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四川农科院董顺文:36年研究农业,16年深耕蓝莓领域,小浆果变身大产业

作者:廖芬 2020-07-21 09:06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蓝莓产量超过20万吨,蓝莓产业全链已形成。根据全球蓝莓市场的调查分析,预测亚洲地区将成为未来十年发展最快的地区,其中中国因素将成为主导,蓝莓市场或拥有400亿蓝海。


随着消费升级和蓝莓产业链的发展和日臻完善,今后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蓝莓品质、打造优势品牌和拓宽蓝莓产业链是蓝莓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近期,35斗采访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四川川果蓝莓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四川省科技厅小浆果产业链首席专家董顺文教授。


2194bae067bdc28868511b6ccb90ae6.jpg

董顺文教授 图源:受访者


“你怎么不去研究蓝莓?”


1985年,董顺文从大学毕业就被分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棉花抗虫育种研究。他培育了数个棉花新品种,获得了农业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资金支持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当他转向蓝莓领域研究时,蓝莓才刚刚在国内开始商业化种植,作为稀缺的珍贵水果,在当时一斤能卖到二至三百多元的价格。蛋糕店的蓝莓蛋挞点缀了小小一颗蓝莓,这颗蓝莓抓住了董顺文女儿的味蕾,也从此改变了他的研究方向。当时,不到十岁的女儿问他,“爸爸,你怎么不去研究蓝莓呀?蓝莓可好吃了。”


2003年,董顺文晋升为研究员,考上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同年受聘于川农大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身为父亲的董顺文开始“攀登”蓝莓领域科技创新高峰。但那时他对蓝莓的认知甚少,一切从零开始。当时国内南方研究蓝莓的专家也极少。通过查阅蓝莓相关资料和市场调研后,董顺文发现蓝莓的营养保健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都很高。而他此前所研究的棉花、油菜、玉米、烟草、黄豆、中药材等传统农作物,即使老百姓应用了他研究的新品种、新技术,种植也能获得较高产量,但由于市场竞争和波动大、产品同质化严重,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民抗市场风险能力很弱,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困扰着他们。


为此,董顺文陷入了深思。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分析,他认为技术含量不高的农产品面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加上没有实现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民种地很难获收益。就算一亩地的产量增长百分之二三十,收入只高出一两百块,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吸引力远不如外出务工。


女儿无意中的提醒,引起了他对蓝莓的关注。科技赋予蓝莓的高附加值,极有可能扭转这一困局。于是,董顺文开始对整个蓝莓产业的调研,他发现国内南方蓝莓的品种及相关技术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最后了解到东北大兴安岭、长白山和辽宁等地可能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他利用节假日自发自费去东北考察调研蓝莓产业。


从零开始研究蓝莓,董顺文首先通过与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打开局面。许多农作物在市场上盈利困难,对想做农业的企业而言,如何盈利是个大难题。经过科学分析,董顺文认为蓝莓在国内处于发展初期,国内特色水果生产种植面积小、中高端水果稀缺、蓝莓有很大的市场缺口,所以当有企业不断咨询董顺文种植什么作物能赚钱,他说,去种植蓝莓吧。企业老板决定与他合作。迈出这关键的第一步后,企业按照董顺文提供的蓝莓种植技术方案投入资金种植蓝莓,董顺文则专注于研究蓝莓品种特性、生态适应性、高效种植技术等。


蓝莓科研基地选育蓝莓试验品种.jpg

蓝莓科研基地选育蓝莓试验品种 图源:受访者


与企业合作后,董顺文在蓝莓研究上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后得到了农科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于是董顺文带着蓝莓项目回到四川省农科院立项研究。蓝莓作为川果特色水果,受到四川省领导的重视,四川省科技厅每年安排相应的蓝莓科研经费给予支持。2018年,安排重点研发项目——小浆果产业链示范项目支持蓝莓的产业化发展。


董顺文带领的蓝莓科技创新团队长期为四川及西南地区的蓝莓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在专家团队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之下,凉山州的蓝莓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攀西高原当地的一个特色产业。


蓝莓产业助力凉山州脱贫攻坚


大凉山地处横断山脉核心区,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是全国彝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董顺文说,大凉山的社会发展一步跨千年,直接从奴隶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育度存在欠缺,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都较落后。大凉山的脱贫攻坚工作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8年2月11日,习总书记亦深入到大凉山视察调研,亲自指导脱贫攻坚战。


响应习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董顺文带领团队深入了脱贫攻坚第一线,把蓝莓种在大小凉山,实现蓝莓产业扶贫。在蓝莓进入之前,大凉山的农业是传统产业,当地农民主要种植马铃薯和荞麦以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但它们的经济收入并不高。蓝莓在大凉山的成功种植成了大凉山脱贫的突破口。


凉山州的低海拔河谷地带,阳光充足、雨水少、气温适宜,是蓝莓种植早熟优势区,并且产品优质;而高海拔高山区的蓝莓在7~8月份才成熟,这时南方低海拔地区的市场供应已进入尾声,凉山州的蓝莓具有独特的市场进入优势。但当时蓝莓品种大多从国外引进,为了论证哪一品种最能适应凉山州的气候、土壤特点,董顺文团队从200多个蓝莓品种中筛选出适宜凉山州种植的品种。


