两个场景,深入场景,携手政府供销社等资源持续迭代技术和产品,全面赋能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
禾大科技智慧配肥服务站,图片资料来自受访者
谈到市场的发展,刘世生说,农服市场前景十分可观,未来农服组织会越来越多,工作会越来越专业,但单纯通过营销进行产品销售即将淘汰,以现代农服为基础,建立起与农户和种植户之间的信任,然后带动产品销售才有出路,传统产品销售必须转型升级。禾大科技已两次荣获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未来将继续深耕数字农业领域,希望能完善构建自己的数字农业服务平台,迭代更丰富的功能,帮助农服组织提升运营效率,为他们带来更大的价值。
刘世生透露,禾大科技在2019年下半年已完成第一轮融资,今年疫情对整个行业业务开展的影响较大,脚踏实地耕耘蔚为重要,预计在明年会启动新一轮融资计划。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