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大蚯蚓李迅:重视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影响,构建具有韧性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作者:陈欣雨 2023-01-08 18:24

近日,在2022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杨凌峰会上,由院士专家、上市企业高管、创新农业食品企业以及政府、使领馆、国际组织及金融机构组成的70多位嘉宾现场带来50余场分享。其中,大蚯蚓总经理李迅带来了“从气候农田到仓储,论粮食安全的系统性数字化保障”的精彩分享,以下是35斗记者所做的速记整理。


DSC0725.JPG

图:大蚯蚓总经理李迅


作为一名农二代,我在很早就闻到了农业的味道,大学时,我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植物保护,随后又去了美国交流学习,其间,我所做的工作基本围绕大田作物展开。今天,我想从气候变化入手,讲述系统性数字化保障对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分五个板块进行展开。

 

第一,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挑战。20年前,第三版IPCC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正在加速,去年第六版评估报告如下图显示,气候变化的速率仍在加速,20年间,我们非但没有减少其变化的速度,到目前为止全球温度还上升了1℃,预计未来30年会上升1.5℃,这是一个对人类、对农业等等来说都非常严峻的问题。


微信截图_20230104094142.jpg

图:第六版IPCC报告相关截图


在一系列全局性问题中,我想为大家讲讲病虫害的发生。以美国为例,玉米生产由过去基本不用杀菌剂,到2010年仅有不到10%面积使用杀菌剂,到2021年达19%,其中,气候变化带来的病害发生增加是主要原因。


微信截图_20230104094303.jpg

病害的发生还会产生连带问题,除导致产量的减少外,其还会带来真菌毒素,比如黄曲霉素、呕吐素等,这些真菌毒素将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带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研究,2014年,我所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有着当时我们对气候变化的判断。第一是霉菌的发生肯定会有持续增长的可能,第二是类似的变化会在中国发生,因为中国的整体纬度比美国低,气候变化首先是在高纬度地区有一个更明显的呈现,渐渐地,低纬度的地区也会出现类似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二,农田有害生物的区域数字化管理需求提升。在这个领域,大蚯蚓一直在持续深耕。2009年,我们在美国与拜耳一起做了基于病虫害的发生预测预报的尝试,包括拜耳给农民提供数字化的服务,并已经连续第14年成为了拜耳该项服务唯一的供应商。我们认为在细分领域中,对于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精准或者是定量化的管理是有方法和体系的,在美国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并且见到了效果。十年前,我们与农业部一起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三,增强农田生态系统韧性。气候变化带来的是全局性的影响和冲击,应对的方法,需回到农田本身,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的韧性,是持续应对外部挑战必修的“内功”。而增强韧性还需直面一些问题,例如,我们的粮食供应在全球处于紧平衡状态,而这一状态还要受到战争或者运输等一系列的影响等。

 

去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增强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作为课题在全球提出。如何增强韧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技术层面着手,二是做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三是全社会共同努力。


中国要向国际最先进的水平看平,中国农业不可能脱离国际体系走出完全不同的路子。因此,我国需要学习国际最先进的农业体系化的解决方案,用数字化增强,持续演化,并迎头赶上。

 

第四,大蚯蚓科技的使命与探索。田间病虫害治理的尝试对我来说是起点,并非终点,在从事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诸多不足。因此在2017年,我回国在昆明和北京成立了团队,要做一个更系统化的数字解决方案,争取把美国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以及我们个人对农业的情怀能够在中国以一个更加商业化、可持续的方式进行体现,并构建一套让农民也可以用得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于是,我们成立了大蚯蚓科技公司。

 

整个公司构架,对标孟山都体系,组建了物联网团队、实验室和大数据分析团队,为确保大田作物数字化解决方案保证短板能够补齐,大蚯蚓在成本投入上毫不吝啬,坚持产量和质量并重,以数字科技赋能中国农业。

 

近年来,大蚯蚓有幸和行业内优秀的伙伴进行了一些尝试。与中联重科在安徽芜湖打造的数字水稻案例,对照孟山都体系,构建过程中以技术性工作为抓手,按照赋能理念,打造了从空天地到标准、算法、模型等40多个环节全数字化的解决方案,现在这一技术体系已经在安徽和湖南等上百万水稻种植面积中进行了推广。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实现与农机的无缝连接模式,这一过程仍是任重道远。

 

同时,大蚯蚓面对气候变化导致的真菌毒素的爆发也做出了应对。2019年起,我们陆续了解到东北由于玉米毒素超标,导致中储粮不会收购,最终流到了加工厂,变成饲料,回到猪身上,又被送上餐桌。这是田间发生的、受气候变化驱动造成的难题,最后体现在粮库层面得不到解决,集中爆发。

 

因此,我们在数字化种植技术和体系基础上又往后做了一些延伸,这个延伸是基于全局性的、从气候变化到农田、再到仓储的一个思路,这一思路在技术层面上已经跑通了,在粮库领域通过数字化的管理,把仓储与田间直接进行了对应联系,通过人工智能,或新型物联网等,田间进行优化管理,形成了气候变化到田间、仓储全部联动。剩下的难题在于需要一些更为合适推广,且需要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合力推动系统性的解决。

    

第五,系统构建区域粮食产业链数字化能力。大田农业必须讲究低成本、高效率,不可能投入过多的设备和高成本的技术。我们现在做的工作是“点”状的,要实现低成本打通从气候到农田、到仓储、种植管理、设备数据等全部环节,就能实现数字化的基本的操作和风险管控,也会使得从业者在一个体系化的支撑下得到赋能,真正让农民获得利益。这也是我们所认为的数字农业“深水区”。

 

数据引擎体系,每一个数据引擎相当于动车组,里面不仅仅是基础数据,也有经过分析的专业数据。例如气象数据,我们会提供对应的农事的含义,针对某种作物的高温、低温,或者某个作物模型长势的分析情况。客户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数据,而是专业的农事信息和知识。

 

共同建造一个区域粮食产业链的底层赋能体系,利用数字化的工具和系统化赋能理念,帮助农业从业者提升自己工作的能力和效率,将是农业领域不会过时的课题。

 

最后是几个趋势性的判断,双碳经济、未来的国际形势应对下粮食安全怎么保证……核心还是要从双循环的乡村振兴底层逻辑去构建我们具备韧性以及抗冲击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我认为,西北会有广阔的大力发展种植业的空间,这是未来实现中国粮食安全最根本的区域保障。我也希望各位合作伙伴能够一起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实现人人会种地、年年能丰收的愿景共同努力。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