从2016年开始进行不同生态区蓝莓种植区域布局,做试验和示范推广,通过专家田间地头做现场技术指导,农民夜校讲课和网络直播(一场观看人次曾达2万)培训基层干部和农技“土专家”。目前,凉山州已有13个县发展蓝莓产业,蓝莓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按照目前市场收购价来计算,每亩产值达2-3万元,增收效果显著。


火普村农民夜校授课《高原蓝莓生态种植技术》.jpg

给火普村农民夜校授课《高原蓝莓生态种植技术》 图源:受访者


在董顺文看来,当下各大网络直播平台是新时代应运而生的营销模式,直播带货确实有利于改变优质特色农产品“长在深山无人识”的困境,促进农产品出村进城。但是归根结底,农产品的市场优势永远在于绿色生态的好产品。


社会名人和业界领袖将农产品信息传播给消费者,增加了农产品的曝光度,但消费者最终只会为靠谱的农产品买单。山区的农产品往往会基于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打生态牌,但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很多,生产真正优质、安全、高效的农产品,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技术指导和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之上。


董顺文认为,未来的产业发展要在科技支撑下,把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形成行业标准,进而打造从前端生产到后端冷链物流包装的完整产业链。


d8642712aadf19efee65cedaad87632.jpg

大凉山种植的蓝莓 图源:受访者


要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品种


蓝莓是董顺文重点研究的方向,今后他将在这一领域持续耕耘,致力于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他说,中国有丰富的野生蓝莓资源,经调查研究发现全中国有90多个野生蓝莓品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研发打破国外蓝莓专利品种的垄断和限制。


从市场细分来看,蓝莓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市场前景好。并且,蓝莓相较于其他水果更易加工,它无需去皮、去籽。此外,蓝莓营养价值高,它富含有花青素这一有效成分,可开发的延伸产品多达5000多种,产业链非常长。因此,未来董顺文团队也会专注于蓝莓相关产品研发。


从蓝莓的智能化机械应用来看,目前,蓝莓在水肥、病害管理上,以及冷链物流、分级分选上已经实现了智能化操作。下一步,蓝莓产业仍要结合智能机械制造业研发田间除草、修枝和果实采摘智能机器。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乡村产业规划,研发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做生态高效农业的产业化研究是他未来的方向。另外,人才培养也是他十分看重的,所以他和研发团队也将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服务。


技术指导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村民种植蓝莓,荒山变金山.jpg

技术指导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村民种植蓝莓 图源:受访者


36年,他眼中的农业之变


1963年,董顺文在四川威远县出生,父母都是农民。他“一生耕耘大地”的信念或许来源于血脉相传。从1985年大学毕业被分到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开始,他从事农业相关研究已有36年之久。


36年来,他见证了我国农业的风云变幻,在他看来,我国农业最大的变化在于现代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和温室农业的突破发展。设施农业改变了农业播种、管理和收割方式,温室农业则让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环境和四季气候的限制。


但这36年来,他也洞察到了一些问题。我国早先时候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劳作积极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越来越不值钱,一亩三分地承担不起养活农民的重任,催生了“打工经济”。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经商、务工,“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成了农村的真实写照,农业生产管理不断弱化,精耕细作更无从谈起。


时代在变,农业也在变。他说,土地上不仅需要农民,更需要多学科融合,有交叉知识背景的互联网人才。农村劳动力缺乏,但自动化、智能化的农机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以“机”代人是农业焕发新生的有效路径之一。


写诗、教学,“一生耕耘大地”


在董顺文看来,做农业要有情怀,也要有文化。中国的农耕文明、民俗文化是农业发展的魂。在疫情期间,为了弥补学生时代的遗憾,他拿起纸笔,重新开始学习唐诗宋词,并练习写诗写字。他说,产业没有农耕文化浸润是薄弱的,于是他尝试将自己习得的诗词文化与农耕文明相结合。他给自己布置“作业”,每逢二十四节气作诗一首。他笑谈,不论诗写得好不好,心态最重要。


b0de593861b697522dbe7ce025d5f4a.png

董顺文教授诗选 资料来源:受访者


在写诗之外,他也学习《道德经》,其语言深奥难懂,他就不断诵读抄写,然后再去理解。“一生耕耘大地,大地在哪里,论文就写到哪里”,董顺文是个“犟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做科研。他不追求文章发表的数量,他看中的是科研结果能在土地上生根发芽。


董顺文也是“新农人”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培养学生用科技工作者的思维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他看重实验和实践,他说,一篇成功的论文为何不能记录失败的实验,前车之鉴同样意义重大。他不希望学生们紧抱理论纸上谈兵,而是能真正结合生产去研究农业。如果学生在毕业之后能成长为农业行业里的技术骨干或者专家,那他的指引就算是成功的了。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