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35斗公众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未来农业新赛道,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

作者:孙丹 2023-12-05 10:42

近日,中原农谷·2023国际未来农业食品百强大会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出席活动,并作《未来农业新领域——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主旨报告,本文根据相关分享整理。

 

嘉宾简介

 

王汉中,湖南涟源人,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1980-1990年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原华中农学院),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历任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现任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油料指导专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菜遗传育种团队首席专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农业部首批杰出科研人才,先后获湖北省直机关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先后主持国家“973”项目、“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和课题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农牧渔业丰收计划奖二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育成油菜品种(杂交种)39个(第一完成人30个,主要完成人9个),获欧洲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9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9项。发表论文142篇,累计被引用4673次。培养硕、博士生和博士后共21名。

 _B0A4600.jpg


R62_1409.JPG

   

一、为什么生物合成是未来农业新赛道?

 

当前,生物合成正在成为农业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合成生物学、合成生物和生物合成这三个概念常常被混淆,我们需要进行厘清。

 

合成生物学是设计并构建具有特定生理功能新生物的理论与技术,它是一个学科。合成生物则是设计并构建出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生物,例如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新品种。而利用设计并构建出的新生物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过程和产业,就是生物合成。

 

其中,常见的生物合成的反应器包括微生物(如酵母、大肠杆菌等)和植物(如水稻、油菜等)两大类。而生物合成的化合物类别则包括珍稀营养素、生物能源、生物医药等。

 

生物合成具有快速、高效、绿色三大优势。相比化学合成更加绿色、成本更低;相比传统农业则拥有可设施化和规模化、24小时不间断、不分季节、不受环境影响等特征,能够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

 

因此,我认为,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应该是未来农业新赛道

 

以植物源有机硒为例,据统计,我国约10亿人,全球约50亿人缺硒;全国市场潜力1万亿元以上,全球市场潜力5万亿元以上。而这仅仅是硒产品一个细分市场。以小见大,足以见珍稀营养素生物合成产业的发展前景。

 

二、植物硒高效现象的发现


硒作为珍稀营养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生命元素。它既是抗癌之王(可以阻止癌细胞分裂,抑制癌细胞的能量代谢)、长寿元素(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清除过氧化物,延缓衰老),也是明亮使者(能及时清除眼睛晶状体中的过氧化物)、护肝卫士(硒缺乏会导致肝脏中谷胱甘脑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降低肝细胞受损),更是心脏守护者、天然解毒剂。

 

其中,甲基硒代半胱氨酸 (MetSeCys)就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硒形态,也是已报道的抗癌效果最优硒形态。

 

这里援引中国营养学会数据,我国国民硒摄入量严重不足:0.026—0.032mg/d,硒营养素“隐性饥饿”问题十分严重。作为人类的必需营养素,其生物学半衰期仅为11天,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不断从外部补充。       


当前,富硒蔬菜和谷物是有机硒最安全有效来源,但富含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的食品也较为稀缺。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化学研究所数据,我国绿色富硒土地仅占耕地3.5%左右。若在种植过程中施加外源无机硒,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总体来看,我国有机硒来源总量不足,但需求潜力大,亟需开辟有机硒特别是甲基硒获取新途径

 

近些年,我和团队通过对100多份油菜薹与9种常见的蔬菜(每种蔬菜4-6个品种)的全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发现:油菜薹在硒元素上具有特殊的富集功能,其硒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测定蔬菜。

 

一般而言,蔬菜含硒量在 0.01-0.1 mg/kg被视为富硒蔬菜,在不添加外源硒的非富硒土壤中,油菜薹硒含量分布在0.009-0.074 mg/kg,表明油菜品种硒含量改良潜力巨大。而这种在非富硒土壤中(<0.4mg/kg)能高效富集硒而生长出富硒油菜的现象,则被称为“硒高效”现象。基于此现象的发现,菜用型“超级菜薹”也成为了我们团队富硒蔬菜新品种创制的目标。

 

三、硒高效蔬菜新品种的创制

 

作为国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之一,油菜薹具有食用的起源进化基础和鲜美口味。

 

2019年,我和团队依托优异种质资源,利用聚合杂交、小孢子培育、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手段,培育出全球第一个“硒高效”蔬菜——杂交油菜薹新品种“硒滋圆1号”,2019年11月送检结果(鲜样)显示菜薹硒含量高达0.051mg/kg(武昌土壤硒:0.172mg/kg)。

   

这个品种有极强的硒富集能力,在全国多个非富硒土壤种植其油菜薹硒含量保持在0.01-0.07mg/kg之间,并具有高钙、高维生素C、高氨基酸和高锌等特性。播种后2个月即可采摘,一次种植可采摘3-4茬,亩产量可达600—800公斤,配套密植栽培措施可实现更高产。

 

之后,我们又培育出了如今已大面积推广的“硒滋圆2号”,此品种总硒含量 0.213mg/kg鲜重,其中甲基硒占比47.6%。

 

我认为,利用超高甲基硒油菜生物合成新技术,以甲基硒高效富集油菜基因型作为生物反应器,配套利用设施化、无土化、自动化栽培技术和设施,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油菜薹硒含量,增加甲基硒占比。

 

以甲基硒为代表的珍稀营养素的生物合成,拓展了人类获取有机硒的途径,也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选择。未来,我们将与有关方面展开密切合作,致力于推动产品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其中,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仍是长期重点。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

声明:35斗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35斗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gao.kp@vcbeat.net。

分享: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用户
反馈