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祥峰投资刘天然:驱动未来农业食品创新的三大核心技术|食品饮料创新沙龙

作者:李秦 2019-10-27 16:45

10月26日,“未来农业·食品饮料创新沙龙”在杭州举办。此次活动由35斗主办,动脉网、Foodaily、Foodex、FoodPlus、谷仓食品专项孵化器、浙江省现代农业促进会、BV百度风投、弘晖资本协办,浙江大学学生农业创新与创业联盟、浙江莲芯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未来农业”系列沙龙旨在聚集行业头部企业、探讨热点议题、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本次沙龙主要关注人造肉、植物奶、3D打印食品、代餐等核心议题,通过聚合创新企业、传统食品龙头企业、资深业内专家、投资机构、行业媒体等人群,探讨从产品到营销的食品饮料创新。

 

祥峰投资执行董事刘天然分享了“驱动未来农业和食品创新的三大核心技术”,35斗(微信号:vcearth)对其精彩内容进行了整编。据悉,刘天然从2009年开始活跃于投资领域,曾先后就职于 ING Group、BNP Paribas、SIG China、众海投资,有丰富的一级和二级市场投资经验,目前主要负责医疗及农业食品行业研究和投资工作。

 

插图.jpg 

 

刘天然首先指出,全球饥馑要求未来农业高产、优产。农业对于资源的占用和消耗非常大,比如能产生14.5%的温室气体、消耗70%的淡水资源、占据接近40%的陆地资源,同时它正在面临环境恶化、人口增长等一系列严峻的考验。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5亿人,FAO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估计,为满足2050年的人类饮食需求,在耕种面积增长不超过5%的情况下,食物产量将比现在水平增加70%。到2050年,全球谷类生产必须从21亿吨增加至30亿吨,肉类更需双倍增加到4.7亿吨,不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难以再谈发展。

 

在全球粮食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数据显示饥饿和肥胖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少提及 “营养不良”;我们面临着环境恶化对农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却对于高碳水、高蛋白等食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供应链日趋丰富,但消费者却越来越追求本地化、可追溯、能个性化定制的产品。全球饥馑和新技术的成熟为未来农业开辟了新赛道,生命科学、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和前沿趋势的联合应用影响着价值5000亿美金的全球食品行业。

 

生物技术和农业、食品的结合,创造出了很多新品类。虽然转基因技术和化学物质带给农业一次量的飞跃,但是也带来了对质的疑问。如何才能吃到健康无害的农产品俨然成为又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基因编辑工具来精准改变基因组序列。DNA是双链结构,基因编辑工具就像一把剪刀,可以准确地在链上的某一个位点去插入、删除、修改目标基因,是一种具有非常广阔应用前景的颠覆性技术。

 

“转基因”和“基因编辑”有根本差别:“转基因”是在一种作物中转入一个或者几个新的基因,“基因编辑”则是对作物本身的基因进行修改而不引入新的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比如基因编辑育种可实现产量提高、品种改良、植物耐逆。

 

第二大核心技术是合成生物学,它将生物系统的研究拓展到了未曾存在的生命领域。在过去十年,合成生物学在全球范围内共吸引了127亿美元的投资。它包括三个关键的合成路径——生物传感器、合成代谢通路、合成植物基因组,通过不同途径实现工程化,就可以得到新的物种。比如,Pivot Bio公司通过生产固氮微生物减少化学肥料使用。

 

另一方面,合成生物学的产品可用于土壤修复、作物生长、饲料、有机肥。刘总以估值35亿美金的Indigo为例,这家公司拥有超过4万种不同种类的植物体内微生物,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微生物群系基因数据库,Indigo利用数据库的算法和机器学习来预测和分析最有利于植物健康的微生物种类,并且培育出了耐旱、抗疾病、产量高、单棵质量好等抗恶劣环境的农作物。

 

第三大核心技术涉及微生物组学,人体微生物组能从人体内环境层面反映人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而肠道是人体微生态菌群分布的重要场所,肠道微生物在个性化定制、体重管理、特医食品等领域都有相关应用,而且目前市场空白多、发展空间较大。

 

在分享的最后,刘天然表示,“未来农业及食品行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市企业面临‘简单生产+高端仿造’的困境,涉农企业研发手段相对落后、研发投入不足。如果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组学等相关技术能实现商业化应用,能有效解决食品、环境、卫生等领域面临的问题。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在农业及食品投资2.0时代,希望可以出现更多技术驱动的公司,也期待创业者能分享更多技术领域的新发现、新成果、新应用。”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