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35斗
2小时卖出100吨,阿里云助力“枣阳皇桃”解决滞销问题
35斗(微信号:vcearth)获悉,6月26日,聚划算与“中国桃之乡”湖北枣阳共同推出的新农地标品牌“枣阳皇桃”登上了聚划算卖空活动,短短2个多小时就卖掉了100吨。吸引了数十万网友围观抢购,仅用时一天,“枣阳皇桃”这个全新品牌就已经成为爆款,而一年前枣阳桃还因为滞销的而令农户头疼不已。
在过去,农产品滞销,农户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产品坏掉,损失惨重,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今天,滞销产品摇身一变成为畅销产品,已经成为常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云计算技术的普及,传统农业也开始升级,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事实上,作为国内云计算领导者,阿里云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助推农业人工智能化发展,在去年更是正式推出ET农业大脑,将当前最新AI技术与互联网能力普及到农村,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农业效率,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具体而言,就是农业资料数据化,生成数据答案;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监测,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打造智慧农事系统,利用手机端进行可视化管理;打造全链路的溯源系统,追溯农产品从播种、生长到餐厅的全过程。
与此同时,阿里云还融合了阿里巴巴集团丰富的生态优势——主打电商平台的聚划算和天猫淘宝在农产品的销售推广上,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上述的“枣阳皇桃”就是阿里云技术赋能农业后的众多案例之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阿里云AI技术的指导下,陕西阎良农户培育了人工智能高品质甜瓜。
上百年的甜瓜种植结合阿里云农业大脑的人工智能技术,展示出了新风貌。在技术人员的支持下,甜瓜的整个生产生长过程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无论是测土、育苗、移栽、开花、结果,农民用手机就可以精确了解到浇水、施肥、授粉、缠蔓等耕作信息。
农业大脑还能调动智能识别进行喷洒灌溉,记录甜瓜的日照时间、施肥量等信息,确保每个甜瓜在品质最佳的时候被采摘。最后通过AI技术种植的甜瓜,平均甜度能达到20°。
比如,亚洲生菜生产量上排名第一的绿行者生菜在引入阿里云AI技术后,培育出了摘下就可以生吃的高品质生菜,这种人工智能培育出的生菜除了可以保证含水量和营养含量,还让水肥使用率降低到了90%。
我们无法穷尽例子,但毫无疑问,在阿里云AI技术赋能下,农业生产越来越数字化科技化,而阿里巴巴丰富的生态优势,也会助力农产品在运输、推广、销售等环节中,变得更加高效。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